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评估税务高端人才培养三箭齐发
- 来源:财会信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会计,税务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6 16:00
8月22日,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以下简称“中评协”)网站发布《关于授予“资产评估行业专业新锐人才”称号的决定》(以下简称《评估新锐人才决定》)。这意味着,我国的会计、税务、评估三个行业的人才培养中又多了一个荣誉称号或者说名号。
事实上,如何实现行业中的高端人才培养,这是三个行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而如何借鉴其它行业的优点,并在行业高端人才培养中做出自己的特色,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会计高端人才培养:自成体系 形成品牌
在会计、税务、评估三大经济服务领域中,会计行业的高端人才培养早已经走在前列,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于2005年启动的“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就是其中最知名的品牌。
“群雁高飞头雁带。”在高飞的雁阵中,会计领军人才就是头雁、是标杆,是方向。
2005年9月,财政部正式启动了高级会计人才培养工程。2005年12月10日,财政部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功举办了首期企业类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正式拉开了序幕。
2007年,《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以下简称《会计领军十年规划》)发布实施。财政部在《会计领军十年规划》中提出,明确了“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地分别企业类、行政事业类、注册会计师类、学术类4类,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培养1000名左右会计领军人才”的宏伟目标。
而《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提出的,“到2020年,培养2000名左右的全国会计领军人才,担当会计行业领军重任”,这就与《会计领军十年规划》一脉相承。这2000名的会计领军人才包括:200名左右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人才;700名左右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注册会计师类会计领军人才;900名左右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企业类会计领军人才;200名左右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的学术类会计领军人才。
在学员选拔方面,会计领军人才培养项目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选拔标准,设计了“个人申报--地方审核--笔试--材料审核--面试”的选拔程序,认真组织选拔工作。学员的选拔一般1-2年组织一次。在选拔过程中,培训管理部门加强与考生所在单位的合作,广泛听取单位和学术名家的意见,重点吸收影响较大、贡献突出的青年会计才俊、各行业财会后备人才,力争“择天下英才以育之”。部分参加选拔考试的学员认为,会计领军人才的考试选拔,相比博士生入学考试还要难得多。
截至2012年底,先后有企业类、行政事业类、学术类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共计847人入选。经过近8年的实践,学员的能力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职务职称学历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各级各类奖励和学术成果丰硕,培养工程的社会认可度持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为我国实现从会计人才大国到强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前,2014年行政事业类、企业类、学术类、注册会计师类的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的选拔都还没有有结束。其中,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将重点招收科研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的会计人员,同时适当兼顾其他行政事业类会计人员。培训对象的选拔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具体程序如下:正式申报、选拔笔试、选拔面试,确定培养对象。选拔笔试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命题,考试范围为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预算管理、财经法规和英语。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2014年10月26日上午8:30-12:00。
2014年全国会计领军(后备)人才(行政事业类)培训班招生人数初定为60人,其中从事科研资金使用和管理方面工作的学员40人左右,其他行政事业类方面的学员20人左右。
第四批注册会计师行业领军(后备)人才(金融审计方向)的选拔。同时,2014年还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人才队伍建设”主题活动年。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凌文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军人才就是我们国家会计专业队伍的国家队。这批人不仅在会计领域方面可以做好很多事情,将来还可以从CFO转向CEO,成为整个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乃至经济领域的领军人物。”会计领军人才在不同单位、不同领域已经发挥了引领、辐射作用。近几年来,报名参加全国会计领军人才选拔考试的人数逐年上升,人员素质明显提高。许多单位以能够参加会计领军人才选拔考试、拥有会计领军人才为荣。
