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文化的生动课堂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民族服饰,博物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0-17 16:34
访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导语:色彩交错形如水田的百衲衣,温婉大气如旗袍,质地精致如汉服,丰富多彩如苗族服饰,崇尚黑色亦可以体现在壮族服饰……各种各样的特色传统服饰布满整个展厅,《时尚北京》本期特约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贺阳老师,上一堂关于民族服饰的知识讲座堂。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是1988年开始筹办,2000年经北京市文物局批准正式成立的,是中国第一家服饰类专业博物馆,是具有现代化展示手段的、积极为社会服务的高水平特色博物馆,也是一个集收藏、展示、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文化研究机构。
与众不同的“科研基地”
民族服饰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好的服装专业博物馆之一,现有展厅面积2000平方米,设有少数民族服饰厅、汉族服饰厅、苗族服饰厅、金工首饰厅、织锦刺绣蜡染厅、奥运服饰厅、图片厅等七个展厅,还有供教学及学术交流活动使用的多功能厅以及可以与观众实现互动的中国民族传统服饰工艺传习馆。用贺阳馆长老师的话来说:“我们博物馆平常对外免费接待,但是大多还是用于老师与学生的学习研究,。在这里可以将学校的各学科结合起来进行科学研究,学生可以到这里来上课,研究生可以到这里来搜集藏品的信息来进行专题研究,与其他博物馆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大的用于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
走进民族服饰博物馆,宛若走入一个民族集合的大家庭,你不禁开始感叹中国各个民族服饰的精美华丽,再一次沉溺于一个传统文化的海洋不能自拔。民族服饰博物馆收藏有中国各民族的服装、饰品、织物、蜡染、刺绣等一万余件。还收藏有近千幅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拍摄的极为珍贵的彝族、藏族、羌族的民族生活服饰的图片。
在这里你可以看得到各个民族最具有特色的、最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东西。这些藏品都经历了历史岁月的洗礼,在传统文化逐渐缺失的现在,是时间留给我们最好的见证,是历史沉淀下来的瑰宝。这应该也算是古董衣的一种了,你看到她们可以想象一下,美貌少女坐在树荫下巧手绣花,健硕勇士在战场里勇猛杀敌,每件衣服都有一个故事,但同样的,她们也共同见证了一段民族繁荣的景象。
“彩色缎百衲窄袖女袄”当属最具特色的馆藏之一,她来自于19世纪晚期,百衲衣是一种以各色零碎布块拼合缝制成的服装。明代开始盛行,因色彩交错形如水田,又称“水田衣”。布纳巧工说的是这个也不为过,你看着这些不禁会赞叹,那时候人们手工针法怎会如此了得!
如果说“百衲衣”拥有让你惊叹的针法,那么当看到来自山西省20世纪20年代的女士婚礼套装则会让你体验到与现今相差甚远的“婚纱礼服”。黑色缎为料,质地细致,染工尤佳,经年而不褪色,平金绣八团“鹤穗”纹,袖口和下摆有海水江崖纹。马面裙身为红色缎,中心图案为“贺岁富贵”,下幅海水江崖纹。裙两侧施彩绣牡丹纹,压纵向蓝白相间机织花边。裙腰为白色布,取白头偕老之意。不禁会想,是怎样一位娇羞的女子,会身穿这身浑身洋溢着祝福的礼服与丈夫开启通往幸福之路。
管内各式各样的多民族服饰更是让人目不暇接,瑶族狗尾衫、壮族女衣裙、本地黎双面绣贯头衣裙等等等等,从普通服饰到盛典衣着,从精致的头饰发钗到普通的鞋靴衣帽,在这里你可以一次性观赏到各地的民族风情,而对于热爱民族服饰的人而言,这无异于一个大讲堂。
为藏品奔走各地
据贺阳老师所说,馆内藏品大多是学校老师亲自走访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多方搜集采纳得来,也有一部分是收藏家或者精于此道的朋友捐赠的。据我所知,今年6月份老师们还走往贵州,在黔东南和安顺等地区深入苗乡侗寨,走入村民家中,对当地民族民俗风貌和服装服饰文化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并收购了苗族、布依族、侗族等传统服装服饰十余件套。
应我要求,贺阳馆长为我讲了一些收购藏品时的趣事。当时,她跟着一些老师一起跑到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去收购一件蒙古族的袍子,那是一件外面织着各种锦缎内里为动物皮毛的袍子,扣子还是美丽的绿松石。那个老太太当时舍不得,但是经过多方商讨还是应了下来。付完钱后,老太太让她们一个小时后去取,当时老师们以为她们当地会有什么仪式才能将袍子售出,于是也没多想,就继续到其他地方去了,一个小时后取完袍子就走了,回去后才发现绿松石做的扣子被换成了景泰蓝的了,顿时哭笑不得。由于刚上来经验不足,诸如此类的事情时有发生,但无论怎样能够为中国留下一些传统的民族服饰也是为以后留下一个学习的瑰宝。
贺阳老师说,现在能够收购的传统服饰已经很少啦,不过由于文化的闭塞,没有外地的开放发展,他们大多地方还保留了一些传统的工艺,比如一些传统的刺绣方法,或者说一些手工针法。在发达的城市这些好多已经失传,但是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得到,并且学得到,这更加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民族服饰进行研究学习。
将传统元素用于现代设计
在贺阳老师的办公室里陈列着一些带有中国传统服饰元素的设计样品,包括一些服装、饰品、更甚者还有咖啡杯、玻璃瓶等等一些生活用品的设计。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很巧妙的结合到一起使得产品多了一些中国的韵味却毫无违和感。而对于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贺阳老师有着自己的看法“传统的东西也好,民间的东西也好,有很多东西是挺好的,但是大多人不知道她好在哪里。中国传统元素中有很多事关于设计的,不管是它的造物观还是造物的方法,仅仅就设计本身来讲,不管是现代性也好,传统的也好,很多东西是可以学习的,只是因为不知道或者说不了解的关系,你也许会认为它挺土的或者用不上,其实好多东西是可以用得上的,哪怕直接拿过来用都会有很好的效果。只是看你用多少、怎么来用,怎样使以前传统的东西适合现代人的审美。”传统的东西,民间的东西,有很多东西是挺好的,但是大多人不知道她好在哪里。研究中国传统元素,有必要研究其设计方法,不管是它的造物观念还是造物方法、制衣技艺,很多东西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并能从中受益。因为不懂或者说不了解的关系,你也许会认为它挺土的或者用不上,其实好多东西是可以用得上的,哪怕直接拿过来用都会有很好的效果。只是看你怎么用、用多少,怎样以现代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
“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设计教学、科研活动。引介老艺人、非物质文化传人、服饰技艺的继承者进课堂传习、授课。探索博物馆研究与教学实践、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新思路、新途径。博物馆设有民族服饰文化方向硕士点,也是院博士项目的科研、实践基地。
而现今,民族服饰博物馆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成为服务公众、传播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的平台。已被正式授予”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外事交流基地“的称号。为传承、创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发挥重要的作用。
文:本刊实习记者 卢亚平 摄影:裴超 部分图片资料: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