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经济下行的压力很大,不少企业感觉非常困难,尤其是一些特定的行业。这种情况很容易激发我们的怀旧之情:高增长时期真好。很多企业急切地想知道,困难的时期还有多长?是三年还是五年?三五年之后我们是不是会进入又一个高增长的通道?
我国经济目前的下行压力一方面源于国际环境不好,外部需求萎缩;可能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本身出现了一些阶段性变化。
30年高增长时期,我们国家总体上处于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或者说是低收入国家的阶段。在30年高增长的基础上,中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阶段。在这两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上,经济增长的支撑条件是很不一样的。
在低收入国家的发展阶段上,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三个支撑高增长的因素:低的要素成本、外部的技术来源、市场存在空间。这些,都是提升经济增长速度的因素。这些因素都与经济发展处于赶超阶段的后发优势有关。而经过30年的高增长之后,支撑国民经济增长的上述因素正在发生变化,赶超效应正在衰减。
——我国要素成本在快速上升,尤其是人工成本和环保成本。这就意味着所有靠低成本取得优势的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都在下降,有些产业还要退出,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
——外部技术来源已经出现问题。30年的高增长使国内外产业差距大大缩小,我们现在需要买的技术往往是国外企业正在使用的技术,因此中国企业购买技术越来越困难。外部技术来源减少,自主创新一时又跟不上,我国今后的产业升级将面临困难。
——现有产业层次上的市场已经完全饱和。在消费结构达到汽车和住房这个层次之后,后面实物性的消费热点似乎已经没有了,我国可能不会再出现“排浪式”消费的现象了。在基础设施投资领域,有回报的投资机会也很少了。市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日益明显。
这些变化,都是使经济增长减速的因素,所以中国经济增长面对下行压力不是偶然的。而要注意的是,这些变化都不是短期性的,而是趋势性的、不可逆的。所以,寄希望于三五年后这些因素再变回去,是不大现实的。
总之,中国经济发展正进入一个大转折的时期。在进入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后,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以及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与低收入阶段会有很大不同。我们的企业必须主动迎接挑战,认真研究、把握这些变化,顺应、适应这些变化。最重要的是重新塑造中国企业竞争力的基础。
中国企业长期的、传统的竞争力是建筑在低成本之上的。要素成本的上升使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出现了整体性的下降,这对于国民经济整体的发展和企业发展都是巨大的威胁。中国企业应急需重构自身竞争力的基础,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把企业的竞争力尽快转移到技术、品牌和服务的基础上。这种竞争力基础的转换可能是中国企业最急切需要做出的改变。
本文节选自演讲人在“第十二届中国年度管理大会”上的演讲,标题为编辑所加
演讲人 邵宁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