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界泰斗黄永玉 90岁忙碌的每一天

  • 来源:时尚北京
  • 关键字:黄永玉,画家
  • 发布时间:2013-10-16 15:47

  位于北京京东的万荷堂,有东西两个院落,东院是一个仿古江南园林式的建筑群,院中间有一方占地两亩多的大荷塘,荷塘里有来自颐和园、大明湖等各地上好的荷花。

  万荷堂堂主,便是大名鼎鼎的画家黄永玉,万荷堂中心的大殿,是他的画室。他很酷,座驾是红色跑车,刚于今年8月15日过完90岁生日的老先生,仍然在作画、写小说,很忙,休息时,他就逗逗院子里的大狗与猫咪,或者,在周末看看“非诚勿扰”。

  “世界长大了,我他妈地也老了。”这是在黄永玉先生90岁画展上的字,他的作品,时常会让人体会到他诙谐、幽默的特点。画展上有从1949年至2004年他从版画到国画的转变,也有他80岁以后的作品,包括他90岁时创作的《白描荷花》《大朵荷》《咏荷》以及89岁时创作的《春江花月夜》等,大量新作均是大尺幅,气势恢弘,色彩浓烈厚重。

  黄永玉设计的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画过《阿诗玛》、生肖邮票《猴》和毛主席纪念堂山水画等,在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香港、北京等多地开过画展,其美术成就曾获意大利总司令奖。在海内外享誉甚高。

  他曾说,有两个职业很好,一个是作家,一个是画家,可以干一辈子。他两个都占了。“文学在我的生活中排在第一,第二是雕塑,第三是木刻,第四才是绘画。为什么我喜欢文学、雕塑,把绘画摆在后头呢?因为绘画可以养活前面三样行当。”他说。画画让他富有,他拥有湘西凤凰的夺翠楼和玉氏山房,北京的万荷堂,香港的山之半居,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无数山楼,他将盖房子当成了创作。

  90岁这一年,他在展出绘画作品的同时,还出版了一本小说。

  “这次出版的《无愁河的浪荡汉子》第一部,写我在家乡十二年生活;正在写的‘抗战八年’是第二部;解放后这几十年算第三部。人已经九十了,不晓得写不写得完?写不完就可惜了,有甚么办法?谁也救不了我。”这是他写在自序里的话。

  《无愁河的浪荡汉子》自上世纪四十年代即已动笔,历经动荡的岁月,几次停辍,至黄永玉八十多岁始得以续写。黄永玉曾在《这些忧郁的碎屑》一文里描述自己的表叔沈从文,称沈先生的《长河》是“与家乡父老子弟秉烛夜谈”的“知心的书”,这些话反过来也映照了他自己的长篇创作。

  现在完成的第一部《朱雀城》,描写的是他的故乡风貌。书里极其生动细致地刻画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作为湘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的朱雀城,它的社会组成的各个侧面,生活在其间的形形色色的人物,种种欢乐与悲苦、呼吸与悸动,构成一座古城的勃勃生机。

  他的笔法看似十分随意,实则取材极为严谨,细节准确。“我唯一的妙处就是从来突破那点框框,文学上也好,画画也好,但是我的胆子小,我一边画,一边突破框框,我不张扬。”他说。

  黄永玉曾听说过一个老共产党员的故事。在市委大厨房里有个70多岁的老人家,被国民党抓走后,被受刑,拷打。问他是不是共产党员,他说是。那你一定知道你的领导是谁,他说知道。那周围有多少人知道吗,他说都知道。当对方让他都说出来,不再给他用刑时,他就说了一句话,上级交待过,不让说。之后无论怎么受刑,他还是一句,我知道,不让说。

  黄永玉感觉,这个老人的外表形象并不见得多么好,但是他真实、贴心。

  在黄永玉的作品中,当他要去表现英雄人物时,他需要面对选择,一种类似这位老人的故事一样,用一些细节表现最本质的内容,一种是更高大全的形象,如《红灯记》里的李玉和般。他选择了用老厨师的态度看问题。

  黄永玉1937年离开家,1950年回到凤凰时,他跟几个同学又到他走之前就有的蚕业学校看看。他发现,学校里连黑板、课桌、讲台,包括教员的准备室里搞科学实验的器材,都没有人动过。几十年过去了,教室里没有锁,可以随便进出,可是凤凰城里没有人拿过一砖一瓦。“当时的人没有受过很多道德教育,不晓得多少年养出这样的习惯,没有一个老百姓在受苦的时候去动那里的东西,这是当时老百姓的作风。”他说。他用“故乡思维”在写作。

  他12岁离开故乡,14岁开始发表以版画为主的作品,快30岁从香港到北京,在中央美术学院工作,先后担任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从乱世到建国,再到文革时期,直至现在创作精力依然旺盛,他的艺术生涯富有传奇色彩。

  他年轻时曾与李可染成为邻居,李可染带他拜访齐白石,后来,黄永玉为齐白石创作一个木刻像,老人见了笑得开心,用湘潭话说:“蛮像咧!”他在文革期间,因猫头鹰黑画事件受到批判,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下,仍然乐观,还写诗给妻子看。他80岁时出版的散文集《比我老的老头》,用风趣且另类的语言讲述了他相识的钱钟书、沈从文、李可染、张乐平、林风眠、张伯驹、许麟庐、廖冰兄、郑可、陆志痒、余所亚、黄苗子等人的故事……

  无论是美术,还是文学,他均是自学成才,回忆多少年的艺术追求时,他说:“从小至今,我没浪费过一天时间。”

  文:本刊记者 陈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