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项活动就是聚餐。每逢会议、节庆、谈判、交往,都免不了要在一起聚聚,而这种“聚”的形式又大都是以“会餐”为主——同事们坐在一起,推杯换盏,交流情感,倒也十分热闹。可从饮食文明的角度看,这种“聚”的形式是需要进行改革的。
自从人类的饮食形成“文化”后,进食的方式就逐渐走向科学和文明。据考证,远古时代较正式的聚餐活动多是起源于祭祀。按当时的礼仪,祭祀后,主祭者要把祭品分给参与者食用。分食祭肉既是一种礼节,也是一种尊重和荣誉。如孔子在鲁国就做过大司寇,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长”,位高权重,可当时的鲁定公却沉迷于女色,不理政事,孔子多次劝谏不听,特别是在郊祭后,忘记给群臣分赐祭肉。孔子由此看出鲁定公已经无心国事,就带着众弟子离开鲁国,去了卫国,从而使鲁国失去了国家的栋梁。可见,这种祭祀后的“分餐”在孔子眼中的分量竟等同于江山社稷。这也就是“分餐制”的起源。
随着社会的发展,“分餐制”到了商代已形成习俗,到西周时期进而形成了制度,成为社会活动的礼仪和法规。除了祭祀外,在婚丧嫁娶等宴饮时,也都必须实行分餐,这在《周礼》、《仪礼》、《礼记》等经典著作中都有明细地描述。
比如,我们常说的“席地而坐”,指的就是古时就餐者“跽坐”于筵席上,每人面前一个“食案”,上面摆放着食具和食品,就案而食。许多古代文献、绘画上都有记载,如汉代的“鸿门宴”、晋代的“兰亭宴”及梁鸿与孟光的“举案齐眉”等资料,这说明了分餐制在古代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直至唐、五代时期,“胡床”、“交椅”引入中原,人们在用餐时才垂足高坐,但分餐仍是主流。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到宋、元以后,人们逐渐摆脱了饮食礼仪的束缚,开始了“大盘上菜,多人共器”的真正“汇”餐制。这种形式以其方便自由的特点迅速发展,并在经营性的餐饮业中形成普遍模式。但直到现在,随着人们对饮食卫生的需求以及对饮食文化传统习俗的“回归”,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呼吁聚餐宴饮类活动应重新回到“分餐制”。
分餐的科学合理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卫生。职场中的宴会和聚餐的桌子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成份越来越杂。每上一菜,众人匙箸并举,口水汇于一盘,难免造成食物的二次污染。许多疾病(如肝炎、肠炎等)就是这样传播的。尤其遇上烈性传染病就更加可怕,如2002年的“非典”迫使许多饭店酒馆歇业,就是例证。因此,国家卫生部明确提出要在餐饮业中推行分餐制,以减少食物入口前的再次污染和疾病的交叉传染。
其次是文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参加聚餐者早已由“吃饱”、“吃好”型转换为“交往”和“文化”型,人们“聚”的目的往往不是为了“吃”,而是通过“吃”去交往交流,这期间就要体现出一种文明。而分餐的形式可以保持就餐者的风度和形象,使文明和素质得以良好体现和展示,尤其能有效防止酒后失态、酒后失德的窘境发生。
第三是节约。聚餐中的那种“大盘子”往往会造成很大浪费,甚至许多稀缺的食物、厨师精心加工的菜肴,往往只被就餐者略一光顾,餐后就会当作剩饭扔掉。而分餐则可以有效防止这种浪费,就餐者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摄入。这不仅对我们节约物质财富大有好处,而且对弘扬传统美德、抵制奢侈之风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应该是职场中所推广的。
文/李春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