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档综艺节目助力安徽卫视发力2015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我为歌狂,超级先生,演说家
  • 发布时间:2014-11-14 12:45

  《我为歌狂》:音乐的“兵团大战”

  2013年,安徽卫视推出中国首档华语唱将音乐队战节目《我为歌狂》。

  和其它音乐节目中歌手单打独斗不同,《我为歌狂》采用的是明星组成战队同台PK的方式,更加强调团队的概念。《我为歌狂》执行制片人姚进认为,重视团队会给节目带来双重增效:第一是歌曲呈现形式更为多样。基于团队对决的对唱、组曲演唱等方式,引申出花样繁多的舞台表现形式。第二是团队对抗会让节目的戏剧性和可视性更强。每一阶段结束,输的战队要自行产生淘汰,在这个过程中,团队的谋略和布局让节目悬念的爆发点密度更大。

  总导演唐巍和吉青表示,当下社会都重视对个性价值的追求,这是一种社会进步。但人是社会群体性的动物,每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各方面资源的支持,因此也需要树立对团队价值的认同感。《我为歌狂》强化团队概念,更容易让观众产生贴近感,情感层次也会更丰富。

  和第一季相比,2014年《我为歌狂2》在战队、赛制等各个方面都实现了升级。首先是战队升级,《我为歌狂2》设有神曲战队、狂飙战队、女神战队、摇滚战队,将战队标签化,战队特质因此更加明显,“从反馈来看,这种团队的性格塑造使得观众的记忆度提高了。”姚进强调。

  在赛制方面,《我为歌狂2》节目组下放歌曲的选择权,让明星自由选择演唱曲目,走心真唱,提升了节目的悬念和观赏性。同时,参赛阵容也实现升级,根据四支战队的各自风格,节目组请来乐坛四大金牌制作人全程参与,帮助战队选曲、编曲。另外,每次节目都会邀请林夕等著名音乐制作人,对选手的发挥进行点评。

  在营销推广方面,《我为歌狂2》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播出之前四个月,节目宣传片即被反复播出了九百余次。同时,安徽广播电视台各频道的新闻栏目对这档节目从开播到地面推广再到赛制进程都予以全程关注。在开播之前,《我为歌狂2》还在合肥的左岸影院举行了盛大的首映仪式,堪比电影宣发。

  在跨屏传播上,《我为歌狂2》有效实现了全媒体整合。在各大门户、网页与客户端,《我为歌狂2》的消息密集出现。微博、微信则双管齐下,通过话题制造实现矩阵式传播。近百家地面媒体的强势关注,也与网络联动形成了推广合力。

  通过各个环节的齐力配合,《我为歌狂2》的受众反馈良好。数据显示,第二季《我为歌狂》观众的学历有所提升,性别结构发生了变化,其中女性占49.4%,男性观众占50.4%。从年龄组来说,更加趋于年轻化。百度指数显示,《我为歌狂2》在全年同期音乐节目的观众收视时长最长,它的上升趋势是理性和健康的。

  据了解,明年《我为歌狂》将推出第三季。这个节目将在多个方面实现突破:视听录制和舞美效果全系统升级、顶尖编曲和实力歌手强强联合、创造性与风格化的改编将创造一流的视听效果。在2015年安徽卫视的综艺布局之中,第三季《我为歌狂》值得期待。

  《男生女生上高原》:“双星”联手,健康生活

  九月的西宁,日照强烈,空气稀薄。一位61岁的老奶奶引起了杨涛的注意,她从吉林白城坐了几天几夜的火车,专程来到西宁报名参加《男生女生上高原》节目。出于对老人身体的考虑,杨涛最终没有同意她的请求。

  杨涛是安徽卫视《男生女生上高原》的制片人,这种情况对他来说已经屡见不鲜。每一季的《男生女生向前冲》都有多达几十万的选手报名,其中不乏年事已高,却仍然充满活力,敢于自我挑战的观众。

  《男生女生上高原》是《男生女生向前冲》的高原版。作为安徽卫视的王牌节目,《男生女生向前冲》自2010年开播以来,一直被誉为午间收视王。据CSM媒介研究32中心城市数据,《男生女生向前冲》平均每期观众规模约为350万人,平均忠实度高达22.3%,六季节目累计拥有近1亿观众,这一规模超过同时段所有节目和电视剧。

  “为什么一档冲关节目具有如此大的魔力?”曾连续几季担任《男生女生向前冲》制片人的解波分析,老百姓爱看这档节目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这档节目与其他益智类、音乐选秀类节目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不同,它不存在任何收视门槛,而节目的快节奏也让临时加入的观众不存在收看障碍。

  其次,节目给观众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参与感。“户外闯关”与“水上游戏”对都市观众都深具诱惑,将二者结合起来,可以满足观众身体潜能需求的爆发,这是其受到欢迎的重要原因。

  同时,从名称来说,《男生女生向前冲》,“冲”是一种中国精神,是一种自我挑战历练的过程,这是能得到国人认可的原因。因此,该节目一直将自身定位为“全民健身榜样节目”,挑战自我的“向前冲”是其精神内核。

