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低温综合征
- 来源:小康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英国,社会主义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3-11-24 13:48
人们急切地期盼一个有能力的政府,能够消除失业,修建公路,发展现代工业,别忘了还得让火车正点运行。
“剧情老套”的贺岁剧演出新内容
据包括英国卫报在内的多家媒体上月的报道,最近因天气寒冷,以及6个主要能源企业中的四个已经联袂宣布涨价,其余两个也将在近日加入这一行列,致使英国家庭取暖用电的成本支出将大大增加,与此相对应,患“低温综合征”的老人人数比去年业已大大增加--实际上,按照今年年初英国政府的统计,去年冬天因患“低温综合征”而死去的人数已经比前年翻了一倍。
但事实上,这在英国已经不能算是新闻,只能算做是一个略显老套的“贺岁剧”:最近几年,英国主要的六个能源公司,每到冬季即将来临之际就会上演这么一出,而媒体和政府,包括几乎处于无法抵抗地位的、主要由早已被收买了的“社区意见领袖”所组成的用户委员会,这三方都会配合跑下“龙套”,把“戏”演好:
其中媒体起到报道(其实是能源企业的解释性公关),政府和议会联合客串严厉谴责甚至通过些无关痛痒的法案的正义角色(但毫无作用,真有作用就不会每年涨价了),而用户委员会则友情出演“谈判”角色,一般他们的要求会被无情拒绝,但他们会表示理解能源企业的难处,而且通过声明证明这些能源企业是“透明的”--也就是说价格是公道的。
一般而言,这个剧本都能获得成功:人民在其中通过“民主、透明”的程序表达了不满,政府得以过关,能源企业得到了利润,媒体得到了能源企业的公关费--从而获得典型的、皆大欢喜型的英国喜剧结局。
但今年,也许是因为编剧的创意太老,也许是各方入戏太深--剧情开始有了意外的波澜:“不识相”的媒体与“识相”的媒体分为两派“掐架”,英政府似乎也入戏太深忘了自己的角色--英国内政大臣甚至表示要对能源企业处以惩罚性罚款--以往最多是象征性地通过减能源税补贴一下用户所花费的零头。
用英国卫报的读者评论的话说,今年“没完全按剧本演出,事情闹大”的主要原因有三:一个是英国气候最近几年不断创低温纪录;二是英国能源企业已经将联袂涨价视为每年年底的“例行举措”,一点掩饰都懒得做,直接得让人难以接受;三是英国燃气等能源企业的利润增长绝对值和相对值都不断勇攀“历史高峰、再创佳绩”,而英国经济却不给力,连续几年显现出典型的经济不增长,但通胀降不下来的“滞涨”态势。
不过,显然英国民众所关心的并不是新剧情是否更吸引人,而是新剧情的结局是否有所不同--对此,一个比较知名的英国财经类网站,Money supermarket.com的编辑Clare Francis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他这样解读能源企业的声明--所谓提供了一份新的价格表,就是要涨价;所谓保证这个价格在2014年11月30日之前不会上涨,就是说下次涨价时间是2014年12月1日。他认为,今年只是因为情况变得更加严重,因此各方不得不表现得更入戏一些,但结局肯定与往年相同--要想有所改变,除非回到“艾德礼的社会主义时代”。
那么,“艾德礼的社会主义时代”是什么时代,为什么英国有人对这个时代有所怀念?
