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rks 大道无为
- 来源:时尚北京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Clarks,手工鞋,英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1-29 10:41
几乎每一个到英国留学的朋友都会被学兄学姐们告知在当地买一双名叫“Clarks”的鞋子,是因为它无与伦比的舒适性和比国内低得多的价格。
在英国有这样的说法,如果一对夫妇不给自己的孩子买一双Clarks,那么他们就不是称职的父母。对生活在英国的人来说,买一双Clarks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消费行为,而是长期的潜移默化所造就的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正源于Clarks长达百年的不懈努力。
从羊皮毯到手工鞋
在近200年的时间里,Clarks家族一直生活在位于英格兰西南部,一个名叫Street的小镇。作为全球最大的非运动鞋制造商和英国最大的鞋类零售商,Clarks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5年。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小镇上一些有想法的年轻人,率先嗅到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会,各类小手工作坊应运而生。1825年,24岁的CyrusClark也开设了生产羊皮地毯的作坊。
随着生意日渐起色,需要更多的人手,Cyrus首先想到了弟弟James。他们起初利用制造地毯剩余的角料制作拖鞋,但兄弟俩渐渐发现鞋类的市场远比地毯要大的多。1833年,James正式成为哥哥的合伙人,两人名字首字母成为公司标志,并开始专注于皮鞋和皮靴的生产。
Clarks当时的生产依托于家庭式的手工作坊,尽管Clarks兄弟拥有自己的工厂,但大部分成品仍是由工人在各自的家庭中完成。每个星期,工人只需要带着完工的鞋来工厂交货、审核,并领取报酬,同时又将下个星期需要缝制的鞋面和鞋底带回家。
Clarks家族的人都是坚定的信徒和教友会成员,Cyrus更是如此。他要求出厂的每双鞋上都必须压印工人自己的名字以确保产品质量。
手工生产、效率低下的Clarks在随后的几年里陷入了危机,直到大英博览会的召开,才将濒临破产边缘的Clarks重新拉回轨道。1851年,大英博览会在伦敦的水晶宫举行,英国的上万种产品在这里展出以炫耀其工业发展的光辉,这也是现代世博会的起源。Clarks在这次博览会中获得了两个奖项,这一成绩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其产品的销售。但是,在其后十年左右,Clarks再次经历了破产危机,而这次挽救家族事业的,则是两兄弟的继任者。
家庭作坊向机器生产的过渡从19世纪70年代起,英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开始落后于新兴的美国和德国。历史学家认为,这一迟滞源自英国社会对贵族根深蒂固的崇拜。第一代创业者在成功之后往往将其家庭引向贵族化,导致其后代越来越沉溺于享乐而缺乏继续发展事业的勇气和决心。家族强烈的教友会信仰让Clarks家族成功避免了这一危机。他们第二代的代表人物,James Clark的儿子,William Stephens Clark成功地巩固和发展了家族的事业。
1863年,William正式执掌Clarks。1870年,William将前掌门人Cyrus所开创、一度占据公司销售额相当比重的羊皮地毯业务完全剥离出去,专心进行鞋类制造。
同时William开始改革Clarks的生产和经营,他首先瞄准了技术。在他的倡导下,Clarks成为英国制鞋企业中最早引入机器进行生产和赞助相关发明的公司。William的革新意义不仅仅在于技术的革新,更是开创了Clarks的机器时代,更重要的是,他为公司找到了其后百余年的发展重心和产品理念。1883年Clarks率先推出了符合人脚线条的“健康靴”,这一产品以其卓越的舒适性为公司在业界确立了声名。
随着更多的机器设备被应用到产品制造过程中,Clarks摒弃了传统的家庭作坊模式,改为在工厂集中生产,这使得工人们必须迁到厂区附近居住。基于其教友会信念,Clarks家族以类似家长式的立场帮助工人们,家族将其利润的大部分用来发展本地经济和提高居民的福利。他们建造了大量供工人全家居住的房屋,这些房屋宽敞舒适的程度超出了当地平均居住水平。
除此之外,Clarks家族还建造了多所学校,并提供在工厂的实习机会以增强学生的实践技能。家族还陆续向当地捐赠了包括一座图书馆,一个室外游泳池和一个剧场在内的多处公共设施。William曾经买下工厂对面的一栋房子,将其改造为咖啡馆,以阻止工人们酗酒,后来这个咖啡馆被改造为大熊旅馆,成了Street镇的名胜。
合伙制向有限责任公司的转变
在William之后,Clarks公司在他的女儿Alice和两个儿子Roger和John的领导下继续发展。这段时间里,公司由合伙企业变为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了专门的Clarks实验室,产品的商标也由William时代的“Torbrand”确定为“Clarks”。
