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外令”:视频网站纳入监管体系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限外令,采购,传闻
  • 发布时间:2014-11-14 13:40

  近日,有媒体全文公布了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9月初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落实网上境外影视剧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新广电发[2014]204号)。此前,广电总局曾向社会发布消息,介绍此次重申规定的部分要点。业界也一直有传闻,称总局拟对网上境外剧进行总量控制(不超过国产剧30%)。此次通知全文公开后,所有疑问一一解开。

  虽说是重申规定,但此次通知专为网上境外剧量身定做,对审核流程的要求明确而详细,网上境外剧新政也因此再度引起业界关注。

  “总量控制”和“先审后播”

  毫无疑问,新政落地之后,最值得关注的就是“总量控制”和“先审后播”两项要求。

  “总量控制”方面,总局要求一如业界传闻:“单个网站年度引进播出境外影视剧的总量,不得超过该网站上一年度购买播出国产影视剧总量的30%”。这一条要求对各网站的实质影响不会不大。中国电视剧年产量在万集以上,电影年产量目前在600-700部左右,尚有大量影视剧无法进入电视台和院线市场,版权价格也并不高,如果网站需要扩大采购规模,可以考虑低价买入这部分国产电影电视剧,提高国产影视剧的基数。

  “先审后播”方面,此次通知的要求明确且详细:各网站需要先在统一平台登记,待总局确认后与版权方签约,随后再报送属地省级广电主管部门审查,最后再由总局配发序列号。“先审后播”其实也并非新政,此前主管部门一直要求互联网与广播电视执行相同的标准,播放境外剧需首先取得“两证”(《电影片公映许可证》或《电视剧发行许可证》)。由于原有的规定主要面向传统媒体而设,因而当视频网站近年大量引进境外剧时,便没有按照既定要求申报。此次通知首次提到了专门用于信息网络的《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明确了视频网站作为引进主体,也明确了详细的审批流程,此后,各大网站再引进境外剧恐怕无法再规避审查这一关。

  “先审后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美剧、水木剧等边拍边播每周更新的剧目,以后再无法实现境内外同播。而网友们追剧的需求,可能会让影视论坛、P2P工具等盗版下载渠道再次受到追捧,至于其能否盛行,则要看主管部门的查处力度。

  网上境外剧地位获肯定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其实《通知》的出台,也是肯定了各视频网站传播境外影视剧的合规性。正如爱奇艺副总编辑王兆楠此前对媒体发表的观点:总局的各项规定将视频网站纳入了监管体系,其实是认可了这一平台,长久来说对网站是一个保证。

  前一段时间,总局严格按照181号文的规定整顿互联网电视,各大视频网站的TV版终端软件均被要求下架,如果顶风抗命,则可能面临吊销从业资质的惩罚。回头再看关于境外剧的要求,如果总局强令严格执行此前颁布的有关规定,那么各网站在播的大部分境外剧都在下架之列。而此次主管部门设置专门用于信息网络的《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并设计了详细的引进审批流程,用“疏”而不是“堵”的方法来管理网上境外剧的传播,也相当于肯定了互联网作为境外剧重要传输渠道的地位。

  正如《通知》开篇所言:“在维护我国民族文化主体地位的同时,适量引进境外影视剧供信息网络传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鼓励符合条件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网站引进播出内容健康、制作精良、弘扬真善美的境外影视剧。”简而言之,在维护民族文化主体性,以及内容和导向符合要求的前提下,主管部门鼓励视频网站引进境外影视剧,而这一基本态度落实为规定,就是“总量控制”和“先审后播”。

  各个国家都会对引进影视剧做一些政策性的规定,此前视频网站以对政策“佯装不知”的态度引进了大量境外剧,也难免担心有一天主管部门的杀威棒突然砸来,此番总局明确就网上境外影视剧表态,对于已经花了真金白银购买版权的网站来说,风险无疑大大降低。

  新政的出台,还给我们留下了其他一些悬念:“先审后播”以后,审查标准会是怎样?《通知》中仅说明了简单的一句:“专门用于信息网络传播的境外影视剧的审查标准,按照电影、电视剧内容审核相关规定执行”,那么在实际执行时,又会如何?此外,最近一两年,在境外影视剧大热的同时,不少境外综艺节目也通过视频网站和境内网友见面,考虑到境内电视台综艺节目的制作播出主管部门把关甚严,总局日后会否针对综艺等其他类型的引进节目也作出规定?这些问题,恐怕都还要再等待一段时间方能看清。

  文/包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