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塌陷之痛
- 来源:中国工业和信息化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产业结构,区域性,经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8-28 09:06
如果说不甚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我国某些地区的经济出现区域性塌陷的直接诱因的话,夹杂着政策因素的经济周期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实质原因,资源、环境的约束也在无形之中成为区域经济转折的推手。
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公布2014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后,各地经济增速排名一度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其中,北京、辽宁、浙江、上海、吉林、山西、河北、黑龙江8个省市低于7.4%的平均增幅,排名垫底的山西、河北、黑龙江三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依次为6.1%、5.8%和4.8%。而与此同时,有5个地区经济增速高于10%,与这8个地区的低速增长形成极大反差。有研究机构甚至断言,我国已经出现了区域性塌陷。究竟该如何看待经济增速偏低地区,导致区域性塌陷的原因又何在?
区域塌陷之辩
区域性塌陷一词并非严谨的学术概念,只是一些研究机构用来描述“在一定的区域内,由于区域性的产业结构问题、经济实力问题、政府负债问题或者金融市场动荡等多种原因,导致区域经济增长显著放缓、经济活力显著降低的现象”。为了得到我国是否出现区域性塌陷的结论,在此以今年上半年排名低于全国平均增速的8个省市为考察对象,用近两年的实际数据来做一说明。
在2012年至今的经济增速排行榜中,作为发达地区的北京、上海、浙江一直排名靠后。数据显示,2012年,京沪浙三地的增长速度分别为7.7%、7.5%和8.0%;2013年,京沪两地均为7.7%,浙江为8.2%。而在今年上半年的榜单中,京沪浙三地的实际增幅为7.2%、7.1%、7.2%,京、浙并列倒数第五名,上海名列倒数第六名。然而,京、沪、浙三地经济高度发达,人均GDP早已突破1万美元,在31个省市自治区中稳居前列;经济结构先进,京沪两地第三产业比重均为75%以上,高端服务业密集;经济增长速度虽然在全国排名靠后,但近几年相对稳定,并无显著放缓迹象。可以说,京沪两地早已完成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让其他地区难以望其项背,浙江经济活力也居于全国前列。显然,某些机构所说的区域性塌陷与京沪浙三地无关。从经济发展规律看,京沪浙三地近两年7.5%至8%左右的增幅属于良性发展水平,不应受到责难和非议。
实际上,相关机构和媒体所关注的区域性塌陷实际上是京沪浙以外的其他落后者,尤其是在近几年相比增速明显下降的地区。根据各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以来,今年上半年排名垫底的山西、河北、黑龙江三省的经济表现确实呈现出增速明显放缓的趋势。在2013年,山西、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五个省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8.9%、8.2%、8.0%、8.3%、8.7%,属于表现不佳的省份之列。
如果进一步分析,晋、冀、黑、吉、辽五省自2011年以来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可以得到更直接的结论。
2011年至2013年,五省经济增速降幅年均在12.3%至14.7%之间,其中吉林省在2013年的增速降幅超过30%,黑龙江同期增速降幅达20%;山西、辽宁两省在2012年的增速降幅超过20%。如果考虑到今年上半年的情况,五省经济增速下降幅度将更大。据此看来,晋、冀、黑、吉、辽五省有较为明显的区域性塌陷特征。
产业诱因
从区域经济的角度看,以上表现为区域性塌陷的五个省份有三个是东北地区,产业同构现象较显著。另外两个省份,山西、河北分别是煤炭大省和钢铁大省。因此,可以从产业经济的角度解释区域性塌陷的成因。
首先通过实际数据来看一下2010年以来晋、冀、黑、吉、辽五个省份的第二产业发展情况。
除了黑龙江以外,其他四个省份均属于第二产业主导的省份。2010年至2013年的连续四个年度,晋、冀、吉、辽四省的第二产业比重均在50%以上。其中,山西最高时达到59.2%,辽宁最高达到55.2%。2013年,山西、河北、吉林、辽宁四个省份第二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57.5%。黑龙江的第二产业比重虽然较低,但大庆创造了全省近1/3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近1/2的工业增加值,再加上鸡西、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四煤城”的经济贡献,该省经济对能源产业的依赖度是非常之高的。