谈及“领军人才”序列的提升,不得不说还有“领军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今年5月14日,首期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特殊支持计划启动会在北京召开。财政部部长助理余蔚平在启动仪式上指出,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特殊支持计划项目是财政部为进一步优化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机制,持续推动会计领军毕业学员能力素质提升而启动的一项重大人才培养工程。该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会计人才主动适应国际环境,体现大国会计担当;有利于经济改革进一步加速深化,全面释放管理红利;有利于会计学科建设实现理论先导化、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把握人才成长规律,促进“名家”、“大师”脱颖而出。
“特殊支持计划”是财政部为加快培养会计领域高层次的专家型、管理型、国际化、信息化专门人才,而精心打造的会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是已经完成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工程6年学业,取得《全国会计领军人才证书》的毕业学员,培养周期为3年。入选首期特殊支持计划的8位学员,是从已经毕业的220名全国会计领军人才中,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拔挑选出来的。
此外,除了有学术类的“会计领军人才”,中国会计学会还于2013年启动了“会计名家”遴选工作,名家培养候选人的推荐工作由具有会计学(含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等)博士授予权的高校及科研单位组织。中国会计学会计划每年推出10名“会计名家”
在第一期成功的基础上,2014年第二期“会计名家”培养工程入围人员名单于近期产生并在中国会计学会网站及财政部网站上进行了公示。
此外,近期,为加快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经公开选聘,财政部还聘任丁淑英等为第一届管理会计咨询专家,任期为两年。
资产评估新锐人才:打响“人才战役”
与会计行业相比,资产评估行业的高端人才培养属于“后来者”、“追赶者”的角色。
2014年,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头等大事就“落子”人才培养,打响“人才战役”。
在年初发布的《中国资产评估行业人才培养及队伍建设规划》中,中评协明确将力争用5年时间,达到行业人才规模保持较快增长的目标,培养能够提供测算、鉴证、评价、调查和管理咨询等专业服务的执业人员10万人、从业人员30万人。记者了解到,评估行业确认的人才培养目标也是为了适应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适应资产评估行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的新要求设定的。
此次中评协发起的“资产评估行业专业新锐人才”遴选活动,就旨在发现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评估人才,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资产评估行业的专业研究力,为资产评估行业转型升级储备专业力量。经对申报材料进行专家评审和材料公示,中评协决定授予马银龙等88名注册资产评估师、协会工作人员“资产评估行业专业新锐人才”称号。
此次“资产评估行业专业新锐人才”称号为2014年至2016年度,中评协将对“资产评估行业专业新锐人才”实施动态管理、定期审核。根据职业道德,专业能力,专业成果及对行业、协会的贡献等,以两年为期对专人新锐人才称号进行审核。
事实上,在推出“资产评估行业专业新锐人才”之前,中评协一直在力推“首席评估师”制度。已经于七月中旬发布的《首席评估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8月1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明确,首席评估师是资产评估机构最高管理层在业务质量控制体系方面的责任人,由资产评估机构最高管理层提名产生,直接对最高管理层负责。资产评估机构执业人员的任用、晋升、调动、奖惩,应当事先征求首席评估师的意见。此外,《办法》还明确了首席评估师的任职程序。
中评协表示,制发《办法》,旨在明确资产评估机构首席评估师的权责和地位,规范首席评估师的管理,发挥首席评估师在资产评估机构业务质量控制中的作用,防范执业风险。《办法》的施行,有利于建立一支稳定的质量控制和业务检查队伍。
记者注意到,对于注册会计师大曾:重数量不重质量的下场就是这个行业会被做烂掉,和当前CPA行业一样。
税务领军人才:有声有色 稳步推进
8月初,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第二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录取的通告》,第二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对象选拔工作已结束,经过个人申报、组织推荐(自荐)、笔试、面试、业绩评价与考察等程序,并由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共有110名人员入选第二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对象。第二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研修班首次集中培训拟定于2014年9月中旬在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进行。
在去年第一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训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再下一城。事实上,国家税务总局的全国税务领军人才,正是脱胎于全国会计领军人才的创意。
2013年11月22日,首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训班开班仪式在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进修学院举行。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军在开班式上讲话时指出,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培养税务领军人才是时代要求和事业发展所需。税务领军人才的基本定位是: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德才兼备、精通业务、善于管理,并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复合型、国际化、现代化高端人才。
王军在讲话中以“何出领军”、“何为领军”、“何以领军”三个事关领军人才培养的重大问题为主线,阐述了培养全国税务领军人才的战略意义、总体思路和具体要求,并对首批税务领军人才培训班学员提出了殷切希望。
2014年1月17日,首批全国税务领军人才培养研修班第一次集中培训圆满结业,国家税务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税务党校校长解学智出席结业仪式并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各方通力协作,精心组织实施并圆满完成了第一次集中培训任务。
本报记者 郝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