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森克虏伯贪大的悲催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蒂森克虏伯,赫辛格
  • 发布时间:2013-01-05 13:55

  惯性思维的危害有多大?看看蒂森克虏伯就会明白。如果不能顺应潮流有所改变,损失的财富何止千万。

  世界钢厂巨头蒂森克虏伯集团监事会于2012年12月10日通过了“2011/2012财年财务报表”。报表显示集团净损失约50亿欧元,比上一财年增加32亿欧元。由于没有可分配利润,集团决定该财年不派发股息。

  对于一个年度持续经营业务订单总额为423亿欧元的企业来说,约50亿欧元的亏损不能小视,更何况,这50亿欧元中的一大半与支撑蒂森克虏伯多年的核心业务——钢铁有着莫大的关系。

  蒂森克虏伯董事长海因里希·赫辛格承认,由于经营不善,该集团美国的钢铁业务在此财年亏损36亿欧元。

  在2011年1月赫辛格掌舵之前,扩张钢铁帝国版图是蒂森克虏伯的既有路线。为此,前任掌门人埃克哈特·舒尔茨不惜在全球钢铁行业不景气的当口,在巴西和美国各上马了一座钢厂,意欲通过增大规模获得“世界最大钢铁生产商”的虚名。但实际操作中,预计为30亿欧元的项目成本翻了三番。问题诸多的两家钢厂让原先设定的运营方案无法实施,迅速沦为“烫手山芋”。

  赫辛格上任不久,立即启动了这两家钢厂的需求合作程序。据说,目前已经有包括安赛乐米塔尔、美国钢铁、浦项钢铁、美国纽柯钢铁、日本JFE、新日铁住金、阿根廷钢铁生产商特尔尼翁和巴西钢铁生产商CSN在内的超过10家公司表露出合作意愿。

  美国和巴西钢厂并不是蒂森克虏伯要出售的唯一钢铁资产。2012年11月7日,欧盟批准了蒂森克虏伯将下属子公司Inoxum以27亿欧元的价格出售给芬兰的不锈钢巨头奥托昆普集团的并购案。该项交易正是蒂森克虏伯“100亿欧元出售计划”的一部分。

  这项计划的目的,是力图通过剥离旗下部分企业100亿欧元的资产,达到资产优化的目的。为贯彻方案,在过去的18个月里,蒂森克虏伯始终没有停止出售行为。其中包括,将金属成形公司出售给GestampAutomocion公司;将Xervon集团出售给Remondis公司;为民用造船板块寻找更多的资金,将激光拼焊集团卖给武钢集团……多达七家的子公司被列入“100亿欧元出售计划”,其中不包括美国和巴西的钢厂。

  虽然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是一家1999年才成立的新公司,但合并双方——蒂森和克虏伯,均是有着过百年历史的老牌钢铁生产商。在德国,这家在世界500强中排名122位的企业,实际上就是钢铁的同义词。而此次,“钢铁侠”出售钢铁业务,意义非同一般。

  由于全球钢铁市场不景气、铁矿石大幅涨价等原因,继续以钢铁为主要业务的商业模式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在接手蒂森克虏伯后,赫辛格迅速调整了前任的经营方向,指出蒂森克虏伯不应该仅仅是一家钢铁企业,而要成为一个多元化的技术集团。弱化钢铁板块所占比率正是凸显这一特色的最直接办法:“资金必须被投入到能够创造更大价值的地方,未来将根据三个标准进行评估,包括增长率、利润率及资本效率。”

  在2012年10月底的一次内部会议上,赫辛格明确提出将“30%”作为今后蒂森克虏伯钢铁制造业务的份额指标,“今后,我们应该更多思考,少做体力活。”

  尽管各项出售业务尚未收尾,但是短短两年,赫辛格成绩初现,已经把蒂森克虏伯的业务调整为材料和技术两大领域共七大业务单元,主要涉及钢铁、电梯、机械零部件、工厂技术等。

  在赫辛格的未来计划中,将蒂森克虏伯打造成“更小而更精”的公司是这次调整的最终目标。更小尚待观察,更精已渐成气候。

  文|本刊记者 张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