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功者一时之荣 志节者万世之业 探寻孙中山京城遗迹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孙中山,遗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0-16 16:24
88年前的北京肃穆举哀,一位世纪伟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59岁的孙中山的确累了,他数十年间为着他五千年历史的祖国和四万万苦难同胞而奔走呼号,蹲过监狱、屡遭通缉、一文不名、居无定所,却矢志不渝,只为了做一件事--推翻腐朽没落的满清封建王朝。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的这一愿望和理想终于实现,在用汉字书写的历史上永久地删去“皇帝”两个字。至于建立一个民主共和国家的伟业,孙中山先生虽力有不逮,却竭诚以赴,呕心沥血,最终积劳成疾,死不瞑目于京城。
简介:
孙中山(1866.11.12-1925.3.12),本名孙文,广东香山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25年在北京逝世。
虽中国帝王陵寝无数,却惟独没有一座伟人先贤祠,若有,最先令人追忆的伟大人物应是孙中山先生。好在西山有一座苍翠欲滴的名寺--碧云寺,寺中有孙中山先生衣冠冢,使人默然致哀,深情缅怀。
张自忠路23号孙中山行馆:弥留之地
前几年首次探望孙中山行馆,当时正在翻修,原以为翻修好后,会对公众开放,没想到如今一去,整修一新的行馆仍是大门紧闭,估计里面是被某个部门征用成办公场所了吧!行馆里面的情景只能从网上和书上找寻文字和图片记载了。
该院原是明朝末年崇祯皇帝的田妃娘家,叫天春园,清末改为增归园。民国初年是当时外交总长顾维钧的住宅。1924年,孙中山应冯玉祥之邀扶病进京,共商国事,段祺瑞执政府将顾维钧在铁狮子胡同的住宅作为孙中山在北京的行馆。
张自忠路23号,旧时的门牌可能是铁狮子胡同5号,坐北朝南,是一座由东、西3个院落组成的宅院,建筑面积1500平米。街门面南,是面阔三间的府门,府门两侧各有1间倒座南房,应是当年的警卫室和回事房(传达室),院子内还有假山、亭轩等建筑,宅院四周有回廊环绕。当年,孙中山住在西院二进院的正房。没想到,孙中山在行馆中住了不足一个月便撒手人寰。
一直以来,人们误传孙中山是因肝癌而病逝,但新近在协和医院展出的病理报告写明:“胆囊腺癌”。孙中山肝脏曾在该院解剖学楼妥善保存,后因日军占领并多方抢夺而遗失。
如今孙中山仙逝的房间门口悬挂“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室”匾。外间西墙上镶有一长方形汉白玉刻石,上刻“中华民国十四年(1925)三月十二日上午九时二十五分孙中山先生在此寿终。”刻石上悬挂孙中山遗像。弥留之际,孙中山曾写下简短的三件遗书,后人称之为“伟人最后的声音”。其中,《国事遗嘱》和《家事遗嘱》两件,现场笔记者均为汪精卫,证明者有宋子文、孙科、何香凝、孔祥熙等。另有《致苏联政府遗书》一件,最先将其披露的是前苏联的《真理报》,其英文原件尚在。如今房间里一切均照其生前样子陈列。
谈国事,念念在自由与平等:“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最近主张开国民会议及废除不平等条约,尤须于最短期间促其实现。是所至嘱!”
话家事,叮嘱子女自立自爱:“余因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一切均付吾妻宋庆龄,以为纪念。余之儿女已长成,能自立,望各自爱,以继余志。”
在《致苏联政府遗书》中,孙中山称布尔什维克为同志:“亲爱的同志,我在此身患不治之症,我的心念此时转向于你们,转向于我党及我国的将来。你们是自由的共和国大联合之首领……故我已嘱咐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
此前一年,孙先生在谈到他的国共两党合作方针时,曾对反对派严词驳斥:“我们的同志,还有我们的军队只有当命令对他们有利时才服从,反之往往拒绝服从,如果所有的国民党员都这样,那我将抛弃整个国民党,自己去加入共产党。”
1924年12月31日,孙中山从天津乘火车抵达北京前门火车站,受到数万市民、学生、各界人士的守候迎接,只见彩旗、标语、传单、号外漫天飞舞,场面甚为壮观。这是孙中山第三次、也是平生最后一次来北京。谁承想到仅仅三个月后,万众欢腾变成倾城志哀,一个短暂的春天过后,伟人已经告别人寰。
中山公园孙中山纪念堂:公祭之坛
北京乃至中国冠以人名的公园不多,中山公园(1928年命名)的名字是个例外,园名本身就是反文化传统的典范,也是现代国家的符号。特别是将一座古老的皇家园林,还是明清皇帝的祭祀圣坛--社稷坛,以掀翻帝制的革命先行者的名字命名,可谓意义深远。