艾德礼的“社会主义时代”
克莱门特·理查德·艾德礼(以下简称艾德礼),是英国二战后的取代民族英雄级首相丘吉尔,坐上首相宝座的工党领袖(1945-1951)。
艾德礼能得以取代被视为英雄的丘吉尔,主要原因是其得到了英国广大工人阶层的支持--事实上,英国皇室和以贵族为主体的上议院,都对这个“该死的社会主义者”恨之入骨,伊丽莎白皇后(当时)甚至公开说,她对“社会主义政府完全没有兴趣,英国选民都是蠢人,缺乏教养,容易受到迷惑,才把选票投给克莱门特·艾德礼”(是否与眼下中国社会“主流媒体”动辄以“素质”论国民的论调有相似的地方)。
不过,英国工人跟皇室和贵族的看法显然不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英国在二战中几乎耗干了国家此前通过包括掠夺手段在内所积累起来的财富,既缺乏满足国民需要的物质生产能力,也缺乏此前从未担忧过的、从殖民地运来的各种必需的生产原料(殖民地不是卖给了美国,就是纷纷独立)--因此,英国不得不在战后继续执行战时的配给制度--英国是如此的缺钱,以至于连国宝级经济学家凯恩斯爵士,在战后的最重要的工作是代表英国政府去美国借钱--而且必须是在六个月内借到足够的钱,否则英国的外汇储备就将耗尽。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英国的私人企业,仍然不愿意向人民供应廉价的煤炭、食品、布匹及其它一切生活必需品,而人们对此则日益不满--甚至连与英国皇室关系紧密,明显倾向于保守党立场的BBC,其著名的评论员Andrew Marr在其《近代英国简史》一书中对此都有这样的描述:
“帝国的全盛时期英国信奉小政府,至少在本岛如此。只有阴险的德国人或者滑稽的意大利人才会制定国家规划……三十年代的大部分公众都不相信政府能真正有所作为。”但战后情况很快颠倒了个个儿,“人们急切地期盼一个有能力的政府,能够消除失业,修建公路,发展现代工业,别忘了还得让火车正点运行。”
甚至,“背景大不相同的政客们,例如社会主义者约翰·斯特雷奇、托利党员丘吉尔、法西斯的信徒奥斯瓦尔德·莫斯利,还有老牌自由党劳合·乔治,都曾经先后不同程度地‘对能解决问题的独裁制度’表示过仰慕之情。”
在这种情况下,艾德礼及工党的社会主义理念得到了英国中下层民众的广泛支持--其结果是,艾德礼一上台,就大搞跟前苏联几乎一模一样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其中包括:
1.更明确指出政府应该以全民就业为目标,建立一个类似前苏联那样的“福利国家”;
2.力排众议,任命安奈林·贝文(Aneurin Bevan)为卫生部长,成立了英国的国民保健署,建立了全民医疗保障体系(NHS);
3.对包括能源和钢铁业在内的主要工业和公共事业进行国有化;
4.成立了国有的英国铁路。
可以说,艾德礼任内,成功地将英国变成了一个与前苏联“差不多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实现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民福利覆盖,还成功建立了一个大政府,对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进行干预--当然,其中也包含能源价格。
那么艾德礼治下的英国,其面貌到底如何呢?Andrew Marr在其著作中对此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能源尽管被收归国有,但还是得到了现代化与合理化……在这一时期创造了二十万工作岗位,超大型矿坑也投入生产,应用的是更新更安全的技术。另一方面,英国第一批核电站也行将开动。1956年卡德尔豪尔核电站接通国家电网,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座商业化核电站……各行各业欣欣向荣……例如工业玻璃、化工原料、喷气引擎,更不用说刚刚起步的海上油气钻探--英国的技术与世界任何国家相比都不落后。P&O坐拥366艘货船,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货运公司、海上商业交通之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世纪初,英国曾搞过一个规模很大的民意测验--让民众为历任首相打分--艾德礼的得分高居榜首。
是维持“人类的希望灯塔”毁了这一切吗?
但,用Andrew Marr的话来说,按照艾德礼的剧本,英国人民本应该就此像童话故事中王子和公主一样,去过幸福的生活,但为什么走入了像本文开头这样的道路呢?
曾有人认为,是不负责任的移民政策导致了英国经济难以负担如此庞大的人口所带来的巨大社会福利负担,甚至有人说,英国的现状是“维持一个人类希望灯塔”,而不堪重负的后果--并用一个因为著名电影而闻名于世的地名--但这次是骚乱,即“诺丁山事件”来作为注脚--在这次骚乱里,英国本土居民与外来移民之间的冲突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甚至以彼此残杀作为手段。
但Andrew Marr和很多经济学家都对此持否认态度。他们认为,英国衰落的最主要原因是二战后失去了头号强国的地位,从而失去了来自殖民地的廉价劳动力、商品倾销地和原材料来源。
Andrew Marr写道,“移民潮在没有引发大规模国家讨论的情况下持续了大约十年左右……到了1971年,英国的意大利移民已经达到了十万人,长期以来爱尔兰移民的规模也十分可观……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进入了建筑业,五十年代早期有75万,七十年代则达到了200万……但这些移民并没有引起多少政治反应”。
