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本是喜庆时,但不时充斥眼帘的黑镜头却总令人心情沉重,这其中便包括从2011年12月2日起的短短4天内,西安已有3位无辜行人的生命在建筑垃圾清运车的车轮下画上句号。更为恐惧的是,据当地交警部门统计,截至2011年底,西安“疯狂渣土车”已造成51人遇难。
面对这一串滴血的遇难人数,西安市副市长钱引安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渣土车肇事“反映出整治工作不到位、相关部门责任心不强、手段不硬、管理上漏洞较多”而“深感有愧于全市人民的重托,有愧于受到渣土车肇事伤害的群众和家属”,西安市政府随即出台了全市建筑垃圾清运停业三天、严格落实“倒查机制”、暂停清运车辆及从业人员准入审批、每日6时至22时30分渣土车不得在三环路以内道路上通行等措施。
有评论充分肯定了钱副市长的这一表态,认为“深感有愧”的提法是政府自省的良好开端,但这四个字却让笔者一下子联想到上世纪曾产生广泛影响的通讯《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这篇经典之作中有这样一段话:“…郝书记…守在电话机旁,他嘴角上的皱纹,更加深陷了。参加革命二十多年来,他养成了这样一种习惯:自个生病(他现在还患着关节炎),好像没那么回事,可乡亲们一有个头痛脑热,他就记着放不下,非想个法帮你治好心里才舒坦。”
做这样的援引,并非一定要在今天的钱副市长和当年的郝书记之间分个高下,而是力求倒推出钱副市长“深感有愧”的发生时间和心路历程。按照当地交警部门提供的数据,在刚刚发生的4天连夺三命的惨剧之前的11个月里,已有48人殒命车轮之下,但公众从未听到过“深感有愧”的道歉之声,个中缘由,是钱副市长忙于公务尚未来得及反思是否“深感有愧”还是死亡人数没有达到“深感有愧”的程度?著名的“海因里希事故法则”认为,一起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个轻度事故和300个潜在隐患。而西安市的渣土车岂止是潜在隐患和轻度事故,它们是不折不扣的“生命收割机”,一次次催生着从天而降的家庭悲剧。令人痛心的是,这一串黑色数字一直累加到51时,才引出了钱副市长“深感有愧”的表白。遇难者家属和全体西安市民有权利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悲剧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西安市的渣土车接连夺命,就像甘肃的校车事件一样,交警的熟视无睹难辞其咎,政府的坐视不管难辞其咎。每辆渣土车的后面都延伸着一条民心之路,那51起事故的发生原因可能情况不一,但可以断言,在它们的背后,一定存在着为降低成本多拉快跑、疲劳驾驶的问题,一定存在着车辆年检走过场的问题,一定存在着各种提示标识缺失的问题,一定存在着以罚代法、以情代法的问题,一定存在着政府主管部门长期未予重视甚至变相纵容的问题,如果行进在这样的逻辑主线上,钱副市长的“深感有愧”便会立时显得异常苍白。
事故是概率的产物,本身虽然可怕,但更为可怕的是风浪过后,涛声依旧;是事故过后,无人问责;是流血过后,心已麻木。渣土车肇事,之所以被称为城市“顽疾”,就是因为它的治理涉及面广且错综复杂,但“难为”决不能成为“不为”的借口,根治这一“顽疾”,仅靠“深感有愧”还远远不够,必须拿出强有力的措施并持之以恒地监管。一个地方政府,如果连民众的生命权都无法保证,还有什么脸面在工作报告中大谈“民生”和“尊严”。
文|马宇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