走过“保卫和平”汉白玉坊,抬首便可瞻仰鲜花簇拥的孙中山立身雕像。巍峨、宽敞的中山堂原为祭殿,建于明代,屹立在铺满五色土的社稷坛北面,左右翠柏森森,推门便见祭坛庄严肃穆。1925年春,这里曾停放孙中山先生的灵柩,京城各界前来签名吊唁者达74万人之多。当时,公祭孙中山先生成为京城最大的要事。哀声遍地,挽联遮天。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曾协助办理孙中山治丧事宜,并撰写长篇挽联,不料,此后仅仅两年,李大钊就被北洋军阀逮捕入狱,英勇就义。
众多挽联中,《民国周报》全体同仁所题值得一书:“国父之亡,白叟黄童齐下泪;邦人多难,凄风惨雨浩伤情。”--这是“国父”称谓由来之一说。
另一说,是时任豫军总司令、曾被孙中山嘉奖的樊钟秀所致巨型横额,大书“国父”二字。他在唁电中也称“国父”,被认为在公共信息传播中称“国父”之始。
最早在文章中提出“国父”称谓的,是史学家卢绍稷,他在《东西两国父》一文中,将华盛顿与孙中山作比。1940年,南京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孙中山为“国父”。首倡“国父”尊称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说:“他在民国元年被选为第一任大总统的时候,为促进南北统一起见,抱定天下为公的思想,不惜敝屣尊荣,辞去总统不做。这种伟大精神,在中外历史上是不容易见到的。我们国父人格的伟大,是大家知道的。”
同年,4月初,孙中山灵柩由社稷坛移至碧云寺,被安放在坚固的石塔中。
香山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停灵之所
北京有许多豪华陵寝,尤其是明十三陵占地广阔,耗资巨大,尽显帝王生前身后的穷奢极欲。香山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是朴素的,朴素得如同布衣的装扮,青青石塔耸立在一片翠云之中,沐浴着金色秋风与橙色晚照,安谧得听不到一丝声响。
始建于元代的碧云寺,有点像西湖的灵隐寺。孙中山留下的气息,使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泉更显得灵动。孙中山纪念堂,位于山上的第三进院落,依稀的阳光照得堂前两株七叶树的树叶透明莹润,孙中山的历历往事也变得清晰。原为普明妙觉殿的这座殿堂,曾经停放过孙中山的灵柩,当年,前苏联馈赠的玻璃钢棺椁铮亮依然,只是它来迟了些,入殓已然半月。而孙中山的遗著一本本--《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中山丛书》、《中山文选》、《孙中山先生演说集》……在橱窗内摆放整齐,携带着岁月斑驳的印迹。
正像解说词所说的:“这里,不再是一座普通的庙宇。这里,全世界炎黄子孙都来拜谒,却不再是为祈祷个人的幸福。这里,曾寄宿过一个伟大的灵魂,曾护佑过一个让全民族哀泣的伟大身躯。他的伟大,随着时光的销蚀而益现光华;他的灵魂,随着日月升落而唤起了更广大的觉醒。”
纪念堂特意精心编辑、制作的电子版--孙中山生平事迹,图文并茂,十分耐读。一位外国游客在此驻足,很认真地观看图片和文字,他说:“孙先生是了不起的绅士,他是中国100年来的伟人之一。我读过他的《伦敦被难记》,但那时清政府使馆人员绑架了他,而英国媒体待他很好。”
此后十多年间,英国媒体一直正面关注孙中山。伦敦《滨海杂志》于1911年11月发表的访谈录,成为今天研究孙先生的珍贵文献:“到1885年我18岁为止,我一直过着像我那个社会阶层一般中国青年所过的那种生活。不同的只是,由于我父亲皈依基督教并任职于伦敦布道会,我有较多的机会和广州的英美传教士接触。有一位英国女士对我发生兴趣,我终于学会了讲英语。英美布道会的嘉约翰博士为我找到一份工作,并且让我学得了不少医学知识……1892年,我得到了一张准许以内外科医生行医的文凭。”访谈中,孙中山为中国人的品性辩护:“全世界尤其在美国,盛传中国人自私而唯利是图,这对于一个民族是莫大的侮辱。有许多人,将他们的全部财产交给我(资助其领导的革命)。费城的一个洗衣工人,在一次集会后来到我住的旅馆,塞给我一个麻袋,一声没吭就走了,袋里装着他二十年的全部积蓄。”
走出纪念堂,再往高处走,便是石塔中镶嵌的孙中山衣冠冢。这里视野开阔,可眺望远处高楼林立的京城轮廓。塔后,有一棵九龙柏,是孙中山于1912年在此亲手护持过的病树,如今健硕挺拔。
孙中山临终前嘱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1929年6月1日,根据孙中山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栏目主持 图片提供: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