2010年是我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采取经济刺激政策后的第一年,区域性塌陷的各省经济高歌猛进。这一年,五个省份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均达到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峰值,确立了经济塌陷前的高度。其中,山西、吉林的二产增速更是高达18.6%和18.9%。2011年,五个省份的二产增长速度依然处于高位,但除了河北,其他四个省份的二产增速开始放慢,增幅平均收窄11%。山西、河北、黑龙江、辽宁四个省份的第二产业比重都在2011年达到了本轮的峰值。2012年,二产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五省二产增幅平均下降25%;除吉林外,其他四省的二产比重开始下降。2013年,除了山西二产出现回暖迹象外,其他四省的二产增幅仍处于快速收窄趋势中,平均降幅达25%。与此同时,五个省份的二产比重普遍下降。
根据以上五个省份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除辽宁略高于经济增速外,其他四个省份均不理想,拖累了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其中,山西二产增长5.1%,低于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河北二产增长4.5%,低于经济增速1.3个百分点;吉林二产增长5.9%,低于经济增速0.9个百分点;黑龙江能源工业增加值下降1.0%,是导致该省经济增速垫底的首要原因。
综上可知,晋、冀、黑、吉、辽五省出现的区域性塌陷正是因为第二产业增幅的快速下降所致。而“四万亿元”投资在2011年和2012年给这五个省所带来的第二产业快速增长,既是经济塌陷的大背景,也是虚假繁荣或透支需求导致实体经济加速下滑的一个间接诱因。
交与市场
以上分析主要是通过近几年的统计数据,从第二产业的比重、增速及其变化来解读我国的区域性塌陷问题。从更专业的角度讲,这些地区第二产业的现状既有历史背景、资源禀赋的原因,也有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变化的因素。另外,这一结果的出现还离不开宏观经济周期的约束。
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之所以群体塌陷,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东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不少研究者认为,历史原因造成了今天东北地区以重化工业、大型国企为主,导致这一地区对能源行业依赖度过高,以市场化方式配置资源的能力偏弱。可以说,近年来煤炭、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以及疲软的市场行情,加大了东北地区面临的经济困难。例如,今年上半年,由于原油价格下降,占黑龙江省GDP比例达43.8%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的增加值出现下降;煤炭市场的疲软也让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四煤城”GDP分别下降2.5%、19.1%、22.7%和3.1%。当期亏损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开采、电力热力和石油加工行业,占黑龙江省工业亏损额的63.6%。
煤炭市场的疲软让昔日风光无限的山西经济陷入窘境。山西省是最典型的煤炭经济。近3年来,煤炭价格“跌跌不休”,降幅近四成。一度占山西省经济半壁江山的煤炭产业出现断崖式下滑,导致全省百业萧条。煤炭市场的持续低迷,其原因不仅有下游产业增长乏力导致的需求不足,也有国际市场低价煤炭进口的冲击,更有政策失误所导致的区域经济转型滞后,接续产业培育不力。
作为钢铁大省的河北,产能超过全国1/4,居全国第一位。“四万亿元”投资时期,一大批“铁公基”项目拉动了钢铁产业的快速发展。在2013年,河北省入选全国民企500强的16家企业中,有13家属于钢铁产业。在“京津冀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肩负着治理雾霾重任的河北省在2013年底推出“6643工程”,计划到2017年完成削减6000万吨钢铁产能。可以说,治理污染和化解产能过剩带来钢铁业的政策性萎缩,这是拉低河北GDP增速的主要原因。另外,近几年钢材价格的大幅下降更让河北的钢铁业雪上加霜。
如果说不甚合理的产业结构是我国某些地区的经济出现区域性塌陷的直接诱因的话,夹杂着政策因素的经济周期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实质原因。与此同时,资源、环境的约束也在无形之中成为区域经济转折的推手。
如何看待区域性塌陷?是否应该寻找破解区域性塌陷的良策?这是当下深陷此境的地方政府和主要产业需要思考的严肃问题。我们强调市场力量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那么,区域性塌陷这种经济麻烦最好也交给市场去解决。市场环境的恶化正是淘汰落后产能、优势力量争取更多发展空间的最佳时机。优胜劣汰乃市场铁律,即使当前这些地区深陷经济疲软的困难境地,社会管理者当泰然处之。弱化政府角色,还原市场利益格局和市场约束力,防止出现因不当政策干预的恶性循环,理应是实现区域经济重回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上佳选择。
(作者为北京工商大学教授,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访问学者,文章不代表本刊观点。)
周清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