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视 危险的入侵

  • 来源:英才
  • 关键字:智能电视,小米盒子,联想PC+,创维集团
  • 发布时间:2013-01-05 14:16

  对于传统电视厂商,IT和互联网“入侵者”引发的是一阵恐慌;对于“入侵者”,这同样是一场冒险。

  在创维、TCL等积极谋划互联网化和智能化之际,联想、小米、腾讯以及乐视网,也试图用IT和互联网的思维改造电视产业链。

  然而,向右走,并不比“向左走”轻松。尽管小米盒子以相对于小米手机十倍低调的方式发布,但是撞上广电总局的铜墙铁壁,也只能是轰轰烈烈的倒下。

  这场冒险由来已久,最早的先烈可以追溯到1999年,微软耗资数十亿美元,在全球范围力推“维纳斯计划”,“让电视机能上网”,是当时最大的卖点。在中国,为此付出“严重失血”代价的,有早年在IPTV上受挫的UT斯达康,以及陈天桥的盛大盒子。

  只不过,在智能电视大市场的驱动下,在全球,前有微软,后有谷歌、苹果;在中国,也仍是一派“前赴后继”之景象。

  互联网观察家洪波对《英才》记者直言,三网融合十年,未见真正进展,只能让中国智能电视产业的探索相对于国外,更加缚手缚脚。

  危险边界

  小米盒子的传闻一起,对雷军智能电视大梦的揣测便未曾停歇。

  小米是否将由盒子进军智能电视?“互联网业务强调单点突破,有时候我也感到压力,因为Apple TV(盒子)在美国一年只卖400万台,但iPhone一年卖1.3亿部,如果从这个角度去考虑,我肯定不做。但是,换一个角度讲,小米盒子对小米手机用户有价值,能帮助小米手机和电视连接,这是我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小米董事长雷军并没有给出《英才》记者明确回答。

  不过,来自上游供货商高通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向《英才》记者证实了这点。

  “雷军是将小米盒子视为一个智能终端”,洪波称,虽然小米盒子不会造成多大损失,但可能会打乱进军智能终端领域的路线图。

  错,究竟在哪儿?“野心太大”,这种评价来自一位创维高管;不过,更多的声音来自于,误读“181号文件”。

  国家广电总局下发的《持有互联网电视牌照机构运营管理要求》(广办发网字【2011】181号)文件显示,互联网电视集成机构所选择合作的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只能唯一连接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终端产品不得有其他访问互联网的通道,不得与网络运营企业的相关管理系统、数据库进行连接,即不管是智能电视还是机顶盒等电视机附属产品,若想接入互联网电视,必须与牌照持有者合作。条文同时规定,集成机构所选择合作的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只能嵌入一个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的地址,终端产品与平台之间是完全绑定的关系,集成平台对终端产品的控制和管理具有唯一性。

  “唯一”二字,正是危险边界。

  截至目前,广电总局共颁发了七张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牌照,均为广电系获得,分别是CNTV、杭州华数传媒、上海文广——百事通、南方传媒、湖南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央人民电台。

  曾经也有投资人问过乐视网CEO贾跃亭,智能电视国家规定只有国资才能运营,还有未来版权纠纷,公司如何应对?贾回答称,乐视网已经与CNTV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具备参与互联网电视的相关业务资质。洪波对此解读称:将自有版权影视作品,嫁接到CNTV平台上播放,以广电之名绕过“封杀”。

  其实,小米盒子与华数传媒已有合作,但并不是“唯一”合作,经由盒子界面,可以直接访问搜狐、腾讯等其他视频网站,于是,一场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探索成了一声叹息。

  对于牌照一说,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副会长兼副秘书长郝亚斌对《英才》记者坦言,不能说管的不对,但却管的不科学。手机、电脑与电视越来越融合了,三屏合一了,如果仍以终端来发布牌照,未免有点儿牵强,这在国际上,也未曾有此先例。

  “我的梦想是,互联网不再有墙,不再有许可证。”洪波如此憧憬。

  梦想与现实

  尽管现实并不乐观,但比起7年前盛大盒子的际遇,宽带、视频,游戏、应用商店乃至广告模式,都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奥维咨询(AVC)预测数据显示,2012年智能电视市场销售量预计为1190万台,同比增长约为240%;零售额全年预计216亿元,同比增长约为221%。

  在智能电视产业链上,新一轮的造梦运动正在进行中。

  在杨元庆心中,智能电视是“联想PC+”的关键卡位战,五年磨一剑。雷军则对《英才》记者称,未来的世界将是以手机为中心的,电视将是手机的显示屏,手机将成为电视的遥控器。

  另一边,马化腾与李东生再次握手,合作推出一款介于“电视与平板电脑之间”的新型智能终端“IceScreen”(冰淇淋);乐视网与创新工场以资本为纽带,共谋超级电视。

  但是,一位创维内部高管对《英才》记者称,如果以传统IT硬件思路做智能电视很难成功,因为缺乏上游支持,下游渠道也难给力,意指联想智能电视正在遭遇“阵痛”。

  其实,守城者与进攻者各有短板,只是,在产业链孵化的初期,应该如何互相借力?

  腾讯的逻辑是,借由TCL的硬件制造能力,将QQ Service内核植入新型智能终端的同时,也将QQ视频通信、腾讯视频、QQ音乐、QQ相册、QQ游戏等5大明星应用整合其中。介于“电视与平板电脑之间”,像是一台小型电脑,却又是TCL制造。

  同样,创新工场成为乐视致新股东(乐视网旗下子公司)的逻辑是,乐视致新可负责超级电视在内的硬件、系统软件、Letv UI系统研发与销售,而创新工场旗下有众多移动互联网应用项目,比如魔图精灵、知乎、行云、点点等,都可能支持未来智能电视的人机互动。

  尽管如此,除去政策风险,这仍是一场冒险者之旅。微软、谷歌、苹果都在智能电视上投入过高成本的尝试。

  谷歌TV,曾试图改变用户从Cox、Comcast等美国有线电视服务商那里获得数十年的电视收看体验,但是,难度实在不小;苹果TV,寄望以一个封闭的iOS系统和旗下第三方网上应用商店——AppStore近乎苛刻的审核机制、以及消费者体验极差的iTunes,来挑战倡导互联网“开放”精神的智能电视,也显得举步维艰。

  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告诉《英才》记者,如今中国智能电视产业链有三大难:一在宽带,二在人机互动,三在商业模式。

  奥维咨询(AVC)的调查发现,消费者购买智能电视的原因以功能更多、观看3D为主,这凸显消费者仍以性能跟价格为主要考虑因素,而且,还是以观看视频节目为主要诉求。相对的,智能手机中衍生的医疗、安控、金融、销售等功能,并未被消费者充分理解。

  文|本刊记者 孙瑜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