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上台的经济推手

  • 来源:小康
  • 关键字:希特勒,经济
  • 发布时间:2013-07-30 11:05

  作为人类最大的战争罪犯之一,希特勒上台却是经过德国民众的选举,是德国民众将这个颇具煽动力的人推上德国总理、总统的座位以及历史的舞台。究竟是那个时候的希特勒伪装得太好,还是当时的民众太天真?

  细品历史,是上帝借用经济这个工具,对众多人类的贪欲与放纵进行的一次惩罚。

  曾经的失意青年

  希特勒在少年时的梦想是成为画家或者建筑师,多次去考艺术学院却屡屡被告知“没有天赋”,考建筑院校需要高中文凭,他压根就没从高中毕业。他的好朋友却在他的鼓励下顺利考上了音乐学院,并很快有所成就。

  现实对这个自尊心极强的少年打击极大。他自视甚高,不屑于从事任何工作,慢慢将家中所能提供的生活费全部花光,卖掉了包括御寒的黑大衣在内的所有家当,沦为街头流浪者.为了顺利过冬,他住进政府提供的收容所,这一呆就是好几年。

  在收容所,希特勒一边在另一个流浪者汉尼希的鼓励下画一些画片,由汉尼希卖给酒吧的客人,两人五五分成;一边在各种场所对政治高谈阔论,直到所有人都烦透了他的激情四射和唾沫,企图躲着他走为止。

  一战的爆发为这个无所事事的青年提供了舞台。希特勒终于发现自己最愿意从事的事业:投入战争。在战争中他热血沸腾,在最前线表现英勇,无所畏惧,获得了不少勋章。此时已有预兆,此人是为战争而生。

  德国经济的过山车

  一战结束后,凡尔赛合约强制德国支付巨额赔偿。德国魏玛政府不得不提高税率,一时间德国国内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导致全国面临巨大压力,屋漏偏逢连夜雨,1929年美国大萧条席卷了全球。

  全球贸易在短时间内严重萎缩,德国的出口受到严重打击,失业率急剧上升。德国开足了印钞机,只带来了更为恶性的后果,国内民众的储蓄与养老金化为乌有,日薪几亿马克的工资也换不回一块面包。

  当时最典型的故事是,有家庭妇女遗失了一篮子钞票,等她找回来的时候,篮子被人偷走了,钞票扔在水沟里。

  社会动荡的源头在于失业问题。有数据显示,1924到1925年间,失业人口从200万逐渐降到50万,显示了德国经济已经趋于稳定。从1925年下半年开始,失业人口又急剧增加到220万,从1929年到1931年,数据上升到600万,超过全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

  社会已经到了暴动的边缘,人民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来挽救德国经济。

  纳粹党在做什么

  在德国的保守党、社民党、共产党只知道在议会和刊物上互相批评,“主义”提了一大堆,却什么解决方案都拿不出来的时候,希特勒提出Nationalsozialismus(简称Nazi,即纳粹),国家社会主义,并提出了一系列承诺,吸引了群众热情相随。

  希特勒这一时期的演讲重点则放在“抢救失业大作战”上,得到了热烈的回应。他打出“面包与工作”的口号,在民间形成“领袖辗转难眠苦思拯救百姓”的形象。

  纳粹党员们则在社会上搞出类似宗教组织或红十字会的活动,对穷人们有求必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照顾、体贴他们,只要加入纳粹的行列,便能保证天天吃饱肚子。

  纳粹党一边煽动一边收买的努力没有白费,1933年,希特勒当选为德国总理。

  大作战成功

  上台后的希特勒没闲着,他的政府在这个特殊时期采取了特殊手段,包括冻结薪资,不许上涨,以便让公司与工厂能雇佣更多的人;冻结物价,让民间的收入与储蓄维持购买力;抑制进口,提倡用国货,扩大内需。

