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五矿海外投资底线——“情愿踏空不要踏进去”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周中枢,五矿,海外投资
  • 发布时间:2013-01-05 14:05

  独家高端领袖对话

  记者手记

  资本市场是一面镜子,反射的可能是人性中最真实的一面。

  鲜为外界所知的是,周中枢刚上任不久,就经历了一次危机。当时,周中枢接到报告,旗下某有色期货品种可能会巨亏。

  “套期保值,目的就是保值,保值就要一对一,有一吨实物做一吨期货,你买空卖空,有问题,一治一个准”,凭借多年的贸易经验,以及对套期保值最直白的理解,周中枢迅速做出调整,在短期内平息了期货风波。

  事后,周中枢接到一条朋友发来的手机短信:“我们的目标是某公司(略去)和五矿,你们已经进入我们的圈子,但遗憾的是你们跑掉了,跑得好!”

  采访中,提及如何控制套期保值的风险,他谈起上述经历:如果秉承“一对一”的理念,而不去投机炒作,即使亏损也会控制在可以承受的范围,而不会被逼仓。

  对于投机的谨慎,并不影响周中枢对于投资的判断,该出手的时候,他绝不会手软。

  2011年,中国五矿发起对Equinox的敌意并购,这种并购方式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史上,并不多见。面对中国五矿65亿美元的总报价,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两地上市的Equinox发布声明称,中国五矿对其发起的敌意收购“显然是机会主义的”。Equinox公司董事长Peter Tomsett称,“中国五矿资源提出的如此低价,严重低估了我们的价值,并无视公司的发展潜力,尤其是在铜价不断走强的情况下”。

  当时一位业内人士对Equinox的说法的评论是:“有的企业的确不想被对方吃掉,但有的则是想借此讨个好价钱。”

  然而,最终的事实证明,巴里克对Equinox的并购,将自己拖入了深渊。

  做过外交官的周中枢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西班牙语专业,拉美国家的外交经历无疑给他和中国五矿的海外拓展有极大的帮助。比如在古巴,周中枢可以直接与卡斯特罗谈笑风生,卡斯特罗给周中枢介绍古巴在医疗和教育上的发展。在委内瑞拉,周中枢与查韦斯唠家常,给他留有深刻印象的是查韦斯说:“我现在是工作,工作,加工作,为什么?我要把美国给我耽误的时间拿回来。”

  一位好的猎手,不仅要有谨慎的思维、准确的判断,也要有众多朋友的鼎力相助,这或许才是中国五矿海外“狩猎”成功的奥秘。

  预期的大调整

  《英才》:2012年上半年,在17家商贸央企里,五矿的收入虽然是1543亿元,仅次于中化集团,但是利润同比减少了46.11%,净利润也减少了13.9%,是商贸企业里下滑最多的一家,这种情况还会持续下去吗?

  周中枢:现在这个商贸类央企的分类,是国资委一成立我们就被放到商贸类里,但实际上现在这个业态早就不这样了,基本贸易的成分都在减少,实业的成分在逐步加大。

  中国五矿所处的行业是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无论黑色金属还是钢铁,2012年都是30年不遇,也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最严重的危机。以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对钢铁行业的影响最长的也就是半年。而这次已经一年多了,价格还在低位,钢铁企业基本上是全线亏损,即使有的企业当前不亏损,也不是主业在盈利,而是通过资本市场或者是在其他市场实现的盈利。

  有色、黑色整个行业都亏损,但我要求的是我们在行业里面要做到最好,我们也做到了。

  《英才》:哪些问题导致了行业不好?

  周中枢:产能模式导致了产能严重过剩。前几年行情好,大家都往上游来,同质竞争比较厉害,就造成了产能严重过剩。另外国际上也存在行业利润分配不均的问题。

  《英才》:五矿是否预测到了此轮行业低谷?对此做了哪些调整?

  周中枢:预期到了。实际上,无论是黑色金属还是有色金属,2011年刚经历过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就出现了反弹,不过此次反弹纯粹是国家政策性刺激,带有很大的泡沫,是不会持久的。但是转折点在哪儿,我们也不是太清楚。

  对此所做的调整,一方面是注意结构调整,能做强的就把它做强,不能做强的退出。目前,不管是在黑色金属方面,还是有色金属方面,中国五矿都已经在战略上明确了退出冶炼环节。因为冶炼利润率低,同质竞争激烈,环保压力也比较大,而中国五矿在这一环节也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是在管理上做好准备。

  《英才》:五矿未来的利润增长点是什么?

  周中枢:我们的利润增长点一直集中在核心主业,即黑色流通、黑色矿业和有色金属,这是中国五矿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虽然流通的利润少,但是有需求,风险也小,而且可以实现规模效益。至于黑色矿业,中国五矿拥有中国最大的铁矿,目前而言也给市场提供了最多的铁矿资源。而有色金属,无论是产能,还是加工能力,中国五矿也是最具竞争力。

  与巨无霸企业合作风险大

  《英才》:与老牌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在国际化战略,以及经济周期判断上,是否还有差距?