而诺丁山的骚乱则是因为,“如果有人想要低调地移民进入英国,他们首先最好是白人;如果不是,则最好人数有限;如果人数众多,则最好想办法把英国人喂饱。这三条西印度移民都没做到。他们大多是年轻的男性,来英国的目的不是开餐馆,而是挣工资往家里寄。”
Andrew Marr认为,英国在二战前和二战后初期,能过好日子的原因是“英联邦当时绝不仅仅意味着皇室的旅游度假地,成员国的粮食与原材料源源不断地涌入英国,人们幻想着英国的制造业可以通过向德班、达尼丁、堪培拉以及卡尔加里的亲戚朋友们出售商品而获得一个美好的未来。进口的是黄油、石油、肉类、铝、橡胶、烟草与木浆,出口的则是引擎、汽车、飞机与电器。英镑俱乐部中家底较薄的国家都把自己的国家储备安置在伦敦,因此对于大部分非洲地区以及一部分亚洲地区国家来说,英国不仅是制造商,还是银行家。
这一切,随着世界头号强国的地位被美国取代、中东的失守、殖民地的独立,而烟消云散了--紧随而来是大额贸易逆差、高通胀和高失业率--简言之,高福利社会所能生存的基础,消失了。
“市场竞争会带来高效率的企业,低价的能源和优质的服务”
在这种背景下,英国的政治环境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但保守党获得更多的支持,工党内部也开始分化--越来越倾向于保守党的立场。
于是,一种全新的,有别于凯恩斯主义的自由经济学派的学说开始盛行,该学说认为:市场经济中,政府干预的经济合理性是建立在效率标准上的。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在于它能否补偿市场失败所造成的效率损失--如果存在一个庞大的政府,并按照自己的(而不是公众的)利益行动,那么,经济就会失去发展潜力。这种政府干预理论为英国政府采取“缩小政府边界”政策提供了基本理论。于是,英国式的“民进国退”开始了。
统计表明,英国国有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从1979年的7.8%下降到1986年的4.3%,职工人数也从210万人下降到120万人--包括撒切尔夫人在内的改革者们,反复向选民许诺,“市场竞争会带来高效率的企业、低价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1986年,英国通过《1986年天然气法案》(因为“从长远看将对燃气基础建设、用户利益和纳税人利益带来好处”,改革者们发誓将维持福利性的价格水平不变),从而将英国天然气产业私有化,分拆出售了英国燃气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今天包括Centrica等在内六大能源企业。
不过,这在英国人民的口中,被描述成为是一个“灾难的开始”,并被工党议员描述了出来:
起初,这些企业确实因为互相“争地盘”,大打价格战,但势力范围一旦确立,“他们马上在各自的地盘内搞起了垄断”--天然气公司不但在开发新气田、存储设备和铺设新管道等基础设施投入方面变得越来越保守--因为那都是大宗投资,要等几年才能见效。
而且,还“从银行那里得到了真传,将‘晴天借伞,雨天要回’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每当冷冬降临,或是天然气储备基地因年久失修老化出现故障时,六大能源企业似乎商量好了一样,立马将天然气价格涨到一个天价水平上--因为,他们算准了“追加投资,建立新的储备基地或铺设新的管道,从欧洲大陆进口天然气”等举措,且不说操作性如何,时间都“要好几年甚至好几十年”,这期间谁能不用天然气?
尾声
在这里,笔者不想就此延展讨论到眼下在中国方兴未艾的“民进国退”言论--因为不但会陷入争论中去,而且会让人怀疑我们在这个时候回顾这段历史的动机。
但笔者想在此罗列两个英国人民对此,通过行动所做的选择--这都是刊登在合法媒体上,有真实的图像和文字资料佐证的真实案例,且距离成文日期并不久远。
第一件事是英国内阁因民众和企业不断提议,在2008年后曾集体发起了收购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将其完全国有化的动议,以惩罚该行不愿向实体企业放贷,而“醉心于做金融衍生品,利用杠杆发财”的行为,不过因时任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的反对而作罢。
第二件事是,今年以来,有超过两万三千名剑桥郡居民在请愿书上签名,表达对国营东岸主干线(铁路的)的支持(反对的主要是政府、企业主和银行)。目前,这一段铁路由英国国有直营列车有限公司运营(DOR)。
对此,DOR的发言人、英国劳工联合会议秘书长弗朗西斯·奥格雷迪回应称,对东岸主干线的私有化运营是合乎逻辑的行为,因为“该干线对纳税人已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贡献了逾六亿英镑的税款,现在是让它盈利的时候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去年,国有的维珍铁路公司在当地居民的支持下,通过法律手段得到对西岸干线长达15年的运营权,并迫使英国交通部放弃或者推迟了对其余线路私有化的行动。不过,英国交通部仍只允许国家快运公司、第一集团以及维珍铁路公司运营该线路到2017年。
英国交通部称,“转让铁路经营权是提高对旅客服务的最好方式”,“一个有实力的私人运营伙伴不会对东岸干线的所有权造成任何影响,但是这将吸引大量的投资,从长远看将对干线建设、旅客利益和纳税人利益带来好处”--相信不用笔者提醒,读者已经能发现,这一论调与英国政府出售英国燃气时,是多么的相像。
文|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