舢板集群难成航母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 关键字:医药,药品,药监局,制药
  • 发布时间:2011-12-13 10:13
  今年11月16日,以医药为主业的央企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旗下的两大医药资产中国医药(600056:SH)和天方药业(600253:SH)自当日起先后发布停牌公告。公告称,因控股股东正筹划与其相关的重大资产重组事宜,将停牌约一个月。资深业内人士称,这种左手握右手式的资产重组,不排除是一种资本运作,但更大的可能性是两家企业进行资源优势的重新配置,主营业务为抗生素原料药生产的天方药业将从中国医药那里获得渠道优势,而中国医药则从天方药业那里得到产能。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重组,天方药业2011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21.98亿元,这样规模在中国制药企业中“相当普通”,中国有数千家制药企业,小鱼小虾的年销售额都轻松过亿。由于国家大力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基层全覆盖以及中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使得中国药品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超过30%。但“面泛潮红”的外部刺激,并不能给中国制药企业带来多少长久性快感。任何一家中国制药企业与2010年全球销售收入670亿美元的辉瑞制药相比,仍然是蚂蚁和大象的差距。2007年4月,南京先声药业作为中国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化学生物制药公司,也仅成功募集资金2.26亿美元,市值超过10亿美元而已。“欣欣向荣”的中国药品市场反而会刺激那些国际医药巨头加快在中国掠取份额的步伐。

  众所周知,国外制药行业的集中度很高,企业很少,巨头们分取了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大部分蛋糕。而中国有数千家制药企业,在流通环节,又约有1万家批发企业、10万多家零售企业、1.3万多家医药物流企业。由于集中度低导致了重复建设,数十家药厂生产同一化学成分的仿制药并不鲜见。重复建设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恶性竞争,恶性竞争催生出种种不正当的销售手法。和西方制药企业不同,中国制造行业利润并不指向创新者。制药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行业,如今,推出一个纯粹的创新药需要数十亿美元的投入。目前中国企业对此只能望洋兴叹,企业没有一定规模根本玩不起。

  10年前国家药监局开始强制推行GMP认证的初衷,既出于解决药品质量安全问题,也希望通过设立门槛减少企业数量,增加集中度。由于市场需求旺盛、权力寻租和地方保护等问题,制药企业不减反增,也就是说第二个目的没有达到。巧合的是,在天方药业和中国医药宣布停牌的前一天,《医学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正式发布,这份规划明确表示支持医药企业进行整合。此前中国医药企业的整合已经拉开了大幕,并将是长期的趋势。由于渠道是中国企业长板所在,故而渠道整合显得尤为突出,央企国药、上药、华润,地方巨头广药、南药以及民营的九州通等几家以渠道为主营业务的公司都在为成为“1-3家千亿级企业”而冲刺。冲刺意味着不断进行渠道整合以及整合那些渠道弱、产能大的制药厂。一些制药企业则倾向于生产低价的普药,先做大销售额,然后去收购一些渠道能力强、规模小的制药企业或民营医药公司。另外,像扬子江制药这类握有很大渠道优势的企业,选择了在各地建分厂的形式扩大规模。先声药业这样有资本、有渠道的企业则在上市后几年中进行了10多次并购,并购的目标是那些有“品种”的企业,将“品种”放进自己的产品系列。这种玩法在国内比较先进,类似西方制药巨头并购手法的山寨版。在国外,大公司并购中小公司十分普遍,小公司有研发团队和研发方向,没有足够的资金继续投入,往往由大公司接手后继续投入,直到推向市场。

  在中国加入WTO之前,化合物专利在我国不被承认,我国仅承认工艺专利。故而,在中国加入WTO之前推出市场、至今尚在专利保护期内的国外新药,中国企业仍可以仿制。中国制药企业所谓的“品种”就是指这些仿制的专利药。问题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申请专利的国外新药,中国企业已不得仿制。专利保护期一般为20年,有些还可以通过申请数据专利来延长保护期。也就是说,中国制药企业的冬天的脚步声近得都可以听到了。这便是中国医药企业急着整合的动因所在。没有规模就无法承担研发的风险,没有新药就没有明天。

  尽管中国医药企业的整合热潮涌动,但未必就能够改变中国制药业的弱势地位,把小舢板捆绑在一起不是航母。企业整合不是简单地做加法,1加1不等于2,甚至小于2,如果不能做到优势协同,不能在战略、人力、企业文化上有效整合,那么便只是短期内的数字好看。另外,无论是舢板还是航母都需要动力才能推进,而动力就是研发。如今,绝大多数中国企业却仍停留在揣摩政策影响力的阶段,视市场沟通能力为核心竞争力,满脑子招标、定价和搞定医院。殊不知,国际制药企业存在的基本要素就是不断地推出新药。

  当然,对国外制药巨头来说,这

  一点也不能保证。巨大的投入,未必能够保证开花结果。一些巨头也面临着“摇钱树”的专利保护即将到期、新药难以为继的局面。因此,在国际上,制药企业的整合也是潮流,大鱼吃小鱼的现象早是常态,巨头之间的并购近年来越来越密集。为了弥补产品线的缺口,2009年,先是辉瑞曾以680亿美元并购惠氏,后为默沙东以41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先灵葆雅,罗氏出资468亿美元收购基因泰克剩余的44%股份,掌握了基因泰克100%股权。

  此前的2000年,为获得重磅药物立普妥,辉瑞斥资900亿美元收购华纳-兰伯特公司。2002年,辉瑞又以600亿美元收购法玛西亚药厂,赢得了关节炎治疗药物西乐葆(Celebrex)的全部所有权。此后,辉瑞又接连在胆固醇药、疫苗等产业方面加大并购力度。2000-2009年的数年间,辉瑞共进行了8次并购,累计投入2222亿美元。尽管辉瑞这样的巨头把并购、整合视为一种发展模式,但它们对研发的投入并未减少,2010年,默沙东、辉瑞、罗氏、诺华和葛兰素史克几家公司在研发上分别投入了110亿美元、94亿美元、86亿美元、71亿美元和61亿美元。

  更应让中国医药企业担忧的是,辉瑞、默沙东、葛兰素史克、诺华、赛诺菲、奈科明等巨头近期也加大了对中国企业的并购,或者建立合资公司,连“不会展开大规模并购”的美国礼来公司也开始考虑并购。这将不是一场战役,而是战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