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斋先生的中国书画收藏

  • 来源:中国书画
  • 关键字:王南屏,中国书画,收藏
  • 发布时间:2014-09-24 14:09

  王南屏与我相识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彼时我在普林斯顿大学研究所攻读艺术史,而他长居香港经商,也是一位书画收藏家。王南屏号玉斋。1975年他将其部分收藏品印制成册,名为《明清书画选集》,并亲自撰写后记,简介画册中的每件作品。王先生曾交与我两册,并托我将其中一册送交普林斯顿大学方闻教授。

  不久之后,我受聘到耶鲁大学教授艺术史,王南屏慷慨地将一幅明代书法家张弼(1425-1487)的草书立轴赠与耶鲁大学美术馆。时任亚洲艺术主任的Mary Gardner Neill(倪密)接受了这幅作品。自那时起,王南屏与耶鲁大学美术馆始终保持良好关系,当我离开耶鲁大学,前往华盛顿史密桑宁学院的佛利尔美术馆任职时,他将收藏中的一幅清初画家黄鼎的《松树图》赠与耶鲁大学美术馆。

  我就职佛利尔美术馆不久后,向馆方推荐购入玉斋先生收藏的一幅清代书法家黄慎(1687-1772)的草书立轴。时任美术馆馆长的Thomas Lawton(罗覃)先生大力支持我所提议的建立史密桑宁学院中国书法艺术国家馆藏,我因而与王南屏先生始终保持紧密联系。

  自1983年起,王南屏先生信中频提健康状况堪忧,每日需要服用多种药物。1984年11月,王先生的信中说道:“上个月心脏病发作,在加护病房一周后方才脱离危险。病发时在敏求精舍讨论未来展览的会议中,我突然感到胸口疼痛。幸亏当时有医生在场,因而避免严重损伤,一周之后便可出院。”令人难过的是,这是我自玉斋先生处收到的最后一封信,盖因他不久后便离世,享年60岁。

  王南屏自年轻时候起,即喜爱中国书画,这与他的家庭背景不无关系。其父王有林,是著名上海画家鉴赏家谢稚柳先生(1910-1997)的表兄。他自己显然对中国书画也有浓厚的兴趣。早在王南屏当大学生的时候,他的父亲便慷慨地拿钱给他买画,多年来一直如此。

  王南屏在复旦大学主修中国文学,这也是引发他对中国书画产生兴趣的主因之一。他给我的信件简洁流畅,文字洗练,颇见国学根底。听闻他给在美国求学的子女的家书也是洋洋洒洒。

  王南屏在收藏和鉴赏方面受到叶恭绰(号遐庵,1880-1968)的影响尤甚。1944年王南屏年20岁,就读大学时有机会向这位上海知名鉴赏家求教,且因为叶先生当时需要出售一部分他的私人收藏,王南屏得以从他手中购得数十件明清书画珍品。同年冬季,叶恭绰的一位友人计划出售宋人米友仁(1075-1151)的《潇湘奇观图》,叶先生便将王南屏介绍于他,促成他购得此卷。这是王南屏首次购得宋代水墨画,一时轰动上海收藏和鉴赏界。当时沪上的老一辈收藏家,如吴湖帆(1894-1968)、王己千(1907-2003)、谭敬(约1910-1980)、徐邦达(1911-2012),以及张珩(1914-1963)等,皆有意结识王南屏其人。

  王南屏曾追忆:

  我们一同临摹,砌蹉技巧,我因而浸入此学数十年,乐此不疲。若非叶恭绰先生助我购得米友仁手卷,唤起我的好奇心与兴趣,今生恐无缘窥见书画鉴赏的奥妙。

  由于购得了米友仁手卷,王南屏结识了上海著名鉴赏界前辈庞莱臣(1864-1949),并得以观赏其藏品中的12幅元代画家倪瓒(1306-1374)的立轴。聆听庞莱臣与叶恭绰两位前辈讨论书画真伪,对彼时阅历尚浅的王南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坦言这段经历对他日后的鉴赏能力启发良多。

  叶恭绰对王南屏日后收藏和鉴赏的影响处处可见。例如,在《明清书画选集》的后记中,王先生是如此介绍黄道周(1585-1646)的一件书法手卷的:

  此诗卷为叶遐庵铭心之品,载在《遐庵谈艺录》。卅年前余自遐翁处得书画数十事,为余鉴藏之始。今遐翁已归道山,当时执卷问难之情,犹在目前。三十年来余潜心研究,乐以忘忧。

  临书犹怀念前辈诲学之诚不置也。

  王先生在1982年给我的一封信中也提到了叶先生:

  随函附上一本相簿,内有白阳千字文的照片,以及一幅钱牧斋(即钱谦益,1582—1664)手卷开头与结尾部分的照片。这两幅作品曾经为叶恭绰收藏,其中都有叶公的题跋。四十年转瞬即逝,叶公音容至今潆绕脑际,令南屏缅怀不已。

  王南屏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开始郑重地购买书画,在1949年之前他的收藏数目已经相当可观。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艺术作品的价钱比较便宜,而因为王南屏的父亲也同样热衷于收藏,父子二人合力收购了大量珍品。王南屏在50年代初携带部分藏品移居香港,当年往来大陆并不难,他能与留在上海的父亲保持紧密联系。二人继续增加收藏,直至60年代中期“文革”爆发。“文革”期间,玉斋先生的所有收藏都被中国政府充公,其中包括米友仁的手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也收藏了玉斋先生的其他早期藏品,如赵孟坚(1199-1267)的《墨兰图》、曹知白(1272-1355)的山水画、顾安(1340-1370年间活跃)的墨竹画、倪瓒的一幅竹画,以及仇英(约1494-1552)的一幅立轴。从这些珍品可以想见玉斋先生原有藏品在充公之前是如何精彩。

  70年代后期,新政策准许个人收藏之后,一部分被充公的藏品发还王家。然而不幸的是,其中许多珍品已经遗失,不知所踪。王南屏在1979年12月寄于我的书信中提到这件事:“除却政府保管的留在上海的部分书画和发还的几百件书画之外,大约有540幅书画完全不知去向,其中包括一些稀世珍品。此乃大不幸,每提及此事便心痛不已。”总共只有几百件书画作品发还给在上海的王家。中国政府也允许他们携带其中的一部分出境,这些书画有多件在玉斋明清书画展览中展出。

  这一部分藏品发还之后,王南屏曾数次邀我一起从香港前往上海观赏,但我一直事务缠身,未能成行。然而在1982年,王南屏邀我与他结伴前往上海看望他年迈的父亲,我终于如愿以偿鉴赏了许多无法携带出境的明清卷轴。

  王南屏在他1975年出版的著作《明清书画选集》中收录了其中一部分藏品。书中呈现的大部分藏品来自王南屏60年代至70年代早期移居香港后在海外购得的藏品。其中多件已被他人收藏,如程正揆(1604-1676)的长手卷《江山卧游图》为洛杉机美术馆收购,部分作品流落其他博物馆收藏,如佛利尔美术馆等,而在王南屏先生过世后不久,一些书画品也散归落他处。

  从以往出版的著作和现于耶鲁大学明清书法画展览中可以看出,王南屏的收藏兴趣范围极广。他的藏品涵盖了宋元珍品,以及明清大小流派的重要书画代表。一般中国书画收藏家大都重画而少书法。而玉斋展览中书法卷轴也较少。事实上,王南屏是非常重视中国书法的。

  (作者为中国美术史学家、书画鉴评家,本文由牟歌翻译、郭仲德审核)

  傅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