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的国际影像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连州,摄影,王远凌,古城
  • 发布时间:2011-11-28 10:49
  丛山,密树,田园,农舍,广州到连州一路,这样的风景不断重复。夜幕降临,山时隐时现,虽轮廓不清,依然重峦叠嶂,直到视觉中出现矮楼、寸草,才发现,连州竟然就在眼前。

  2663平方公里的小城里,每隔一段距离,挂着“2011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字样,如路标般指引着每一位来者。

  连州文化广场上,擂鼓震耳,连州市民因影展开幕式奔走相告,“有过年的感觉”,一位连州市民说,灯光打在她脸上,她咧嘴而笑。

  这里少不了王庆松,他让理发师只剃黑头发,留着白头发,于是相隔几米之外,他头上宛若套上丝网。这位摄影艺术家以头发的造型给摄影节开路。少不了的还有王远凌,获得了新摄影大奖,在连州江边“老胡子”里,他们开怀,畅饮。

  浮于文海之上的连州,以摄影城之招逐渐突围。

  老城新唱

  7500多幅摄影作品,以“向着社会的景观”为题,在连州三个展区拉开了阵势。

  靠近连江的果品厂,王远凌所拍《十八梯》系列摄影作品被围观。

  十八梯,外人眼中的重庆“贫民窟”,距离解放碑商业区仅一街之隔。这个被“代言”了落后居住条件的地方,王远凌找到原本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被丢弃的原质。

  他摒弃惯常的拍摄路数,选择老式graphic大画幅相机,加之影棚灯补光,试图以一种庄重的姿态让每一个站在相机面前的十八梯居民感受到这是在为他按下快门。

  这组作品还在继续,曾经生活在城市底层人们的公共肖像和记忆还在持续定格。

  沿着连江往北,靠近湟川北路的粮仓被连州人喻为意大利的托斯卡纳。改建查理?卓别林那句话,“用特写镜头看粮仓,粮仓老土;但用长镜头看粮仓,粮仓时尚。”

  连排而立的硕大圆柱体上盖着锥形“草帽”,黄褐色墙体,双层瓦片,外形的历史痕迹犹存。

  陈旭东是粮仓旧貌换新颜的化妆师,他也是唯一进入“鸟巢”项目核心设计部分的中国籍建筑设计师。陈将粮仓的设计手法称作“换瓶胆”,外表保留原始年代风格,内里加之现代手法。

  朱宪民《农民》系列挂在了其中一个粮柱内。朱是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于中国当代摄影史地处殊位。20世纪40年代出生的摄影家中,鲜有像他这样早在70年代初就有意无意之间关注并记录平民百姓生活。

  “他手持相机,穿梭在与自己完全相异的人群中时,不回避底层人民的表情,并不表示要加入‘伤痕大军’去怒喊什么。只是看到了,拍下来。”批评家杨小彦如此形容朱的摄影生活。

  用偶然的瞬间构建镜头,而后转为结实的影纹,朱拍下了“农民”。1964年拍于长春的《送行》、1996年拍于陕西的《赶集归来的爷孙俩》等作品被评论家形容为“纪实摄影里丰满的一页”。

  揽镜而照,同样取材平淡的《工人》系列出自王玉文之手。他曾目睹受计划经济体制制约的辽宁老工业基地从丧失优势到迎来春天的裂变,一一定格了那些经过老国企阵痛下的工人生活。

  朱和王,成了这一届“中国摄影杰出奖”的得主。

  走出粮仓,沿着北湖路穿过连州大道,位于巾峰路和东岳路的交界处的二鞋厂以L形延伸至连江路。

  新锐摄影师在此比翼横飞,廖伟棠《我的摄影史》,李俊《无常时》,陈有为《在水边》……他们的单纯奢求只是:人们在看了这些照片之后,内心能像光线下漂浮的灰尘一样,被微微扰乱。

  果品厂,粮仓,二鞋厂,老砖瓦里装着新摄影。

  拍在古城

  这已经是第七届了,“几年前到连州看摄影展,不但出租车少,甚至连像样的酒店都没有”,常来连州的一位摄影发烧友说,“以前没有通高速公路,从广州到连州至少六七个小时,现在4个小时能到。”

  摄影带给连州的不止于此,那些尚在中专阶段的学生亦在摄影艺术的熏陶中长个。王同学来自连州卫校,她是这一届摄影展的志愿者,摄影展前4天,每天在果品厂展区站4个小时,而后另一位志愿者接班,“每年我们都会申请志愿者,学校抽签决定参与班级。”

  被选中的志愿者,分配于影展开幕式现场、街道,三个展区和不同景点,王说,“其实我也不懂得欣赏,但就是觉得粮仓展区的比较好看。”

  盗用邓小平谈及教育问题时说的那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连州身体力行的是“摄影从娃娃抓起”。

  摄影展,成为连州人的福祉。

  从第一届“双重视野——从连州出发”,到第二届“原点,观察与被观察”,“连州国际摄影展”就已被广东省列入省“十一五”规划重点文化项目,广东省文化厅和连州市政府共主沉浮。

  到了第五届,广东省旅游局、清远市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加入主办队列;第六届时,人们就开始用“六年时间,打造出了一个中国摄影城”的句式进行诠释;如今第七届,被中共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提升为“清远和连州实现文化软实力的催化剂”。

  开幕式当天,广东省副省长雷于蓝参观果品厂后说到了丹麦某次摄影展大量呈现连州地方风俗图片,以此肯定连州的辐射力。

  策展人段煜婷的初衷是,“连州是一个远离中心城市的县城,希望摄影师到了连州,能安静下来看展览,在这个静谧的山区县城里,讨论一些严肃的问题。”

