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挣爱花的政府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3-08 10:55
一般的老百姓,当然不清楚政府从自己这里收了什么钱、多少钱、又如何花的、花了多少到自己头上。而对于大多的非专职人大代表,短短的几天,间杂繁忙的会议议程,也很难弄明白厚厚的预决算草案。当然我们希望并相信这不是一本糊涂账。
截至发稿日,2009年的财政决算数字虽然尚未公布,但是2008年的决算数字也同样说明了很多问题。
收入多
2008年全国财政收入决算数是61330亿元,在上年的基础上增长了19.5%。其中国内增值税一项就接近18000亿元,接近全国财政收入的30%。还有企业所得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和国内消费税等也在税收收入中名列前茅。加上非税收入7106亿元,仅这六项收入就占到了全国财政收入的81.8%。
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的数额虽然也超过了7000亿元,但是减掉出口退税,每年的实际所得一般就是1000亿元左右,占比并不太大。
最新修定的2008年GDP是31.4万亿元,财政收入占比19.5%。除了预算内收入,政府还有很多收入来源,包括土地收入、社保收入、国有企业上缴的红利收入,还有彩票收入和政府的收费和罚款。虽然后者的管理越来越严格,预算里也列有非税收入这一项,但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会遇到一些巧立名目的违规收费、罚款等等。
土地收入是地方政府收入中一个重要部分。2009年杭州市土地收入1200亿元,是地方财政收入的2.3倍。此外,据《投资者报》了解,很多市县的财政对房地产税费和土地收入的依赖性很大,占到地方本级收入一半以上的现象非常普遍。
2008年全国土地出让金收入是9600亿元,而2009年的出让收入更是惊人,专家的估计约在1.5~2.2万亿元;2008年社保基金收入约是1.3万亿元;彩票公益金收入为336亿元;预算外资金收入和其他收入大约1.5万亿元。不过对此还有更高的估计大约是2.6万亿元。
仅考虑这几项,2008年政府的收入就接近10万亿元,超过了GDP的30%。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提到,中国古代的税赋有“十税一”、“十五税一”,而汉唐等盛世则是三十取一,四十税一。
当然现代经济中,政府有干预调节的职能,也要求政府有更大的财力。即使这样,中国政府的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2008年美国的各级(联邦、州、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29.5%,但是美国的社保收入是以税收的形式完全体现在预算内,而且美国的财政预算是硬约束,像土地等其它收入很少。
花得更多
能挣还要会花。2008年的财政决算中支出为62593亿元,同比增长25.7%。
财政支出的状况也让人难以满意。吃饭型财政和生产型财政花费太大。行政开支过大,官员消耗占去了财政支出很大部分;大量投入生产建设,用低效的政府投资代替更有效的社会投资。
据我们估算中国的行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比例是18%左右。而像美国这样的国家,其比例是9%左右,日本占2.8%左右,发达国家平均占5%左右。
总体来说,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安全等民生公共产品的支出比例还不够。虽然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支出数额都在前列,但是支出比例、人均水平都很低。而医疗卫生支出2499亿元,支出数额都不居于前列。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全球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把目标定位为4%,但是2008年还没有达到3%。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目标完成基本无望。教育投入不够,影响人力资本提升,工资收入也上不去。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GDP比重不到2%,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不到11%,加上预算外的社保支出,也就是GDP的5%左右。美国的社会保障支出占到财政收入的40%左右,占GDP的比重也超过10%。而北欧等高福利国家的社保支出就更高一些。
还有近4万亿元的预算外资金花到何处了?更是如云雾笼罩,难识此山真面貌。除了社保基金收入的很大部分用于发放社保、医保等费用,其他的收入,更多的用于行政开支和生产建设,用于民生的支出不多。
另外,令人诟病三公消费很大部分就是从预算外资金开销。2008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在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中透露,我国公款吃喝、公费出国、公车开支一年9000亿元。而财政部公布的数字仅仅是几十个亿,其余资金的来源渠道,不言而喻。对三公消费还有不同的口径估算,高的能达10700亿元,低的也在3000亿~4000亿元。但无论哪种估算,数字都让人触目惊心。
其实代表们对此也是深恶痛绝。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原所长秦池江代表说,“虽然财政收入增加了,但是政府公务也增加了,有些部门也不够精简,冗员较多。更让人痛心的是,现实中也存在很多奢侈浪费现象。”加上预算外资金,政府手上掌握的资源很多,但要支撑庞大的行政开支和生产建设需求,政府还是捉襟见肘。因此举债成为了一个选择。虽然我国不允许发行地方债,但是各级地方政府还是通过各种融资平台,大举借债。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的估算是,目前我国地方投融资平台负债超过6万亿元,其中地方债务总余额在4万亿元以上,约相当于GDP的16.5%,财政收入的80.2%,地方财政收入的174.6%。
2008年时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银行贷款余额才1万亿元左右,到2009年5月上升到5.28万亿元,现在更是超过了6万亿元。基本上,大约一年的时间,地方政府的债务就上升了4万亿元。
钱是借来了,最终还是要花出去。这些资金,绝大部分用到项目建设和土地开发上去了,拉动了投资,对于2009年的“保8”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如果能放开垄断,公平竞争,很多项目完全可以由民间资本来完成,也许会更有效率。而且从这次金融危机中看到,美国长期大举借债的弊病已经显现出来了。我们经济发展水平也不够,就更不能走别人走过的歧路。
治本困境
政府能挣爱花。原因一,是权力约束很小。所有者和管理者之间的权责并不一致。曾经有个中美市长交流的电视节目上,中方市长邀请美方市长来访,答曰没有预算,无法开支。中方市长立即慷慨解囊,当众表示可支付全程费用。慷慨是慷慨,可惜慷慨的是公众的钱包;也说明了花钱几乎没有约束。
原因二,是单纯追求GDP依然很有市场。在《中国经济制度》一文中,张五常教授分析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为何取得辉煌成功,指出经营政府就如经营公司一样,“今天的县无疑是一级的商业机构了”,是中国成功的一个重要助力。
这种模式,在市场草创阶段可以,随着市场法制的规范,政府如何又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另外中国2000多个县,每个个体都追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否一定会带来整体的利益优化?我们知道也有囚徒困境的存在。
治本很难,需要对我们体制有个通盘的思考。短期的话,可以多减税,像营业税重复征税,增值税购进的营业税不能抵扣,企业税、个人所得税仍然偏高等,都有减税的空间。藏富于民,要进一步培育民间资本,在发展中重新思考和解决长期的问题。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