  这几项铁腕政策成效显著。失业人数到了1934年12月降到了240万,换句话说,24个月内,失业人口减半。

  德国的各种高速公路的修建计划自1928年起陆续出台,但总是因为政府财政困难而作罢。希特勒对此却非常感兴趣。希特勒亲自跑了很多地方宣传此事的重要性,真的有很多德国人民不计报酬、不讲待遇地以军事化的纪律,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仅用了三年时间,希特勒政府就把德国这个之前全世界赤字和失业率最高的、濒临破产的国家改造成了世界名列前茅的经济强国。

  得益于世界经济复苏等客观因素,三年内,德国的年均经济增长率远远超过了100%,几乎消除了失业现象。希特勒实际上惊人地兑现了他竞选时的诺言,为德国人民实现了共同富裕——工资上涨,管理阶层与工人们的购买力几乎相等。

  一个普通的德国工人,三年前还在下岗,为了每小时工资只够买一块面包的临时工岗位,与邻居们争得头破血流,现在却坐着豪华游艇去非洲或美洲享受阳光假日去了。工人有钱出国度假,这之前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英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没有,世界上绝大部分的工人直到现在还没有(甚至想都不敢想),而在1935年的纳粹德国就有。

  希特勒背后的推手之一

  这个高中肄业、只会高谈阔论的希特勒怎么突然懂经济了?

  要不说是上帝推了希特勒一把呢。帮助希特勒实现德国经济复兴的是亚尔马·沙赫特,这个魏玛政府的央行行长,一个天才银行家,帮助德国从一战的经济困境中实现复兴的第一大功臣,因为一封信件与兴登堡总统闹翻,愤然从魏玛政府辞职,转而投向纳粹党。

  1931年,与希特勒第一次会面的沙赫特,这个22岁即成为经济学博士的天才,虚心和饶有兴趣地听了希特勒的长篇大论,然后给了个小小的建议,让一位金融记者瓦尔特·丰克给希特勒讲授一些基本的经济学知识。此人后来接替沙赫特担任纳粹经济部长。

  尽管沙赫特发现希特勒在经济方面几近白痴,他仍希望通过希特勒政党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开始为希特勒筹集选举资金,将当时德国最大的企业家们召集起来为希特勒募捐,当然这种捐款带有某些政治回报的目的,比如希特勒强烈支持禁止罢工和工会活动。沙赫特的号召力真不是盖的,纳粹党从一个只有7.5马克党费的穷党变得非常阔绰,他们对穷人的收买才有了资本。

  在希特勒进入总统府的同时,沙赫特成为经济部长,重新挽回了他从上一位总统那里失去的颜面和地位。进而,他把对金融领域娴熟的手段贡献给了希特勒政府。

  希特勒背后的推手之二

  1933年11月,在荷兰突然出现了一本小册子,曝光一个名为“西德尼·沃伯格”的银行家,为希特勒和华尔街之间进行秘密交易。本书很快就被查禁了,但书中翔实的细节却和很多现实资料一致。

  由西德尼·沃伯格牵线,华尔街出钱帮助希特勒上台,只要希特勒答应一些外交政策即可,双方几乎一拍即合。希特勒也没有客气,狮子大开口向华尔街要1亿马克(2400万美元),经还价为1000万美元。

  1930年的选举让纳粹党成为德国议会第二大党,希特勒通过西德尼给了华尔街两个选择,暴力夺权需要5亿马克,合法执政便宜些,只要2亿。讨价还价后,华尔街给了1500万美元。

  成为总理后,希特勒第三次开口提出1亿马克,华尔街最终支付了5900万马克。数量巨大的金钱送给了德国,而且没有任何抵押。

  这些钱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财政上的支持,为德国经济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事实上,这些贷款并不是从华尔街金融家们自己的腰包里掏出来的,而是通过在华尔街销售的德国债券募集公众资金得来。最终,是美国的百姓为这个巨额的贷款项目买了单。当然,当德国开始偿还贷款及其利息时,巨额佣金收入滚滚而来,流入了华尔街金融家的腰包。

  有了不愁花的钱,有一个天才的经济部长,加上希特勒的煽动力,德国经济事实上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1937年,希特勒在视察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时,突然对自己身边的工作人员们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你们看着吧,德国经济很快就能达到足以支撑战争的规模了!”

  文|张亚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