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卫视2015:真诚面对观众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福利基金,故事,少年
  • 发布时间:2014-11-14 12:40

  金九银十,丹桂飘香。在安徽广播电视台新中心启用一年之际,这里已崛起为合肥市的新核心区域,周边各类业态的兴起,昭示出这里蕴藏的无限活力。

  从安徽广播电视台办公大楼向外望去,开阔的天鹅湖,静谧而不乏生机。这一如安徽卫视的未来发展规划:追求稳健,坚持精品电视剧和优质节目双轮驱动,进一步寻求产业链的拓展,从产品源头抓起,并积极寻求新媒体方面的突破。

  8月19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监听监看日报》中对安徽卫视播出的《少年中国梦》特意提出表扬,认为该节目用事实说话,诠释了如何圆中国梦的本质。

  《少年中国梦》是《安徽新闻联播》的一个专栏,在2014年5月-2015年5月间,将集中播出全国100位优秀少年的故事,相关公益广告也将在安徽卫视贯穿全年,同时安徽卫视联合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成立了海豚爱基金,共筹措社会资金1000万元,助力这100位青少年圆梦。

  安徽卫视是继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之后成立专项基金持续做公益事业的第三家省级卫视。

  深化电视剧战略

  今年,安徽卫视在电视剧方面的表现依然抢眼,《爱情公寓4》《大丈夫》《我的儿子是奇葩》《卫子夫》《爷们儿》等播出后均反响不错。

  面对即将实施的“一剧两星”政策,安徽卫视将从产业链源头抢占优势资源,一是精品顶级大剧,一是性价比高的优秀好剧,包括优秀剧本、导演、演员,播出有竞争力的、符合频道特色定位的电视剧。

  2015年,安徽卫视“剧行天下爱传万家”的定位,要进一步深化为“好剧行天下,圆梦千万家”,对顶级热剧的投入资金还会加大。明年安徽卫视除了毫不动摇的引进顶级剧外,还会选择更多与频道调性相符的好剧,其中家庭情感剧是主打,除此之外,安徽卫视的节目资源也要尽量向电视剧聚焦。

  安徽卫视一直强化频道的自身定位和目标,定位代表的是一种方向,目标决定了投入的力度。在整体力量有限的情况下,安徽卫视坚持聚焦,坚持高效的运作系统,包括体制机制、资源配置、人才结构等,在他们看来,方向正确了,目标也可行,每一件事情都能做到位,卫视何愁不发展。

  在自制剧方面,自2006年开始,安徽台就启动了“播出”向“制播”的转型;2009年前后,安徽卫视提出了“大剧独播,长剧定制,热剧有我”的竞争策略;2011年初,安徽广电又提出了“向上游进发”的口号,重新组建安徽华星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从源头掌握优质资源。安徽卫视的自制剧不仅是资金的投入,还包括智力的投入、精力的投入,如此这般,才能保证制作的真正是好剧。近两年,安徽广电投拍的电视剧已达到每年千集以上规模,多项作品获全国大奖。

  综艺节目向前冲

  在强调“剧行天下”的同时,安徽卫视的综艺节目也在稳步推进。

  从2011年开始,安徽台全面发力综艺节目制作,尤其是随着2013年安徽广播电视台新中心的建成启用,其内容生产和硬件设施都踏上了一个新台阶,“超级”系列——《超级演说家》、《超级先生》、《超级笑星》在卫视荧屏上刮起了一阵阵“超级”旋风,华语唱将音乐队战节目《我为歌狂》的制作品质和水准受行业瞩目,影响力不断放大。

  目前,省级卫视已进入节目竞争的“井喷时代”,综艺节目成为各大卫视抢夺收视与争夺广告客户的重要手段。2014年,安徽卫视结合自身特点,进行了节目升级,周末打造大综艺概念,将晚间9:20和午间档节目带打通。安徽卫视的综艺节目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比如《男生女生向前冲》虽然不属于综艺“大片”,但它是观众规模最大、性价比最高、参加互动人数最多、对平台收视贡献最高的“常青树”节目,甚至超过了一些综艺大片对卫视频道的贡献。此外,安徽卫视一直坚持差异化参与卫视节目竞争,《超级演说家》《超级先生》以及《超级笑星》开辟了真人秀品类新蓝海,对广告客户的贡献也明显。2015年,安徽卫视继续延续“差异化”,将推出中国第一档姓氏寻根文化竞技节目《中华百家姓》,文化名家,中华姓氏,让人拭目以待。

  2015年,安徽卫视综艺节目的发展思路是:一、节目模式力求适合双屏时代主流观众群,抓住中间阶层的欣赏习惯和口味,实现多轮的、跨媒体的、有附加值的传播;二、通过开放的节目生产机制,让优质资源为我所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实现资源配置最大优化,带动品牌影响力爆发式增长;三、对现有品牌栏目实现滚动创新,量质齐进,交互传播。

  强化互联网思维

  安徽台是较早布局媒体融合发展的省级广电媒体。如今,在融合的大背景下,安徽卫视正全方位地推进自身内容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从节目生产、频道运营再到渠道拓展,在战略设计上打造一个大产业链条,做真正有实力的内容提供商。

  广电媒体融入互联网思维,必须重新建构自己的策划和创新制作体系,特别是注重内容生产商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对此,安徽台的经验是,使用“大数据思维”捕捉观众潜在收视需求,打通节目的生产链。比如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创造了语言类真人秀的新类别,《全星全益》是明星、公益、益智的元素组合,《男生女生向前冲》则契合了合家欢收视的强烈需要,这些节目均获得了很好的收视回报和网络反馈。

  安徽广电人很早就意识到广电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不仅仅是平台的替代,更是一次全方位的思维转换,广电要用全媒体的思维去进行业务流程再造。安徽卫视《超级新闻场》是国内较早融入互联网思维的电视新闻节目,节目通过搜罗网络世界生活万象,用充满个性化的电视语言对网络信息进行二次加工,使得碎片化的网络信息更加精细化,不仅赢得了高收视,而且还反向输出、频繁占据各大网站的优质位置资源,多屏传播效果和长尾效应非常明显。

  2013年《我为歌狂》制播期间,安徽卫视发起了省级卫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微博矩阵传播,100多位名人参与,微博总转发量超过1000万次,通过把节目碎片化处理、打包成新媒体等方式,进行“二次传播”和“二次分销”,该节目2013年第一季播出期间,网络点击总量累计超过1亿次。在今年第二季播出时,安徽卫视继续加强了与新媒体的深度合作,全方位对接电视节目生产,在艺人资源、网络推广等方面提供支持。

  文/唐潇霖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