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领航医养一体化智慧平台
- 来源:互联网经济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互联网,指挥平台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1-06 10:09
未富先老,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尚未有效建立针对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构建医养一体化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将是一种新型的探索和实践。而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可穿戴设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养老产业信息化将得到更加广泛、深入的应用。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人的国家,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正在以每年超过3%的速度递增,其中约10%的老年人患有躯体功能障碍。而长期以来,中国的养老模式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封闭的模式,由于受现有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绝大多数的养老院只是单一地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养老服务,无法给入住的患病老人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和精神上的疏导。对于传统的养老模式来说,医养结合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理念创新。
老龄化现状呼吁智慧养老体系
民政部《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14.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3161万人,占总人口的9.7%。截至2013年底,全国各类养老服务机构42475个,拥有床位493.7万张,即2.44%的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其中包括社区留宿和日间照料床位64.1万张。
国务院2013年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截至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全国社会养老床位数达到每千名老年人35至40张。也就是说,养老的结构布局将走向“9073”/“9064”模式,即90%的老年人仍将选择居家养老,6%-7%的老年人依托社区养老,而只有3%-4%的老年人会拥有机构养老的床位。
未富先老,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居家养老符合国人的文化传统,传承了孝道为先的传统文化美德。但由于针对居家养老的服务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居家养老面临重重困扰和矛盾。特别是传统医疗和养老由于主管职能部门的不同,“医”“养”分家,由此引发种种问题。例如,由于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性,患病、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相关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同时致使许多患病老年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老年人“押床”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使真正需要住院的人住不进来。现代居家养老需要医养一体化的服务体系。
医养一体化的四种模式
医养一体化养老服务是将医疗健康和养老服务合为一体,将养老机构和社区医院、老年医院相结合,包括在养老机构中设置医疗机构,将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等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医养一体化将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医疗和健康养生需求,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增加老年人幸福感。其服务内容既包括老年人日常所需的基本医疗服务、健康养生服务和康复护理服务,也包括传统的生活照料服务、精神慰籍服务、文化服务等。
目前,医养一体化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模式:
模式一:在养老机构当中设立医疗机构,由同一个组织来管理,特别是一些社会举办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非常明显。
模式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乡村卫生院、所,和养老机构结合,开展长期驻点服务。
模式三: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相互联动,这个联动包括机构间双向转诊、远程医疗、健康教育、健康管理等。
模式四:医疗机构直接转型,为老年患者进行常规医疗护理服务,提供24小时全程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浓厚的人文关怀。
打通线上线下
构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由于医养结合更易在养老机构中实现,因此现有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更多地关注了机构养老。而在居家养老中如何有效实现顶层设计,以老年人生活服务需求和健康需求为出发点,整合生活服务资源、医疗卫生资源、政府社区公共服务资源,综合运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科技成果,构建医养一体化综合养老服务体系将是一种新型的探索和实践。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深化,科技已可以帮助“医养一体化服务”以多样化的形式展现或存在。其中,以“线上健康云服务平台为核心,老人身边的线下服务平台为依托,综合硬件平台为基础,呼叫中心为支撑”的医养一体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是当前居家养老服务新模式的最新探索之一。
该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整体架构如下:该架构的核心为线上健康云服务平台。健康云服务平台兼具服务、呼叫中心和管理功能,涵盖个人健康建档、个人健康管理、专业医疗服务、求医问药咨询、医院信息咨询、医生信息咨询、医院导航、智能分诊、手机预约挂号、健康资讯推送、健康知识宣教、健康百科、社交活动、信息发布、养老服务流程管理、养老服务机构管理评价等多样化服务功能,可以方便地为老人及其亲友子女提供多方面服务内容。
同时,通过建设老人社区身边的线下服务平台,立足现有养老服务设施,重点建设以健康管理服务为特色的落地服务设施——健康生活馆,满足老年人“面对面、人与人”交流方式的需要,为老年人提供线下人工服务健康监测、健康咨询、预约挂号等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主动关怀服务。这些线下服务平台的拥有医学背景的医疗专家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服务,并和线上云服务平台提供的“虚拟家庭医生”服务相结合,融入物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智能化的网络服务平台使得医疗专家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拓展,覆盖更多的人群。
而综合硬件平台设备则全面对接健康云服务平台,通过选择范围广泛的可穿戴设备(如健康腕表等)、便携式健康监测终端及一体化健康检测设备可全面采集老年人体征数据,为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支持。
由以上三大子平台组合而成的新型医养一体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将在服务内容、产品技术、商业模式、产业链等方面为国内养老带来巨大的变化。
首先,医养一体化智慧养老模式将鼓励更多专业医护资源进入养老领域,填补养老与医疗之间的空白,将对破除养老难题起到关键作用,有助于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在日常生活、健康管理等各方面的需求。
其次,医养一体化智慧养老模式将进一步密切老人与子女的联系,为自主养老服务或产品购买提供可能。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乡空巢家庭持续增加,子女们由于工作和家庭的压力的牵制,在照顾老年人的生活起居上难免显得捉襟见肘。医养一体化智慧养老模式,将有效解决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老年人子女能通过网络渠道很便捷地了解老年人情况。
医养一体化智慧养老模式也将推动养老产业信息化技术应用趋于成熟。除互联网外,医养一体化智慧养老模式迫切呼唤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及可穿戴设备技术深入融合发展,信息技术将促使养老模式向着简捷、高效以及多样化的方向发展,真正实现科技助老的宏观目标。
最后,“医养结合”医养一体化的养老模式将改变整个产业链的格局,促进产业链向着更为开放合理的目标发展。医养一体化在医疗产业链中进行合理延生和辅助,帮助老年人更好更高效体验医疗服务。此外,随着老年人经济水平的提高,娱乐、旅游多样化的产业也将与养老产业进行融合,整个产业链将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特征。
养老产业信息化的未来
目前养老产业信息化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可穿戴设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养老产业信息化将得到更加广泛、深入的应用。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做好信息平台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建立老龄事业信息化协同推进机制,建立老龄信息采集、分析数据平台,健全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跟踪监测系统。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也提出:以社区居家老年人服务需求为导向,以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依托,采取便民信息网、热线电话、爱心门铃、健康档案、服务手册、社区呼叫系统、有线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构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服务平台,发挥社区综合性信息网络平台的作用,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在养老机构中,推广建立老年人基本信息电子档案,通过网上办公实现对养老机构的日常管理,建成以网络为支撑的机构信息平台,实现居家、社区与机构养老服务的有效衔接,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可见,未来医养一体化居家养老服务将成为政府投入的重点方向,而建设智慧型综合养老服务平台也将成为下一阶段政府居家养老服务顶层设计的核心内容。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政府牵头、购买服务、扶持市场发展也是同样的历程。因此未来要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政府牵头是关键,这除了可以有效解决编制、经费和场地等关键问题,还可以通过政策引导,由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力量,共同构建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为社区老人提供更多样、全方位的养老服务。
□ 文/金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