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画家康宁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康宁,娄师白,齐白石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0-17 16:33
娄师白关门弟子 齐白石再传弟子
--悟竹居中悟竹人
导语:“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描写竹子的诗句中,康唐宁尤爱这首。她把自己比作竹子,认为竹子的刚柔并济、坚韧不拔所说的就是她的性格,竹子“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的人生姿态生长方式更是自己本人经历的真实写照。古有画家文与可“胸有成竹”,今有画家康宁“借竹悟人”。让我们跟随书画艺术家康宁一起体验她的悟竹人生。
康宁,号子童、又名墨缘、斋号艺海堂。是著名书画艺术家娄师白的关门弟子,也是齐白石大师的再传弟子,得娄老在十米墨竹长卷题跋:但留清白在,日日报平安,及第一册画集之题跋。后又得潇萧墅老师真传,将两派画风融合渐渐画出自己的风格,是国宾礼特供艺术家。她的原名叫康晓小艳燕,康宁只是她的笔名,按她的话来说,是希望自己的心能够用沉静安宁下来。她最爱画竹,因她爱竹子的气节刚直不阿,一节节向像上攀升的样子更是像极了她一步步的前进道路,因此她为自己的画廊取名为悟竹居。
初到悟竹居,便被她弥漫着的笔墨香气所吸引,墙上密密麻麻陈列着的书画作品与散发着古色古香味道的木质家具交相辉映,使得整个画廊中国文化气息浓重异常。画廊里有着一个大大的工作台,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无论是旁边厚厚的宣纸还是砚台里未干的墨迹,无不透漏着画者平常的刻苦努力。正如康宁所说的:“即使有再好的天赋,没有后天的努力依旧会一事无成。”康宁说,她年轻时也会到处奔波,老师说的话她以前不懂,现在却渐渐明白,因此越加刻苦,她说:“我希望有一天我的作品能够像张大千、齐白石等等艺术家一样流传百世。”
三次拜访 觅得名师
当说到恩师娄师白的时候,康宁的脸上竟会露出一许轻松的笑容。她说:“能拜在娄老师的名下其实有些机缘巧合,但也一波三折。”康宁并非是从小习画,而是真真正正的半路出家。高中毕业因家庭条件有限未能上大学,20岁开始在赤峰市博物馆打工后辗转来到北京开了一家自己的店面,经营着一些别人的字画,成为了一名“北漂”。后又做过一段时间的书画经纪人,这些经历使得她见识到更多的名家作品,一如后来对她画作有所指点的啓功、李鐸、史国良等等都是在那时认识的。1999年时,康宁觉得自己的文化底蕴太过浅薄,于是自费在内蒙师范上了两年一年半大学。
康宁对绘画的喜爱是从小开始的,据她所说,她从小就爱拿着画笔自个儿写写画画,现今见多了书画作品的康宁就想为什么不自个儿画画看呢?她说:“做了这么多年的经济人,虽然天天都在奔波,钱也挣到了,但实际上并没有感觉特别的充实,你的思想和你的灵魂实际上还是空的。虽然你的物质上富裕了,你的思想还是贫穷的。”于是,她在2001年在于亚运村重开画廊,开始了边开店边自学绘画的生活。
自学一年多后,因工作原因结识了姚绍少先老师,经姚老师点播,意识到自学容易走太多弯路,应该找个老师指点一下。后经姚老师介绍结识了娄师白先生,由于种种原因先后三次拜访才见得娄老师真容。这次拜访康宁带了自己最为擅长的作品--墨竹,康宁的画不是一般女孩子的细腻柔和,多了一些男孩子人的大气洒脱,娄老师看其未经雕琢就自学到如此程度,对康宁颇佳青睐,这次拜访使得其正式拜入娄老师门下,扣头行礼后成为娄师白老师最后一位女弟子。谈到这,康宁的语气中无不透漏着对于姚老师的感谢,而说到拜师的情景,康宁直到现在依然能够清晰的描述出当时的场景,据她他所说,给她留下最深印象的依然是老师当时和蔼的笑容。而她最遗憾的就是当时自己没有相机,而拍照的记者也已经找寻不到,因此,如此具有纪念意义的人生转折点自己却并未留下照片。
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的灵魂
