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琪:长笛的传承与创新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长笛,传承,创新
  • 发布时间:2012-07-16 15:47

  “长笛是一种颇具独立性特质的乐器,有很个性化的音色和表现力。因此要让一支人数甚众的长笛乐团进行合奏表演,对演奏者而言是不小的挑战,这其中最难把握的就是音准,此外也需要乐团有着良好的团风,不断磨合、相互依靠,并总结出自己的独特风格。”

  长笛演奏家王琪日前在其位于上海西南一角的寓所中,接受了《投资者报》的专访。这位在长笛艺术道路上孜孜以求的艺术家,2005年底创建了国内第一支长笛乐团——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Harmony长笛乐团,而今已跨过6个多年头。

  “Harmony乐团目前有20多人,成员大多是我现在的以及过去毕业的学生。我们向社会公开招募团员也进行了一年多了,新人完全免费参加各种辅导训练,但至今只招到两个人,好苗子确实不多。”

  欧美的长笛乐团水平非常高,无论是资源还是曲目储备都在世界范围内独占鳌头,有许多优秀的作曲家专门为长笛乐团谱曲。“2005、2006年我连续两年参加了美国国际长笛家年会,在那里长笛乐团的表演非常吸引我,我感叹这么多长笛的组合交织竟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从此建立一支长笛乐团就成为萦绕我心中的梦。”

  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长笛教授和演奏家Mary Berk得知王琪有此想法,立即给予大力支持,“她当即送给我一支价值昂贵、国内罕见的低音长笛和一支中音长笛以示鼓励。我当时想翻印国外丰富的长笛乐谱,她告诉我:‘If you copy them, you then hurt the composer(假如你翻印它们,你就会伤害作曲家)。’热心的Mary送了我厚厚的一箱子原版乐谱,这些都成为长笛乐团的宝贵财富。”

  王琪和他的长笛乐团在国内、各省市比赛中屡屡获奖,并成功举办了多场专场音乐会。他们8月即将开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国长笛联合会艺术节。“我们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参赛乐团,其余的乐团来自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这次比赛,Harmony长笛乐团准备了20分钟的演奏曲目。

  “法国作曲家福雷的《孔雀舞》、约翰?斯特劳斯的《蝙蝠序曲》,以及威尔第的《纳布科序曲》。之所以选这些曲目是因为我们偏好西方交响乐的体裁,它们均由交响乐作品改编成长笛合奏作品,因此演奏起来很难,表现在肢体、配器、技术、风格、色彩等各方面的严格要求上,需要团员去慢慢磨合和体会。”

  对于自己的长笛乐团,王琪有着很强的自信:“我们培养的是一种团队合作意识。把音乐作为事业的人,自信力非常重要,否则终究会丧失表现力。”

  对于音乐源自幼年的激情与梦想,令王琪在长笛艺术的海洋中不断前行。但与众多艺术爱好者相似,他仍然不可避免地面对财务上的窘况。“搞古典艺术的人,不亏钱是几乎不可能的。好在上师大对长笛乐团的学术性和艺术高度予以充分认可,音乐学院每年都会拨给我们一笔经费,并且给予乐团足够的空间,可以自由支配。另外5月的艺术节我花了不少精力,终于找到了三家赞助商,这样在财务上终于实现平衡。”

  王琪已经以上师大的名义举办了三届全国性的长笛比赛,“这在全国范围内至今仅此一家,最近的一届有三四十位选手参加。我希望在赞助商的帮助下,争取给予第一名一支纯手工的纯银长笛作为奖品,价值估计要几万元。”

  今年年底,新一届长笛比赛又将拉开帷幕。

  王琪自己也将在12月7日于上海音乐厅献演自己的独奏音乐会,此前只有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何声奇在那里举办过自己的长笛独奏音乐会。

  前不久,本报记者在上师大音乐学院演奏厅聆听了一场名为“20世纪室内乐音乐会”的专场演奏,王琪与他的好友旅美钢琴家张奕明和大提琴家侯茹青演奏的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当属美国作曲家George Crumb于1971年创作的作品《Vox Balaenae (鲸鱼之声) 》。

  “这部作品这次在中国是首演,对于长笛而言也是全新的演绎手法,我边吹边唱,模仿鲸鱼的声音。最点睛的一笔在于全曲末了,我依次敲响不同音高的四个铃铛,感觉仿佛灵魂也随之升华、超脱,就像居于庙堂间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洗涤一样。”

  王琪的演奏范围很广,从最早期的巴洛克音乐到20世纪的先锋音乐无所不包。但他最偏爱的还是莫扎特和舒伯特的音乐作品,“这仿佛早已溶入我的血液中,每每使自己心里产生共鸣。”

  当年在法国高等师范学院求学时,被誉为法国音乐节活化石的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Erli在聆听了王琪的舒伯特《Arpeggio 琶音奏鸣曲》后激动异常,情不自禁地感叹“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好的演绎,我要给舒伯特写封信,‘你的作品就是给王琪准备的’。”

  这让王琪更加确信,自己就是为音乐、为长笛而生的。

  《投资者报》记者 蔡臻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