  单纯的想法衍生了“北有平遥,南有连州”一说,平遥国际摄影展已经十一届,比连州大了整整4岁。比较平遥和连州的评论不绝于耳,“如果说山西平遥国际摄影展以大而全为特征,那么广东连州国际摄影年展则以精品和学术见长。”

  比它们还要资深的是丽水国际摄影展,比平遥大三岁。“北有平遥,南有连州”一说之前,人们叨念着“西有平遥,东有丽水”。

  影像躁动

  连州托起的摄影文化引来了画廊主和藏家。

  在国内刚刚起步的现代影像收藏中,段煜婷看到了苗头,她说,有眼光的藏家此时介入恰到好处,很多抢眼的摄影作品,都处于价值洼地。

  带动现代影像的是老照片。

  20世纪90年代,各式老照片出现在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由于价格便宜,吸引了一拨具有长远眼光的投资客,他们是中国最早的影像收藏家。

  1983年,吕厚民摄影作品进入北京燕莎商场的销售区。1991年,朱宪民和徐勇的作品在皇冠假日酒店进行拍卖,各大使馆工作人员成为参拍主力,100美元的成交价令两位艺术家颇为意外。

  1994年,以经营老照片为主的“海蓝云天”画廊开在了北京的商场里,囿于人们对影像价值认知度较低,加之商场经营亏损,“海蓝云天”无疾而终。

  尽管如此,摄影评论人张匡匡没有否认这家画廊出现的意义,“海蓝云天再一次将影像作品推向了市场,让他们有了商业化的机会。”

  “海蓝云天”已死,无数张照片春风吹又生。

  台湾《摄影家》1998年第一次刊登观念摄影;广东美术馆2003年举办《中国人本》展,并廉价购入影像作品。这家美术馆摇身一变,成了第一家大规模收藏国内纪实摄影的国家博物馆,共藏250位摄影师601幅作品。

  此后一年被张匡匡认为是影像收藏的最好年份,直如映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那日松所言,“如果那时有人愿意拿出200万元藏影像作品,不仅可以建立一个私人影像博物馆,而且这些作品的市值会超过2000万元。”

  中国摄影市场逐渐抬头,被买家和卖家盯上了。

  同年,陈光俊、徐勇等人创建百年印象画廊,一个影像界吃螃蟹大当家现身。彼时,因西方对影像的认可较早,百年印象的大多客户为外籍人士。

  暗流在百年印象之下翻滚,2006年引爆。

  是年秋拍,解海龙《希望工程——大眼睛》于上北京华辰获价30.8万元,摘得影像拍卖记录的接力棒。二级市场火喷之余,一级市场眼红了,影像画廊如雨后春笋:三影堂、蓝堡影天、大河画廊着手搭建着大本营。

  “蓬勃”是当时人们对影像市场的形容,回头观望,张匡匡发现,当时急速发展的影像市场坐于躁动资本的轻舟之上,如海市蜃楼现实版。

  华辰坚守

  王庆松是连州与拍场的纽带,王将《跟他学》带到连州果品厂,而与之相对的《跟我学》,2008年伦敦苏富比秋拍获价1175万元,2年前的纽约苏富比秋拍256.9万元易主,转手涨了近5倍。

  王是幸运的,一位摄影家于2007年买了近80多幅照片,却在2008年底至2009年7月无一幅售出。业内人士将此归咎于,2006年影像作品价格虚高和2009年金融危机汇聚的一拨市场低迷冷流。

  动荡之下,北京华辰坚守着。

  2006年,华辰上拍132幅中国摄影,解海龙《希望工程——大眼睛》和翁乃强《回放之一》两张纪实摄影作品成为拍场之星。专场总成交额破240万元之际,业界将此视为中国影像市场的发轫点。

  翌年春拍,华辰续火。170件摄影作品350万元,国际摄影名家卡什的《温斯顿?丘吉尔》获价22万元。

  这一年,加入到摄影阵营的还有中国嘉德和北京诚轩,前者以逾633万元的成交额和85.71%成交率完胜,后者以37件拍品304万元收官。

  嘉德和诚轩,两位直追的后来者最终失去了加速度,因影像成交率无法与其他门类比肩而身退。外加2008年空降金融共振,曾经搭着当代艺术快车的影像专拍于是年春迅速凋零,到秋拍,华辰硕果仅存。

  那时,两位纽约藏家来到中国,他们仍将影像视为原始股,悄悄购入。华辰所做的配合是,设计了中国第一个以收藏家命名的“秦风老照片馆”专场,《光华照相馆:中华民国正副总统就职典礼》,《源记摄影:梅兰芳天女散花戏妆照》等珍作跃然上拍。

  坚守中,华辰迎来了2010纪实摄影占60%的大额成交。其影像部主管李欣说,一张纪实类照片上拍一次,价格增长10%至30%。

  2011年,华辰影像孤案继续独行,获价218.5万元的《周璇:影像中的人生》延续着华辰手中破记录的一棒。

  5年收获不止于此,华辰已经发觉了一批沉默于中国摄影史中的大家和那些老照片,且组建了影像大家庭:十九世纪原版老照片、纪实类影像、当代影像、立体照片、照相馆、大合影等。

  “照片的文史价值不容否定,”苏州收藏家协会会长张正望说,“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门类,不比瓷器等古玩能把玩,其历史衍生了收藏价值。”

  华辰影像如是,影像连州亦如此。

  《投资者报》记者 肖妤倩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