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柜台批量取出假钱不可想象,概率几乎为零!”包括在人民银行工作过以及一线柜员在内的多位银行人士都这样表示。
然而,“概率几乎为零”的事就这样发生了,半个月51张假钞,涉及邮储银行石家庄4个网点,案件性质极其恶劣。虽然现在尚无证据证明假钱是从邮储银行内部流出,但从其他省份发生的类似情况看,邮储行不得不重视这个问题。
除了石家庄出现假钞事件外,在其他省份也不断有投诉在邮储行取到假钞的消息,今年1月份,太原电视台就曾报道过当地老人取退休金遇假钞的事件。
“说实在话,其他银行也都发生过取出假币的事情,不过大多是发生在自助业务机上,而且也就是一两张的样子。像邮储行这样大范围投诉且都集中在老年人身上,很不正常,可能与其管理模式有关。”一位银行人士说。
风险隐患
邮储银行有很多不同于其他商业银行的特殊之处,其中两种营业网点的设置模式是最为明显的差别。
邮储银行的营业网点设置模式包括自营网点和代理网点。自营网点人员由储蓄银行管理,其内部人士习惯直接称之为银行网点;代理网点就是原储蓄网点,其中部分网点人员由邮政企业管理,部分网点人员由邮政企业和银行双重管理,其内部人士习惯称之为邮政网点。
十二化建退休职工吕绍有取出假钱的邮储网点就是邮政网点。在该网点,《投资者报》记者看到一半柜台办理银行业务,另一半柜台办理邮政业务。办理银行业务那部分柜台装有防弹玻璃,并与邮政柜台之间有隔断,但在隔断之间有门可以互通。
当记者咨询假钞事件时,出面答复的并不是储蓄人员,而是该邮政所的所长,在记者进入大厅时,该所长正在为客户办理邮政业务。
据邮储行某支行人士介绍,其现金押运也较其他行混乱。
通常来说,各支行网点在当天营业终了,都要将现金押运到各银行所在城市的金库。同理,支行网点需要现金时,也要从金库押运到网点,押运过程要么由专业押运公司负责,要么是银行自己有押运队伍。无论哪种形式,银行都会有严格的押运监控系统。
但邮储银行对现金押运过程的监控程度就比较有限。
上述支行人士表示,自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现金管理归储蓄银行负责,而金库的产权却属于邮政局,安全保卫、现金押运人员亦仍然属于邮政局的职工,其工资奖金、福利待遇等均由邮政局控制。
这就造成了现金管理与安全保卫的脱节,银行对安全保卫、现金押运人员的控制力减弱,工作的主动权减小,对银行现金安全形成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照此说法,此次石家庄邮储行51张假币事件,虽然邮储行方面称公安排查结果显示银行内部没有问题,但这个内部指的是什么范围?客户从柜台取出假币又作何解释?假币从何而来?仍然有诸多疑点待解。
多头管理
除了上面说的押运风险,邮储行还存在其他问题。
根据规定,邮政储蓄银行成立后,要对邮政代理网点的金融业务进行指导,并对邮政代理网点人员情况、开展业务情况和资金安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规行为提出处罚意见。
但由于邮储银行分支机构仅拥有一类支行人员和二级支行行长人事管理权,其他业务人员仍由邮政部门负责管理,权、责、利既不对等,也不明确,故而这种形式上的管理权不具有强制性,不仅不利于机构、人员和业务的统一协调管理,也给监管稽查带来难题。
据了解,邮政公司内部目前已经成立金融业务管理部,负责对邮政代理网点和人员的管理工作。如此一来,不但邮储行二类支行行长对其员工的管理不顺手,邮储银行对代理网点的业务管理也不顺畅。
两个部门的监督与管理,对邮政储蓄员工和代理网点来说相当于有两个“婆婆”,不可避免地造成多头管理。
另外,两个单位都有对邮政代理网点的管理权,但邮储行不是直管单位,无论是管理力度、管理手段还是管理效果都没有邮政公司的金融管理部强,如果二者意见不一致,势必影响管理效果,导致代理机构风险管控职责无法真正落实。
人员素质方面,也较其他商业银行弱得多。由于采取“人随业务走、人随岗位走、人随网点走”的原则,对人员进行整体划转,造成人员专业素质不高,业务操作技能整体偏低。虽然这两年邮储行也在大力招聘专业人才,但是据邮储行地方支行人士介绍,由于体制原因,新人流动性很大。
历史问题
造成邮储行如此特殊于其他商业银行的根源,与其历史有着极大关系。
到目前为止,邮储银行成立时间还非常短,于2007年3月份才正式挂牌银行,其前身是邮政储汇局,发展过程也是一波三折。
1951年,中国人民银行委托邮政部门代理储蓄业务,但1953年停办,直到1986年,为支持国家经济建设,国务院才又批准邮政部门办理储蓄业务,并在原邮电部和各省(区、市)邮电管理局内设置了邮政储汇局,对邮政储蓄、汇兑等项金融业务进行管理。
而当时的设定原则之一就是只存不贷,主要职能就是为人民银行吸收存款,而人民银行为其支付利息。
“在那个时候,邮政日子好过得很,光靠着吃利息日子过得有多舒服,你找个当时在邮政工作的人问问就知道了。”某银行人士称,他曾在人民银行工作多年。
因此,这就决定了后来正式成立的邮储行与其他商业银行的特殊之处,很多业务难以与邮政分开。
现在快递行业兴起,极大挤占了邮政的市场地位和份额。据了解,近几年邮政业务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主要依靠邮储行的盈利来支撑,所以要将两者分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投资者报》记者 李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