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化”影子银行
-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影子银行,金融,民间信贷,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12-13 14:01
虽然中国并没有游离于监督和监管体系之外的金融机构,但影子银行在中国却是一个确实的存在。尤其是在银根紧缩,企业融资渠道不畅之时,影子银行就会大行其道,在民间信贷的舞台上尽显身手。可以说,影子银行在中国经济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过,对于影子银行这个词汇,人们并非耳熟能详。
在2011年10月28日招商证券与本刊及《南方都市报》合办的“入世十周年峰会暨2011招商证券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为影子银行提供了一个定义:所谓影子银行,就是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那些工具、机构、企业或市场。各类基金、场外市场、资产管理、支付机制、清算和结算便利等,除了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之外的所有金融活动和金融服务,全部包括在影子银行的范围之内。
“野蛮生长”
中国的影子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货币价格被严格管制的情况下,货币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互寻出路、一拍即合的产物。一方面,一些机构与个体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财富,在实际利率为负值的情况下,它们不愿意将资金存入银行,而是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非正规渠道,以获取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而另一方面,在银根紧缩之时,一些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的金融体系中获得贷款,这些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主只能以高昂的代价从一些非正规渠道融资,以解燃眉之急。
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有以下四种业务类型:一是具有监管套利性质的业务,例如以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受让信贷或票据、附加回购或回购选择权的投资等方式向实体经济融资;二是不受审慎监管或监管很少的非银行机构,包括各类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三是建立在金融创新基础上的影子银行业务,如资产证券化和衍生品交易,这两类业务发展较为缓慢;四是以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投融资方式。
也有研究者将影子银行的主要业务简单地分为两块:一块是商业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以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的类信贷类产品;另一块则是以民间高利贷为代表的民间金融体系。
尽管在分类上稍有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近两年来,中国的影子银行发展迅猛,“野蛮生长”。
野村国际(香港)曾对中国内地的影子银行作过调研,按照其公布的数据,2010年影子银行贷款余额为8.5万亿元,相当于当年银行贷款余额的17.8%、当年GDP的21%。这种势头在2011年有增无减。根据央行近日公布的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报告,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9.80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8.0%。也就是说,有40%左右的新增贷款来自影子银行。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大致算了一笔账: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存量大约是4万亿元,由于其部分与信托产品存在重叠,将其两者进行一定的合并计算,两者相加的规模差不多在5万亿至6万亿元的水平上。民间融资目前则较难计算,根据一些官方调查数据,其规模大约也在4万亿元上下。两者相加,中国目前的影子银行金融体系大约运营着人民币10万亿元左右的资金。
中金公司在2011年9月末发布的《中国民间借贷分析》研究报告中则指出,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在2011年中期同比增长38%至3.8万亿元,占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总规模的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
风险暗生
影子银行作为以银行为本的金融体系的一种补充,它本可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但是,当影子银行发展迅速之时,人们会更多地关注它的风险。
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资金的来源。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并不是储蓄存款,资金来源的特殊性直接决定了影子银行的几个基本特征:第一,资金来源受市场流动性影响较大;第二,由于其负债不是存款,不受针对存款货币机构的严格监管;第三,由于受监管较少,其杠杆率较高。