  周中枢:虽然国资委要求我们和国际上一流的十家企业进行对标,但是中国的企业和对标企业的条件是不一样的,差距也是很大的。以矿业的三大集团为例,他们的先天优势和垄断优势很早就形成了,其他企业没有办法与他们相较。而作为后来者,我们的策略是在细分市场,以及其他领域发展自己,而不是与其进行同质竞争。

  《英才》:在与国际矿业集团掌门人交往中,是否对五矿的战略制定产生一定影响?

  周中枢:这些人的理念对中国五矿都有启示,但都不是良好的合作对象。多年的收购、兼并重组经验表明,和世界上前三名的企业合作很难。这是因为,一方面对方的政治后台硬。中国有市场,如再拥有资源,就削减了他们的优势,这其中有政府色彩。另一方面对方体量太大,收购成本太高,而且收购风险也太大。他们的合作大多是战略性合作,一旦进行收购,前几年也很难获利,很少有企业能够撑到获利的时候。更何况,占股比例太小,缺乏控股权,也不能和对方平起平坐。因此,与体量大的企业合作,风险大、成本高,可能性小。

  《英才》:中国的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上获取话语权?

  周中枢:虽然中国有自己的先天不足,但是也有自己的有利优势。如果将两种资源、两种市场利用的好,发展也会更好。比如钨锑稀土就是中国的资源优势,这些优势资源需要在产业链上去进行完善,进而把资源优势与产业优势合并成经济优势,最后在国际市场上获取话语权和定价权。

  不投海外绿地项目

  《英才》:五矿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海外并购原则是什么?

  周中枢:重要的一点是控股,不能控股我不做。除非是作为有利于某个项目的一个补充,我可能参与。收购一定要想到最后一步,也就是进行风险防范。因为假设收购后管理不善,将收购的资产出售,还能收回当时的收购成本,这就需要在进行收购时寻找一些中等偏上的优质资产。目前,我们可以骄傲的说,中国五矿的每笔收购都是不错的,基本没有大的闪失。

  《英才》:五矿选择海外并购模式的依据是什么?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哪种海外并购模式的风险更小一些?

  周中枢:中国五矿是根据国情、客户、市场来定并购模式。只要能达到彼此需求,长协也好、购买产能也好、抑或是全资收购,以及资本市场的股权收购,都可以选择,主要还是取决于合作对象。

  走出去有两个因素很关键,一是经验,要做专业收购,不能凑热闹跟风;二是要有团队,没有一个好的团队,收购之后怎么管理?

  不过,当前哪种模式都不行。现在是困难时期,行情不好,大家都在亏损。在没看准的情况下,情愿踏空也不要踏进去。只要手里握有现金流,有的是机会,不要怕错过一次机会。

  《英才》:在海外并购时,选择什么样的资源最合适?

  周中枢:中国五矿现在去海外收购的资源,基本上都是中国稀缺、国际上也稀缺的资源,这样的资源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只是中国稀缺,而国际上并不稀缺,需要慎重选择。不然最后竞争的结果惨不忍睹。

  这也是为何中国五矿坚决不在海外投资绿地项目,除非铁矿项目有现金流和利润。很多企业去海外进行绿地项目投资,但结局都是惨败。这是因为品质最好的铁矿基本没有了,再去投资那些成本高的铁矿项目,等做起来了,价格一下降,就是死路一条。再就是绿地项目牵扯太大了,首先资源量不确定有没有那么多,其次基础设施配备是否完善,这些都不是简单的问题。即使真有好的资源,如果基础设施不配备也白搭。

  希望一个商品一个资本平台

  《英才》:五矿整体上市进展如何?

  周中枢:中国五矿的整体上市一直在推进。但是在推进过程中需要考量整合成本。我们希望是一个商品就是一个平台,特别是大商品。但是实际操作当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到底留几个平台,是单平台还是多平台,还是按商品品种设计,得看最后,因为当前设计与实际情况是有一定差距的。如果都放在一个平台上,也有一个平台的好处,能够实现综合运营。但实际上,我们在具体操作当中又发现,它本来就是一个个不同的平台,再进行整合成本又太大了,可能得不偿失。这些问题需要在具体推进过程当中解决。

  《英才》:金融板块对五矿的贡献率高吗?未来将着力发展哪一板块?

  周中枢:在形势不好的时候金融板块空间大一点。证券、信托、保险等几个方面都在着力发展。比如期货操作,我的经验就是一对一,实物为基础,不做投机。以金属为例,刚采购的货还没来就涨价了,不保值不行。但是买空卖空,进行投机,就很容易出问题。保值是为了保持这种亏能撑得起,如果低的时候没办法盈利,那就进行保值。因此,保值是要保住能做得起的价格。如果保值没有实物做基础,风险也很大。

  文|本刊记者 朱雪尘 徐建凤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