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成人物画辑评

  • 来源:中国书画
  • 关键字:赵建成,人物画
  • 发布时间:2014-09-24 16:06

  赵建成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艺术家,创作态度十分严肃认真。在《先贤录》系列中,他在水墨的自由挥洒与色彩、肌理的交响中,驰骋自己的才赋,表达对社会、人生和艺术的态度,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与传统人物画相比较,赵建成的人物画不以笔线造型见长,但并非不重视线的作用。在《国共合作—1924·广州》的群像中,他在线的运用上匠心独运,一条条变化有致的垂直线,不仅加强了画面的整体感,而且恰当地表达了国共要人们的团结气氛。在表现我国近现代书画大师形象《先贤录》的系列中,康有为、蔡元培、弘一法师、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等人物,有坐有立,动作、神情各异。作者重点刻画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部分,布局中充分发挥留白的作用,虚实巧妙转换,线与块面融为一体,墨与色相互辉映,自有耐人寻思的趣味。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

  建成兄是写实水墨人物画的佼佼者。其画风兼综南北。既有北派写实水墨人物画的扎实造型与素描功底,亦有南派写实人物画的笔墨意趣与写意精神。近年来,建成兄重新发现民国,于这一短暂而特殊的历史区间,爬剔钩陈历史人物,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史家心眼,与作古不远的先贤瞳目相视,惺惺相惜。那些憔悴的身影,坚毅的神情,如炬的目光,穿越时空而来,借建成兄的如椽画笔,重回21世纪的中国。因为有这样的人物在,民国不再沉寂;亦因为有这样的人物在,中华民族的脊梁和良知亦不澌灭,而建成兄的心灵也不再孤单落寞。有斯人,遂有民国;有斯人,遂有楷模。微斯人,吾谁与归?以民国人物之酒杯,浇今人胸中之块垒,岂非真有“后不见来者”之怆然涕下乎?

  —王鲁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赵建成在绘写一系列名人肖像时可能参考了历史照片,他巧妙地运用了灰色调和多种笔法去处理形象,这些肖像画既显得真实,又产生了某种历史感。他还借用了特写的方法,画人不画“全人”,有意将某一局部忽略,使观者的视线集中于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面部或姿势上。中国传统绘画虽有“马一角”“夏半边”以及“折枝花”的创作方法,但那只限于山水和花鸟画范畴,而赵建成的这种布局方式在传统人物画中是非常少见的。显然,画家在继承中国人物画重彩的传统时又不满足于既有模式,他大胆突破旧法,并参照西画的构图形式,用笔重“金石味”,注重对人物形体的表现,线条与墨块相交织,朴厚挺劲。

  —汉初(中国艺术研究院美研所理论家)

  就素描造型与水墨写意相结合的艺术语言而言,他不是平均将两者结合起来,而是探索写意水墨对于形象塑造的真实程度。他不回避素描造型,甚至于将长久以来中国画家回避的光影素描有机地转化为用笔与用墨。在某种意义上,他在写实人物画方面所显示出的鲜明个性,也便体现在他如何直接地将光影与结构富有意味地转化为中国画的笔墨。他追求艺术中的一种理性精神,画面由此而显得简洁纯净、高贵静穆。

  —尚辉(《美术》杂志主编)

  责任编辑:刘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