影子银行的以上特点,使它在实际运行中容易偏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轨道,从而制造经济泡沫。2008年发生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就与影子银行有直接关联。在过去20年中,伴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信贷的需求与日俱增,美国的影子银行也随之迅猛发展,并与商业银行一起成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参与主体。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使得美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银行体系的作用不断下降。影子银行比传统银行增长更加快速,并游离于现有的监管体系之外,从而累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
不过,并非所有美国的影子银行都是金融危机的祸根。在吴晓灵看来,在美国惹祸的主要是这么几类影子银行:一是住房按揭公司,它们不负责任地发放信贷产品,使得衍生产品是建立在一个不坚实的基础之上;二是投资银行,它们创造了各类结构性信用产品,混淆和掩饰了市场风险,制造了金融产品泡沫,夸大了市场交易量和对交易货币的需求;三是一些信用评级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它们对泡沫的发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经济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扭曲现象也与影子银行有密切的关联。比如说,“蒜你狠”、“姜你军”就是在影子银行的助推之下出现的。更为严重的是,民间借贷的高利率使得大量资金醉心于“以钱生钱”,却没有动机进入实业,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巨大威胁。
2011年11月15日,IMF在对中国金融体系的评估报告中指出,目前影子银行等地下中介机构处于无监管状态。而政府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应避免盲点,必须明确针对影子银行及与之有关金融机构的监管条例,实现透明化。有消息称,监管部门正制订相关办法,将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投资信托产品提出限制或禁止性规定。
“现在在国外,影子银行闯了大祸,但是在中国,非银行的很多活动其实开展得非常不够。”吴晓灵说,“只要能够控制住货币的供给,我们应该让非银行的一些信用活动变得更活跃一些,这样才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展开。只要影子银行机构在有限的杠杆率之下操作,就应对它们采取容忍的态度。”
的确,作为金融系统的一种补充,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影子银行是可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助一臂之力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野蛮生长的影子银行需要的是“驯化”,而不是封堵。
吴晓灵:融资的难点
中国不缺钱,中国缺的是资金合理流动的渠道和工具。资金是配置资源的龙头,风险自担,是尊重自主权的前提。
当前融资的难点,不是利率市场化不到位,而是金融管制太多。很多人都说要加速利率市场化,我来讲一个结论。中国现在的利率市场化的程度远远高于大家的预期,其实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控制了银行的贷款利差,为什么?就是银行在改革与整顿当中,其实还是欠了很多账的。为了银行体系平稳,在一段时间内,要控制存贷的利差,而配置市场资源的利率是贷款利率,无论是同业拆借利率,还是企业的贷款利率,在配置资源这个方面,价格已经在上升了。而现在唯一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的是什么呢?是存款利率,就是中央银行控制了存款利率的上限。为什么要控制?如果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谁最愿意拿高利息去满存呢?是缺钱的和经营不太好的机构,越是经营好的、不缺钱的,越不会打这个价格战。
再有,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现在不可能再大幅度地来提高存款利率,套利套汇和中国这么良好的增长前景,已经使很多的资金不断涌向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存款利率,无益于宏观调控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小投资人的利益怎么来保护呢?有钱的人,就是大的净资产的人,应该学会自己来配置资产,存款不划算,就去干别的事情,我们国家不是要发展直接融资吗?为什么还要提高利率,把钱锁在银行里呢?让银行有一些钱出去,发展直接融资,对社会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小额的存款者,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我认为如果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时候,国家应该出小额定值储蓄。
明确法律关系,发展资产管理市场,是搞活投资渠道的重点。老百姓有了钱,直接自己去搞债券和股票的买卖,其实效率是不太好的,而我们国家现在大量的散户在资本市场上,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发展代客理财的市场,主要的就是证券投资基金,就是资金信托,不管是投向贷款,还是债券,还是股票,还是实物资产,各类的证券投资基金,把大家的钱集中起来,有专业的团队去管理,这样的话,是一个非常好的沟通投资者和筹资者的渠道,是一个专业化管理的渠道。
(摘自吴晓灵在“入世十周年峰会暨2011招商证券论坛”上的发言)
影子银行监管要区别对待
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重点应该是将其纳入监控和监管体系。其中,把民间资本纳入监控和监管体系将最具挑战。如何让民间资本更透明、如何将民间资本纳入监控和监管体系成为了最大的难题。
