无解的价格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价格,波特,一切皆有价
  • 发布时间:2011-10-31 15:12
  《一切皆有价》是一本让读者情绪高开低走的现世经济读物。一方面,有价可循令事情变得简单;另一方面,当万物都开始有价可循,事情就不简单了。

  “如果我说‘一切皆有价’这句话,你会同意吗?”我在朋友间征询答案。60%表示同意;20%要求给出“价”的内涵;另外20%认为容易陷入诡辩。

  一个明显的结果是,几乎没有人直接或明确否定。

  作者爱德华多?波特在接受媒体采访提到,“一切皆有价”的观点并非原创,它源自美国通俗文化中“你是为你的选择付费”的说法。

  著书想法很偶然,源自于作者职业生涯中的一次非法移民调查。记者波特在报道墨西哥非法移民到美国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了生活中另一种选择经济学。

  在波特的描述中,当时的墨西哥移民想要把孩子非法带到美国,有两种方法,一是给蛇头每人付1500美元,带孩子穿越沙漠,但是路途艰辛,不能保证生命安全;二是通过边境,经圣地亚哥到达,安全性高,但是要花5000美元。移民既要衡量钱又要衡量命。

  这个小比价,折射出一个生活真谛:我们所有的选择性行为,无论是婚姻还是喝咖啡,都是权衡利弊和付出代价的过程,即世间一切事物皆有价格。

  价格背后的逻辑,波特的撰写是多维度的。

  老年人与年轻人的生命价值相比,孰高孰低?为什么有些国家丈夫要付钱给妻子,而有些国家则相反?面对免费的赠品,为什么人们更容易冲动购物?拍卖会上,谁更可能成为愿意出高价的傻瓜?如何衡量你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给你带来的幸福感?

  渐渐地,商品、生命、幸福、女性、工作、免费、文化、信仰和未来,这些放在价格的假设中,在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与价格转换间,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作者则尝试不断变化的世界围绕价格运转做出令人信服的阐释。

  作者的问题涉猎广泛,例子在不同的文化和国家间穿插跳跃。

  嫁妆是中国人熟悉的,但作者把它选在了印度。嫁妆成了这个国度社会的共同负担,甚至一度掀起了激烈辩论。在1921~1981年间,平均每年都会上涨15%。

  一方面,有钱的底层社会女性以嫁妆为条件寻找上层社会新郎;另一方面,长期的男女增长比例向男性倾斜,甚至有些印度贫穷家庭经常打掉女性胎儿,免得背上嫁妆的沉重包袱。

  只是,高额的嫁妆并不能保证新娘们婚后的安全,等级婚姻令结婚变成了家族间的交易,即便是以男方为主体的征婚广告也无法说明女性更有决定权,新娘不但没有决定权,而且一旦出嫁,就是丈夫的财产。

  另一个例子,波特又跳到了“9?11”。生命的价值面临评估和量化,算法的巨大差别非常残酷。同是遇难,一个是世贸中心北楼105层坎托?菲茨杰拉德期货代理公司的高管,每年薪酬数百万元,另一个是同一座楼的110层“世界之窗餐厅”的厨师,来自秘鲁的非法移民,每年才挣17337美元。

  原上司肯尼迪参议员告诫主管基金的费恩伯格:“老伙计,你起码要做到一点,别把85%的赔偿金发给15%的家庭。”且不论肯尼迪的忠告,世人看到的最终支付结果却是,2880位在袭击中死亡的受害者平均每人200万美元左右的赔偿,8个年薪超过400万美元的遇害者家庭平均每家得到640万美元,而补偿最少的遇难者家庭只拿到了25万美元。

  受害者死后的不同价值反映出生前的不平等。“恐怖袭击的遇难者的价值要根据他们生前的经济产出来确定,因为他们死了,不能继续这种经济活动了。美国的《侵权法》使用这种手段确定受害者的伤害补偿金额,不过对于受害者家庭实际经历的损失来说,这实在是一种扭曲。”波特不禁感慨。

  诸如此类的价格文化背后,留下无尽的思考。

  回头看现实,不禁感叹:我们说生命无价,但是在重大灾害或事故之后,被迫面对的是冰冷的讨价还价甚至无果的真相;我们说爱情无价,新《婚姻法》才强调一点个人经济的平等和独立就“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说健康无价,但还有人不得不在高危的环境中工作,消耗健康只为养家糊口;我们说真情无价,社会上却出现越来越多无法解释的冷漠和回避;我们说阳光空气无价,但却只能蜗居在灰尘尾气遍处的所谓“大建设”的城市之中。

  渐渐地,说出口的声音越来越细小,被嘈杂淹没。“无价”变成摆设,因为真正公平的价格不存在。而有关“一切皆有价”的思考,让我回到了商品的原始交换,“一切皆有价”不如索性解释为:一切都具有交换价值,可以拿来交换。

  这是具有颠覆性和挑战性的。毕竟,人类的理想和主观愿望认为,总有些东西是不能交换的。所以,即便是显得有些近乎于歇斯底里的自我催眠,也要斩钉截铁地告诉自己:“一定有什么是不能交换的!”可是,真的不能交换吗?不知不觉,我们发现,失去的越来越多,守住的越来越少;接受交换的越来越多,拒绝交换的越来越少。大量的交换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会范畴,交换促进了社会进步,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在个人选择上,交换需要面对多维的相互比较、衡量和确认。

  读完《一切皆有价》,面对目前全世界范围内的价值观重构浪潮,我想,假设交换的过程不可逆,我们是消极地反对、抵制还是相对乐观地接受、参与值得思考,在做出行为决定前,我们需要理性,而选择的本身就是生活的经济学。

  (作者系本报记者)

  文/占昕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