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计社会保障与城乡统筹的无缝对接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城乡统筹,社会保障,住房
  • 发布时间:2012-01-13 15:01
  --“城乡统筹与社会保障”分论坛侧记

  今年乃至未来更长一段时间应该依托什么来保证中国经济平稳增长?如果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业人群持续贫穷,那么城市经济的发展也会增长乏力。

  城乡之间最主要的差异来自于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与城乡统筹如何更好地实现无缝对接?在2011第六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城乡统筹与社会保障”分论坛上,求是杂志社原秘书长盛天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晓山,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房地产协会秘书长苗乐如,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宝成,中共双流县委常委、副县长廖维忠,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总编辑赵泽琨,GE中国西南区总经理马加宁,与该场分论坛主持人、求是《小康》杂志社副社长赖惠能,嘉宾主持人、求是《小康》杂志社常务副总编陈艳涛,共同分享不同国家、地区的城乡统筹与社会保障实践经验,并为社会保障与城乡统筹的对接献计献策。

  反哺农民,就要坚持保险的全域覆盖

  “如果抓住城乡差异的核心--社会保障和福利进行集中改革,再辅佐户籍制度改革,那么城乡统筹就水到渠成了。”《小康》杂志社常务副总编陈艳涛首先抛出了自己的观点。

  求是杂志社原秘书长盛天启表示,城乡统筹中,好的制度应该是容易理解、容易执行的。凡是不被农民理解,不容易执行的政策,大多是政策制定得过于复杂,不符合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维护公平、公正、正义是政府的职能,但政府职能不应该过分泛化,或者违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他的的观点是,中央财政应该重点投入到国家安全和外交方面,至于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应该由地方政府努力去做,所以地方政府的财政状况非常重要。

  中共双流县委常委、副县长廖维忠说,双流县政府始终有一个观点,过去在发展时期农民做了巨大的贡献,现在到了反哺农业的时候,“每年我们都要根据测算,不断提高报销的比例,降低报销的门槛。并且我们坚持走全域的保险覆盖之路,从8年来的情况看,我觉得要真正解决农村农民失地以后的问题,应该往这个方面努力。”

  启动内需,解决农民和市民的后顾之忧

  2011年12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2年的经济工作,传递出2012年经济政策的新信号--四个“着力”: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扩大内需被摆在首位,而改善民生与扩大内需息息相关。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宝成认为,现在启动内需、拉动消费,最重要的问题是解决农民和市民的后顾之忧,“把钱花在民生问题上,实行免费医疗、免费教育、免费养老,老百姓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就会把钱拿出来消费和投资。保障老百姓的公平、公正和平等,他所爆发出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生产发展的积极性也是巨大的。”

  郭宝成是因推行“全民免费医疗”而名扬全国的陕西省神木县原县委书记,在“全民免费医疗”推行一年零三个月后,调任榆林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关于“神木模式”,他曾写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话是“医病医贫医天下”。现在,“全民免费医疗”政策运行了将近3年,并没有因为郭宝成的调任而终止,郭宝成认为,好的制度的出台和实事求是的政策的推行,并不会以领导人的去留为标准。

  社会保障是农民应该享有的权利

  郭宝成的观点得到了张晓山的认同,这位三农问题权威专家同样认为,把中国六七亿农民的教育、医保等方面负担减轻了,就可以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就不用完全依靠出口。在他看来,社会保障是农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为农民提供保障不是对农民的恩赐,而是把农民的权利还给农民。

  2007年,张晓山到印度的一个地区去调研,那个地区比我国西部的很多省市都要穷,但是他们的学校有免费午餐,“我在学前班看到有一口大锅,一个帮工在给小孩子们煮吃的,帮工每个月拿500卢布,厨子每个月拿1000卢布,煮的虽然是豆腐,但是他们做了。”张晓山回忆说。他由此感慨,“以我们的财力完全可以这样做,但我们很长时间都没有这样做过。”

  “我不赞同一些地方以财政不足为由,放弃对农民实行基本的权利保障。”张晓山说,“其实很多钱花在了不必要的地方,例如建广场和喷泉,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而‘雪中送炭’的事情更需要大家去做。”

  城乡统筹是国家的良心

  “城乡统筹与社会保障”分论坛即将结束的时候,嘉宾主持人陈艳涛请每位嘉宾畅想了自己对于城乡保障的愿景。

  盛天启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感到对别人满意,对自己满足。

  张晓山憧憬着农村都能有特色,农业富有竞争力,是能够保证13亿人的粮食安全和基本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现代化农业。张晓山坚信,有这样的农民、这样的农村、这样有竞争力的农业,到那时中国肯定是一个世界强国。

  苗乐如希望大家要关心、鼓励、支持开发企业,加快布局的调整,加强或者是加速对三四线城市农村城镇建设的投入,通过城镇建设的发展,更好地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减少过多的流动人口对城市带来的非理性冲击和压力。

  郭宝成期待着教育、住房、医疗三大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的社会早日来临。

  廖维忠希望一个地方的百姓能够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居有其所,病有所医。

  赵泽琨理想的社会从人权的角度讲,是所有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人人共享,很均等。弱势群体尤其是广大农民活得更有尊严,另外,在社保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当中,舆论界如果没有新闻就是最大的和谐。

  马加宁提出,要让所有公民能够享受到更低代价和更好的服务,他意味深长地说,“我在建设部的一个会议上看到一句话,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我想城乡统筹也是一个国家的良心。”

  文|《小康》记者 鄂璠 成都报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