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其实和苏宁、国美没有差别,唯一的差别是我们卖的是钻石,他们卖的是电器。”每克拉美创始人兼总裁郝毅这样定义刚刚成立一年的每克拉美钻石购物广场。
2010年,做过互联网、投资过商业地产的郝毅,决定做一些商业模式上创新的生意,并把目光投向了珠宝行业。充斥满大街的珠宝城以及名目众多的品牌,让这个历史悠久的行业,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渠道看上去都很拥挤,但在分析之后,郝毅依然觉得这个市场大有可为。
过去的钻石珠宝行业,除了卡地亚、蒂芙尼等少数国际高端品牌之外,大部分中档珠宝都是一些港产品牌或是国内品牌,这些企业大都将着力点放在到产品本身。而在流通环节,有品牌的企业大都以百货公司为主要渠道,没有品牌的企业则以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的珠宝城为主要渠道。
于是,郝毅想要以另外一种方式切入珠宝行业——专业卖场。与遍布大街的珠宝城不同,郝毅想要做一家在全国范围内价格最优、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专业卖场,并将业务集中在钻石这一品类。
然而,这种在其他行业,如家电、母婴行业已经尝试过的商业模式,能否在珠宝行业复制?
事实上,即便在珠宝行业,专业卖场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之物。1995年,北京的菜市口百货公司就提出了“买黄金到菜百”的差异化路线。如今,年销售达近百亿的菜市口百货公司是全国最大的黄金类产品专业卖场。
郝毅也明白,具体到钻石,又有很多与黄金不同的地方。首先,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钻石都是一个保守的行业,圈子比较窄,国外的大部分钻石生意控制在犹太人手里,而在国内则控制在潮州人手里。其次,在过去,消费者对于钻石的认识还是一个奢侈品牌,即便是结婚,很多人也还只是购买黄金产品而不舍得购买钻石产品。
而如今,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行业都发生了一些改变。“我们的模式只适合当下,如果早5年,市场需求可能还不能支持;如果晚5年,我们的模式也有可能不受欢迎了。”郝毅所说的需求,其实是他看到的新兴崛起的80后一代消费者。在他看来,不同于老一代消费者,80后消费者大部分在结婚时都要买钻戒,无论大小,都要拥有自己的钻石,这使得钻石在最近几年成为了刚性需求。另外,由于高端客户的积累,钻石也成为了投资的一种选择。
2010年元旦,第一家每克拉美钻石广场在北京蓝色港湾购物中心正式开业。开业后,每克拉美一方面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另一方面,也通过各种方式来打消消费者的疑虑。
普通消费者消费宝石,最大的疑虑莫过于对宝石价值的判断。不同于翡翠、玉等宝石,钻石可以根据重量、颜色、净度、切割的不同而形成国际认证产品。每克拉美为商场中每一个待售产品出具两份证书,一份是国际上通行的GIA,另外是由中国国家宝玉石检验中心出具的证书。
如今,每克拉美在北京、重庆等城市共有4家门店,2010年,每克拉美的销售额为3亿元。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