对银行理财的监管则应区别于民间资本,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银行理财在银监会的监管范围之内。但目前银行理财所造成的以理财代替存款、绕道信贷指标控制、银行理财资金池运作不透明而导致的黑箱操作等乱象及对银行体系和宏观调控的冲击,主要源于法规不健全。其根源则在于银行理财与银行的血缘关系,在法人治理上就决定了银行理财必定为银行服务。同时在没有风险隔离的情况下,也在时刻加大银行理财风险向银行的传递。因此,对于银行理财的监管难点不在于将其纳入监控和监管体系,而在于对包括法人治理结构等各个方面法规的完善。
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经济学家巴曙松曾建议,从监管方面,应改变“各扫门前雪”的现状。比如,现在对小额信贷公司的监管是在地方政府金融办,对典当行、拍卖行的监管是在地方工商局,对大型融资担保公司的监管是在银监部门,由此产生了一些监管上的空白,客观上使得留在民间借贷的资金趋于隐蔽化,从而使风险无法把控。因此,监管体制要跟上,并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彻底改变目前经济发展所承载的高成本。
……
在2011年10月28日招商证券与本刊及《南方都市报》合办的“入世十周年峰会暨2011招商证券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为影子银行提供了一个定义:所谓影子银行,就是向企业、居民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期限配合和提高杠杆率等服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替代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的那些工具、机构、企业或市场。各类基金、场外市场、资产管理、支付机制、清算和结算便利等,除了商业银行的核心功能之外的所有金融活动和金融服务,全部包括在影子银行的范围之内。
“野蛮生长”
中国的影子银行在很大程度上是在货币价格被严格管制的情况下,货币的供给方与需求方互寻出路、一拍即合的产物。一方面,一些机构与个体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财富,在实际利率为负值的情况下,它们不愿意将资金存入银行,而是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非正规渠道,以获取远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而另一方面,在银根紧缩之时,一些中小企业很难从正规的金融体系中获得贷款,这些嗷嗷待哺的中小企业主只能以高昂的代价从一些非正规渠道融资,以解燃眉之急。
有专家认为,中国的影子银行主要有以下四种业务类型:一是具有监管套利性质的业务,例如以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受让信贷或票据、附加回购或回购选择权的投资等方式向实体经济融资;二是不受审慎监管或监管很少的非银行机构,包括各类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等;三是建立在金融创新基础上的影子银行业务,如资产证券化和衍生品交易,这两类业务发展较为缓慢;四是以私募股权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为代表的投融资方式。
也有研究者将影子银行的主要业务简单地分为两块:一块是商业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以及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销售的类信贷类产品;另一块则是以民间高利贷为代表的民间金融体系。
尽管在分类上稍有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近两年来,中国的影子银行发展迅猛,“野蛮生长”。
野村国际(香港)曾对中国内地的影子银行作过调研,按照其公布的数据,2010年影子银行贷款余额为8.5万亿元,相当于当年银行贷款余额的17.8%、当年GDP的21%。这种势头在2011年有增无减。根据央行近日公布的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统计报告,今年前三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加9.80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5.68万亿元,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8.0%。也就是说,有40%左右的新增贷款来自影子银行。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经济研究总监刘利刚大致算了一笔账:目前市场上存在的银行理财产品存量大约是4万亿元,由于其部分与信托产品存在重叠,将其两者进行一定的合并计算,两者相加的规模差不多在5万亿至6万亿元的水平上。民间融资目前则较难计算,根据一些官方调查数据,其规模大约也在4万亿元上下。两者相加,中国目前的影子银行金融体系大约运营着人民币10万亿元左右的资金。
中金公司在2011年9月末发布的《中国民间借贷分析》研究报告中则指出,中国民间借贷余额在2011年中期同比增长38%至3.8万亿元,占中国影子银行体系总规模的33%,相当于银行总贷款的7%。
风险暗生
影子银行作为以银行为本的金融体系的一种补充,它本可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助力。但是,当影子银行发展迅速之时,人们会更多地关注它的风险。
影子银行与商业银行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资金的来源。影子银行的资金来源并不是储蓄存款,资金来源的特殊性直接决定了影子银行的几个基本特征:第一,资金来源受市场流动性影响较大;第二,由于其负债不是存款,不受针对存款货币机构的严格监管;第三,由于受监管较少,其杠杆率较高。
影子银行的以上特点,使它在实际运行中容易偏离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轨道,从而制造经济泡沫。2008年发生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就与影子银行有直接关联。在过去20年中,伴随着美国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对于信贷的需求与日俱增,美国的影子银行也随之迅猛发展,并与商业银行一起成为金融体系中重要的参与主体。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使得美国金融体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传统银行体系的作用不断下降。影子银行比传统银行增长更加快速,并游离于现有的监管体系之外,从而累积了相当大的金融风险。