拜得名师的康宁第一反应并非是骄傲或者满足,而是压力!为此她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去练习,以期望对得起“娄师白关门弟子”这几个字。她对于自己能够画画是满足的亦是庆幸的:“从画画开始,我就觉得我这一生给自己定位了,直到今天我才觉得自己找对了人生的位置。我喜欢画画,以前经历了很多,但是都觉得并非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到现在才知道画画就是我想要的生活,比较踏实,生活的充实。我会一直画下去,画到自己老去的那一天。因为通过画画我可以把自己想要说的话用无声的语言表达出来,作品是有灵魂的,能把创作者灵魂深层的东西表达出来。”说到这里她会指着墙上的画告诉我:“你画的一草一木甚至是一个花盆,他的矛盾体与被解矛盾体之间的关系就能表达你灵魂深处的一些东西,你不需要用语言去说。”
康宁直到现在依然在坚持不懈的写生,她同样酷爱旅游,对她而言旅游和写生是一体的。“画每个植物之前你都要去看,去理解它的生长规律,再用你理解的东西把它画出来,这样你的作品才能是活的。每一副作品都有它的禅意,不用我解释什么,去看、去感受就能感受到内里所表达的禅意,墨竹也好,荷花也好、牵牛花也好,只有你仔细去看、去听才能听到它们说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纵观康宁的画作,很容易就会体会到她所要表达的东西。而对于画作的价值,康宁也有自己的想法:“我从来不考虑作品的经济价值,只考虑作品的艺术价值。遇到懂我的作品的人、能领悟我作品的人,那么我的作品就是无价的,如果说遇到不懂的,那么这个就是有价的,画中的东西是要靠观者去悟、去想一些东西的。”
精神上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
对于生活,康宁的生活方式其实与同龄人有着很大的差距。在别人还在追去物质上的富裕、,在微博网络不停炫富的时候,康宁甚至连微信、微博都没有。她说,她的娱乐生活就是画画,除了画画以外她仅仅对传统音乐、国粹京剧以及读书有兴趣。“什么能让自己真正的富有呢?刚毕业时每天都在为钱奔波,忙碌了一天其实还是会觉得空虚,没有一个精神支柱。画画给我带来了很充实的精神财富,金山银山的财富都不如精神上的富有。”她说道。她会将最爱的诗词题到自己的画作当中,遍观画作,你会发现这位悟竹人题笔最多的依然是那些有关于竹子的诗句。除了画画,康宁还会弹一些古筝,虽然她自称只会皮毛。遗憾的是画廊里并没有古筝,因此并未能亲耳听到她的琴声。
绘画更要创新
2012年,康宁与世界名人、诗人、全才艺术家萧潇墅笔墨结缘,得到了潇萧老师的真传与点化,使得作品又提升了一格。她认为在绘画上不能千篇一律,应该力求创新。“厚今金而不持古,基中亦可融洋。把创作思想立足在纵横古今中外这样一个大气磅礴的时空坐标系上,去追求高审美境界,充分借鉴外来的艺术技巧,努力做到洋为中用。”她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就都应该发扬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她自己也在努力这样去做:“对在未来的艺途中我会努力将齐派和潇萧派的艺术风格融合起来,传承两派的艺术风格。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美德。”
有的人活着,但是如同行尸走肉;而有的人虽然已经死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大家心中。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一代一代传承,一如孔子、孟子、张大千、齐白石……一望千年,世人却依然记得。康宁说:“我最然达不到他们的水平,但我依然想要像他们那样为后代留下自己无声的语言--绘画,因此我会一直画下去,直到老去。希望我的作品能给千家万户带起精神食粮和美化心灵的享受!”而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倔强坚韧的康宁也会如节节高升的竹子一般,虚心求画,完成自己的人生梦想。
文字:本刊记者 卢亚平 摄影: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