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制度控税是指企业通过设置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相关的涉税管理经营制度来规范企业的经营和管理行为,使企业经营真正规范有序,开源节流,达到控制和节约非税收成本,最终使企业节省税收,减少税收风险的一种财税管控行为。制度控税折射出一种税收与制度间的逻辑关系,即制度与税收之间是辨证统一关系:制度决定了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行为,公司的经营和管理行为决定企业税收的多少。如果要让企业进行节税,则必须重视公司各项制度的重构和设计,充分选择更有利于公司节税的制度。因此,公司涉税制度的设计是公司进行税收筹划的一种重要技术,公司应该重视降低税负的涉税制度设计,公司在制定制度时必须考虑该制度能否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
良好的涉税制度是控制企业税负的重要因素
涉税制度是企业进行税收筹划的重要工具,也是企业控制税负的重要源泉。公司常用的涉税制度主要有:发票管理制度、采购制度、营销制度、税负分析制度、纳税评估制度、、税收预算管理制度、纳税风险预警制度、纳税成本控制制度、企业纳税自查制度、合同管理制度等。这些涉税制度都会影响企业的税负。有不少公司很不重视公司涉税制度的建设,即使重视公司制度的建设,也很少从税收的角度来思考公司制度的设计,从而使公司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成本。因为从制度设计实践来看,大部分公司的制度构建和设计工作都是由公司法律部门或公司聘请的法律顾问来完成的,而大部分法律部门或法律顾问工作者都是学法律出身的,很少是学税收学或会计学出身的,这些法律工作者在对公司进行制度设计时根本不可能考虑给公司设计更节税的制度。因此,当前大部分公司内部的各项制度很难起到节税的作用。为了给公司制定更节税的制度,从事公司制度设计时,必须从节省税收的角度去设计公司的各项制度,使企业获得良好制度带来节税的红利。
实践中,有不少企业通过设计良好的节税制度而实现节税的效果,也有不少企业因制度设计本身存在问题从而多缴税的现象。下面以案例做详细分析。
【案例1】江南洪峰制造企业制定一项采购制度,制度中明确规定如下:降低企业采购成本是企业控制成本中的重中之重,为此,采购部门在采购时,必须优先选择报价最低的供应商进行交易,在必要时,尽量选择“不要票一个价”的采购价进行交易。2014年6月,该企业采购部门在采购原材料过程中,材料供应商报出两个价格:一个是200万元,供应商不开发票,只开收据;一个是220万元,供应商开发票。结果该采购部负责人选择了第一个价格,为了节约20万元采购成本而选择供应商不开发票。该企业所在地适用25%的企业所得税政策,请分析该企业的涉税成本。
分析:采购中为降低采购成本而不开具发票的涉税风险主要体现在企业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和企业所得税前无法扣除成本从而使企业多缴纳企业所得税,甚至会使企业增加的税收高于降低的采购成本。基于此分析,本案例中的制造企业由于没有索取供应商的发票,只索取一张200万元的收据,其增值税进项税额就不可以抵扣34万元,企业所得税税前不可以扣除200万元成本,因为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开展打击制售假发票和非法代开发票专项整治行动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8]40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税收征管若干具体措施>的通知》(国税发[2009]114号)的规定,企业没有取得合理合法的票据,其成本不可有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所以该企业要多缴纳企业所得税50万元,加上不能抵扣的34万元增值税,总共要多承担84万元税收,扣除节省的采购成本20万元,还多承担64万元,真是得不偿失。
如果公司在采购制度中明确规定:公司在采购过程中必须见票付款或必须向供应商索取发票,则本案例中的公司就不会产生损失64万元。
企业涉税风险最终归因于制度问题
企业涉税风险分为多交税和少交税的风险,企业多交税还是少交税,在一定程度上都与其制定的涉税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制度是企业经营中的行为准则,特别是企业的一些企业涉税制度,是产生或控制企业税收风险的主要因素。纵观企业税收风险的历史,可以发现,公司制度决定企业经营过程,企业经营过程决定企业风险,不仅仅限于税收风险。即企业涉税风险或多或少都缘于公司制度。基于此分析,公司要控制税收风险,将税收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中,公司决策层、管理层必须从制度设计和制定入手,在公司设计和制定时,应充分考虑制度执行过程中隐藏的潜在税收风险的识别和防范,重点在公司涉税制度的制定和设计环节,控制和防范企业的涉税风险。如果在公司涉税制度的制定和设计环节,没有全面估计和控制未来的企业涉税风险,则企业涉税风险永远存在,迟早会企业产生涉税风险。
文 肖太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