尽管Clarks的发展受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但是,自公司开创以来每一代掌门人对技术和产品的专注却为其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战后的岁月里,Roger的儿子Bancroft Clark接掌Clarks,并逐步将触角伸向国际。
这个时期一位参加二战战争的家族成员Nathan Clark,战后,把在埃及集市上发现的一款简单而舒适的皮靴引入了英国,并在1950年正式推出了以这种皮靴为原型的短靴,名为“沙漠靴”。很快,这款短靴就因其独特的造型,舒适的感受以及合适的价格风靡全球。它并不时髦,却被很多时尚人士所选用,从当年的甲壳虫乐队,滚石乐队到后来的辣妹唱团和绿洲乐队,都是这款短靴的忠实拥趸。50多年来它一直是Clarks最为畅销的鞋,销售累计超过1300万双。
随后的1960年代,家族里的另一位制鞋专家Lance Clark推出了同样舒适的软皮鞋Walla bee(沃乐)。它成为Clarks的另一款经典。有趣的是,近几年在北美市场,随着时装界的复古潮流,沙漠靴和沃乐的销量大增,Clarks也因此获利颇丰。
从1970年代开始,Clarks公司增强了对童鞋的产品研究和市场开发,英国每个新生儿的母亲都会收到Clarks公司寄来的关于足部健康的信息和光临其鞋店的邀请函。这使很多英国儿童从第一双鞋起就成为Clarks的忠实客户。
家族与公司经营的平衡哲学
Clarks经历过大大小小的经济危机,也曾几次濒临破产。但对这个古老家族的企业来说,真正遭遇严峻挑战时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
作为英国规模最大的家族企业之一,Clarks70%的股份掌握在400多名家族成员手中。然而庞大家族成员关系的复杂化和利益冲突使一些内部问题成为公司发展的隐患,比如,股东们开始对每年象征性的分红不满,但作为一个家族企业,Clarks却又很难提供股权变现的机会。
为了给公司注入新的活力并结束董事会内无休止的争吵,股东们推举Bancroft的女婿,Roger Peddar作为公司新的董事会主席。上任后,RogerPeddar当务之急就是寻找一位完全“外来的”新CEO。在一次飞行旅途中,Roger Peddar很偶然的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Tim Parker的一篇介绍,之后RogerPeddar把这本杂志交给猎头公司,在经过多次详细的面谈后,Tim Parker最终接受了这项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Tim Parker很清楚公司所面临的处境。Clarks70%的鞋是在英国本土生产,而在国际化的大潮下,竞争对手们早已纷纷把工厂迁到巴西、印度这类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看似可以简单的问题,却让Tim Parker面临两难的选择,因为Clarks家族一直以来的教友会传统使他们必须对公司员工的生计承担责任。
在仁爱和无为之间必须有所选择。设在巴西,罗马尼亚和乌克兰等国家的新工厂开始运作的同时,Tim Parker逐步在英国国内的机构中进行由上而下的裁员。这段经历无疑是痛苦的,但最终的结果令各方面皆大欢喜:一些工厂被整体出售,其它的厂房被改造为一个大型的主营鞋类产品的购物中心——ClarksVillage,很多原Clarks工厂的生产人员转向零售业。
最后,在将Clarks Village以5400万英镑的价格出售给了MEPC公司之后,股东们对于收益的抱怨也终于得以平息。在Roger Peddar和Tim Parker的合作领导下,Clarks的销售额连续几年创出新高,Clarks也确立了全球最大的非运动鞋类制造商和英国最大的鞋类零售商的地位。
经历过家族危机的Clarks家族,更懂得如何平衡家族成员与公司经营的关系。为了防止新的争执产生,在经营管理上,Clarks家族决不干涉公司任何日常管理运作,完全放权给职业经理人。在Clarks设有两个董事局,一个是公司内部的董事局,另一个是由15名家族成员组成的家族董事局。目前,在Clarks公司董事局,真正握有决策权的是全球CEO、财务总监以及刚进董事局的集团总经理。
公司董事局的大部分成员都是外面聘请过来的职业经理人,Clarks家族的成员即使进入公司董事局,也仅仅是一名普通董事。家族董事局则主要处理一些公益事务、例如捐赠、募捐等慈善活动。公司董事局和家族董事局之间,一年开两三次会,由公司董事局向家族董事局汇报公司当前的发展情况。只有在做出重大决策前,公司董事局需要征求家族董事局的意见。
尽管退居二线,Clarks家族仍然继续谱写着百年家族企业的传奇。家族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继续长期生存和发展,必须确保家族控制和专业经营之间能够相辅相成。即将步入二百年的Clarks,又将会给世人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文: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