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上的羊皮筏子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黄河,羊皮筏子
  • 发布时间:2014-08-31 12:43

  到黄河旅游,如果不去坐一坐黄河上的羊皮筏子将成为一种遗憾。黄河上的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当你到兰州在中山桥至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河滨小道上信步漫游时,偶尔会看到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象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游客,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这是兰州,这是黄河,这是黄河岸边的人们,至今保留下的别具风格的民俗文化的遗产。

  皮筏子古称“革船”,是一种简易渡河、运载工具,有羊皮筏子和牛皮筏子两种,皮筏作为原始而古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历史悠久,据史载可查,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自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经久不衰,算来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甘肃皮筏历史因缺乏记载而难以确定,据《王进定》载,至少在320年前,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用以渡河。

  牛皮筏子可载重数十吨,用以货运,羊皮筏子负荷较轻,以客运为主,兼营货运。而兰州段的黄河则以羊皮筏子为主,目前作为水上娱乐的项目之一,筏子客由一人担任,筏子顺流而下,沿河风情尽收眼底。

  兰州这里见到的羊皮筏子,多是将21~23根2~4公分粗的圆柳棍用绳扎成约2米宽,3米长,隔成许多小格子的长方形框架再把14个充气的羊皮筏子排列整齐,一并拴牢于架上,渡河时将羊皮一面置于水中,摆渡时皮筏顺流而下,返回时,则由筏客扛于肩头,步行至上游,古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之说,关于制作羊皮筏子还有一段顺口溜“窜死一只羊,剥下一张皮,捂掉一身毛,涮上一层油,曝晒一个月,吹上一口气,绑成一排排,可赛洋军舰,漂它几十年,逍遥似神仙。”(这要是用兰州话说,那才好听呢)。据说抗战时期,兰州一客用羊皮筏子从四川广元运输汽油到重庆,这个轰动山城的故事,成为兰州百姓的美谈,并以“羊皮筏子赛军舰”美誉而载入史册。

  以皮筏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细,二要胆大。上筏时要轻松自如,绝不可猛劲上跳。坐在筏上要紧抓木杆或绳索,遇浪可不能惊慌乱动,保持平衡自然会有惊无险。筏子往往由谙熟水性、经验老到的“峡把式”领航掌桨,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

  (摘自《杭州日报》 文/叶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