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头”巨亏之殇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A股,ST远洋,中石油
  • 发布时间:2013-05-13 13:56

  “中字头”是A股市场中很特殊的一个群体,它们有几个共同特点:国有背景、行业巨无霸。曾几何时,它们都曾风光无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然而,人们在几年后发现,辉煌只堪追忆,现实很难面对。几组数据或许可映射出它们的惨淡经营。ST远洋是国内航运业的绝对老大,2006年至2008年盈利超过百亿,在最鼎盛的2007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到190.85亿,但在2011年、2012年分别巨亏104.49亿、95.59亿,创A股上市公司亏损纪录,荣获“亏损王”的称号,现在已披星戴帽,面临巨大的退市风险。然而,这只是“中字头”群体巨亏的一个典型例子,还有中国铝业、中国中冶巨亏82.34亿元、69.51亿元。

  记者发现,除银行股以外,即便有些“中字头”公司没有亏损,但净利润也大幅滑坡,大有“前赴后继”的势头。从各公司2012年年报来看,除了上述亏损大户,中国国航净利润下滑了33.82%、中国一重净利润下滑了98%、中国人寿净利润下滑了39.65%。此外,连“坐地起价”的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的净利润也分别下降了13.28%、11.43%。很明显,净利润大幅滑坡的“中字头”并非个案,而是涵盖很多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中字头”群体巨亏或业绩大滑坡的深层次原因是吃政策饭的到头,以及盲目扩张所导致的产能过剩。换言之,现在“中字头”的巨亏只是开始,未来或许有更多公司迈入巨亏或披星戴帽的行列。

  在二级市场上,各公司的股价毫无悬念地遭遇“戴维斯双杀”,ST远洋、中国铝业、中国石油早已创历史新低就是极好的例子,这让身陷其中的投资者叫苦不迭。可蹊跷的是,很多券商研究机构还对其中的一些公司出具推荐评级的研究报告,这是想掩耳盗铃?还是无知者无畏?聪明的投资者应该冷静思考,管好自己的钱袋。

  三个“中字头”吃掉整个创业板

  ST远洋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720.57亿元,同比增长4.57%至,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95.59亿元。加上2011年亏掉的104.49亿,ST远洋两年时间亏掉了200亿,创A股有史来的亏损纪录。

  中国铝业公布的2012年报显示,去年实现营业收入1494.79亿元,微增了2.47%;净利润方面,全年亏损82.34亿元。记者发现,这也不是中国铝业首次巨亏,在2009年就亏损了46.46亿元。

  中国中冶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221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69.51亿元,而上一年度公司净利润尚有42亿元。由于公司2012年业绩与2011年业绩相差111.94亿元而位居年度另类“变脸王”。

  这三大“中字头”合计巨亏247亿,相当于创业板355家公司在2012年度实现的净利润总和。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触目惊心”。在这三家公司中,又数ST远洋的压力最大,因为,按交易所的规定,如果公司在2013年再度亏损,将被退市处理。为此,公司已经“行动”起来了。3月中旬,ST远洋宣布拟向大股东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出售其直接持有的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权。很明显,这种“卖子求生”的自救方式也是无奈之举。而对ST远洋来说,在干散货、集装箱航运不振的背景下,远洋物流是其中坚产业,如果没有了物流业务,即便今年保住了壳,那明年、后年的日子怎么过呢?

  一季报显示,三家公司的形势都不乐观,ST远洋、中国铝业分别亏损19.88亿、9.75亿。中国中冶情况稍好,实现了10.44亿净利润,但根据以往经验来看,最大的考验往往在下半年。换言之,中国中治全年能否扭亏还充满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果中国铝业与中国中冶今年再亏,也将步ST远洋的后尘——披星戴帽。

  融资多 市值缩水更多

  前任证监会主席周正庆曾公开承认,“中国股市是为国企服务的”,这从近二十年来国企,包括很多“中字头”从股市大量抽血可看出来。表1表示A股IPO融资额超过150亿的前二十名,从中可以看到,清一色全部是国企,而“中字头”占13席。但是,这些“中字头”公司股价表现与其融资额度表现完全相反,目前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已全部跌破发行价,部分公司市值缩水相当严重。

  以中国石油为例,上市首日开盘价为48.6元,现在股价仅有8.53元(截止周二收盘价),被深度套牢投资者戏称为“世纪之套”,在前不久举行的巴菲特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在网上向巴菲特提问,“买了中石油何时能够解套”。尽管股神曾买过中石油的H股,但对于现在的中石油A股,恐怕股神也没有办法。

  除中石油以外,中国神华也是著中的“老虎机”,套人一点也不含糊。资料显示,中国神华上市开盘价高达68.00元,经连续三天涨停,股价最高冲至92.06元,现在股价只有20.81元,市值缩水之严重可见一斑。此外,还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中冶、中海集运、ST远洋市值均缩水超过百分之六十。

  券商离奇唱多

  从二级市场来看,“中字头”的表现毫无疑问是令投资者失望的。但很多券商研究机构似乎仍然看好,持“审慎于推荐”、“持有”或者“增持”居多,鲜有卖出或看空的观点,且其中不乏中金公司、中信证券、申银万国证券、国信证券等国内主流证券研究机构。

  以走得走熊的ST远洋来说,今年以来一直在下跌,但很多主流研究机构似乎对此视而不见,高声唱反调。慧博投研资讯显示,今年以来,包括兴业证券、中国银河证券、申银万国证券、招商证券、瑞银证券、国金证券、中信证券等十家券商出具了21份研报。其中,申银万国、中信证券、招商证券、中银国际、山西证券给予“审慎于推荐”、“持有”或者“增持”评级,唯一给出“卖出”评级的是瑞银证券。这是瑞银证券敢于说真话呢?还是国内部分证券研究机构说假话呢?

  中信证券对于中国中冶的态度也很值得玩味,在2月份与3月份分别推出了两份“买入”评级的研究报告。与此同时,中金公司的观点谨慎一些,给出的评级是“中性”。或许“公有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中国中治的H股表现也许更能说明一些问题。以截止上周的收盘价来看,中国中治的H股股价为1.58港元/股,折算成人民币为1.25元/股,而A股股价为2.05元/股,换言之,A股比H股溢价39%。

  到目前为止,“中字头”公司由于巨量融资的习惯与长期股价低迷使很多中小投资者开始“大逃亡”。数据显示,中国石油2012年的股东户数为105万,而上市之初的2007年有188万股东,也就是说,在6年间有83万股东选择了逃亡。同样的事情还在中国神华、中国中冶等公司身上上演。而部分机构则借这些“中字头”占两市流通盘较大的特点,以少部分资金,撬动大盘指数,这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表现得愈发明显。在这种格局之下,中小投资者的处境则更为艰难,常常左右挨耳光。

  《股市动态分析》研究部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