不过,并非所有美国的影子银行都是金融危机的祸根。在吴晓灵看来,在美国惹祸的主要是这么几类影子银行:一是住房按揭公司,它们不负责任地发放信贷产品,使得衍生产品是建立在一个不坚实的基础之上;二是投资银行,它们创造了各类结构性信用产品,混淆和掩饰了市场风险,制造了金融产品泡沫,夸大了市场交易量和对交易货币的需求;三是一些信用评级机构和信用担保机构,它们对泡沫的发酵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经济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扭曲现象也与影子银行有密切的关联。比如说,“蒜你狠”、“姜你军”就是在影子银行的助推之下出现的。更为严重的是,民间借贷的高利率使得大量资金醉心于“以钱生钱”,却没有动机进入实业,这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巨大威胁。
2011年11月15日,IMF在对中国金融体系的评估报告中指出,目前影子银行等地下中介机构处于无监管状态。而政府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应避免盲点,必须明确针对影子银行及与之有关金融机构的监管条例,实现透明化。有消息称,监管部门正制订相关办法,将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公司投资信托产品提出限制或禁止性规定。
“现在在国外,影子银行闯了大祸,但是在中国,非银行的很多活动其实开展得非常不够。”吴晓灵说,“只要能够控制住货币的供给,我们应该让非银行的一些信用活动变得更活跃一些,这样才有利于经济活动的展开。只要影子银行机构在有限的杠杆率之下操作,就应对它们采取容忍的态度。”
的确,作为金融系统的一种补充,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影子银行是可以为实体经济的发展助一臂之力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野蛮生长的影子银行需要的是“驯化”,而不是封堵。
吴晓灵:融资的难点
中国不缺钱,中国缺的是资金合理流动的渠道和工具。资金是配置资源的龙头,风险自担,是尊重自主权的前提。
当前融资的难点,不是利率市场化不到位,而是金融管制太多。很多人都说要加速利率市场化,我来讲一个结论。中国现在的利率市场化的程度远远高于大家的预期,其实最主要的一条就是控制了银行的贷款利差,为什么?就是银行在改革与整顿当中,其实还是欠了很多账的。为了银行体系平稳,在一段时间内,要控制存贷的利差,而配置市场资源的利率是贷款利率,无论是同业拆借利率,还是企业的贷款利率,在配置资源这个方面,价格已经在上升了。而现在唯一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的是什么呢?是存款利率,就是中央银行控制了存款利率的上限。为什么要控制?如果放开了存款利率上限,谁最愿意拿高利息去满存呢?是缺钱的和经营不太好的机构,越是经营好的、不缺钱的,越不会打这个价格战。
再有,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现在不可能再大幅度地来提高存款利率,套利套汇和中国这么良好的增长前景,已经使很多的资金不断涌向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存款利率,无益于宏观调控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但是小投资人的利益怎么来保护呢?有钱的人,就是大的净资产的人,应该学会自己来配置资产,存款不划算,就去干别的事情,我们国家不是要发展直接融资吗?为什么还要提高利率,把钱锁在银行里呢?让银行有一些钱出去,发展直接融资,对社会是有好处的。但是对于小额的存款者,他们的利益受到了损害,我认为如果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时候,国家应该出小额定值储蓄。
明确法律关系,发展资产管理市场,是搞活投资渠道的重点。老百姓有了钱,直接自己去搞债券和股票的买卖,其实效率是不太好的,而我们国家现在大量的散户在资本市场上,对于资本市场的发展也是不利的。如果我们能够很好地发展代客理财的市场,主要的就是证券投资基金,就是资金信托,不管是投向贷款,还是债券,还是股票,还是实物资产,各类的证券投资基金,把大家的钱集中起来,有专业的团队去管理,这样的话,是一个非常好的沟通投资者和筹资者的渠道,是一个专业化管理的渠道。
(摘自吴晓灵在“入世十周年峰会暨2011招商证券论坛”上的发言)
影子银行监管要区别对待
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重点应该是将其纳入监控和监管体系。其中,把民间资本纳入监控和监管体系将最具挑战。如何让民间资本更透明、如何将民间资本纳入监控和监管体系成为了最大的难题。
对银行理财的监管则应区别于民间资本,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银行理财在银监会的监管范围之内。但目前银行理财所造成的以理财代替存款、绕道信贷指标控制、银行理财资金池运作不透明而导致的黑箱操作等乱象及对银行体系和宏观调控的冲击,主要源于法规不健全。其根源则在于银行理财与银行的血缘关系,在法人治理上就决定了银行理财必定为银行服务。同时在没有风险隔离的情况下,也在时刻加大银行理财风险向银行的传递。因此,对于银行理财的监管难点不在于将其纳入监控和监管体系,而在于对包括法人治理结构等各个方面法规的完善。
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经济学家巴曙松曾建议,从监管方面,应改变“各扫门前雪”的现状。比如,现在对小额信贷公司的监管是在地方政府金融办,对典当行、拍卖行的监管是在地方工商局,对大型融资担保公司的监管是在银监部门,由此产生了一些监管上的空白,客观上使得留在民间借贷的资金趋于隐蔽化,从而使风险无法把控。因此,监管体制要跟上,并实施利率市场化改革,彻底改变目前经济发展所承载的高成本。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