  “这是一个人人可参与的节目,很多人把参加这个节目看成是追求健康生活的自我表达,又可以得到快乐,又证明自己的实力。”《男生女生向前冲》现任制片人金斯倜和高昂强调。

  今年,《男生女生向前冲》围绕节目创新,将优质版权资源纵深开发,立体打造。继成功录制播出晚间冲关版之后,也推出了高原版《男生女生上高原》。这档节目由安徽卫视和青海卫视联合制作,共同播出,在西宁录制完成。

  从七月初开始,《男生女生向前冲》节目主创团队开赴青藏高原,挑战“高海拔、高难度、高挑战”的“三高”极限,克服了高原反应、天气多变、气温昼夜温差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全新设计打造的赛道全长90米,宽30米,号称“亚洲第一赛道”。其中,男女生各7道关卡,花儿朵朵、环环相扣、莲花移步、螺旋万象、健步如飞、步步惊心、急速降落、登顶高峰,汇聚历届《男生女生向前冲》里最趣味、最刺激的关卡,

  双星联播方式,对青海卫视来说,减少了投入风险,并吸引了精良节目的进入。于安徽卫视而言,这是安徽广播电视台实施精品节目“走出去”的有益尝试,它将为安徽台在内容层面实施跨平台、跨媒体和跨行业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超级先生》:好男人就是我

  定位于“好男人”励志成长真人秀的《超级先生》,自7月25日在安徽卫视开播以来就备受好评。CSM媒介研究34城收视数据显示,该节目在首期便取得0.9%的佳绩,第5期节目收视更是破1,基本上前六期稳居周五热门综艺档前三。

  今年Q3周五黄金时段,强手如林。《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两档电视大片强势回归,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卫视的重要节目都采用“田忌赛马”编播方式,巧妙避开这两大劲敌。而原本计划于周间播出的《超级先生》,却反其道行之,移师周五档,收视依然坚挺。原因何在?

  “女人选男人。”《超级先生》总导演赵静对节目的提炼言简意赅。

  赵静表示,从内容定位来说,目前市场上,音乐、舞蹈、户外、相亲等各种类型的节目都有,而从女性视角选择男性的节目尚属市场空白,因此,大有可为;另外,根据数据调查分析,以电视剧定位的安徽卫视主流受众群为30岁以上、对社会有判断力的成熟女性,因此这样一档可以调动她们心理参与的节目也实现了频道与目标受众的有效对接。

  有了好的理念,还需要感性显现来传达,《超级先生》在视觉元素的罗列和结构上也较有新意。首先,评委的选择让人眼前一亮。秦海璐、谢娜、李小冉、宁静无论形象、内涵还是表达,都代表了不同观众的审美需求。她们在角色的设计上也各有分工:秦海璐侧重于对亲情的思考;宁静则是豪放派代表,对爱情有着明晰的观点;李小冉侧重于观察男性在生活中的细腻面;谢娜则更看重男性外在的阳刚之美,在节目中也承担调节现场氛围的功能。

  为了中和女性评委的感性,节目特地安排了男性观察员乐嘉。执行制片人严婵表示,乐嘉的出现可以让评委在发生纷扰时,能站在男性的立场上给出一个更加客观的判断。

  选手是节目真正的核心资源,节目组对选手的选拔也追求极致。在《超级先生》的舞台上,有文艺青年,有中年大叔,有励志硬汉,也有花样美男,正如评委谢娜所说“在这个舞台上,我们看到各种各样的超级先生,慢慢了解到中国各行各业的男人是什么样的特点,有什么样的性格。我觉得千奇百怪,非常有意思,也很受启发。”

  在流程设计上,《超级先生》共有12场比赛,由海选、混战、决赛三个阶段赛程构成。其中,6场海选决出24位优胜者分别进入4支战队,每支战队6人。混战阶段为4场,每支战队进行组内淘汰,决出最后4位进入终极PK。此外,亚洲最大的演播室也为节目精致的视听表现提供了支撑。

  有了好内容,还要依靠强营销。《超级先生》自开播以后,借助多种渠道进行品牌推广,如微信“拆礼盒”活动引发的裂变式传播,吸引了50多万微信用户的参与。而“我的超级先生”微博话题阅读量更是达到3.7亿次,百度搜索达2350万次。此外,借用唯品会的电商平台,超级先生特卖活动实现了电视节目和电商网站的通路链接,每期节目播出时,在唯品会PC端和移动端同时推出“超级先生特卖”专区,这也实现了电视节目和电商网站的互利共赢。

  据介绍,第二季《超级先生》将力邀知名男性榜样和当红女星观察员加盟,在选手类型拓宽、选手品质升级,残酷赛制优化等方面,《超级先生》将全面更新,继续定义中国好男人的标准。

  《超级演说家》:话语权的平民化

  可能在每一个国人的校园记忆中,都会留有“演讲比赛”的回忆。

  在学生时代,国旗下、操场上、礼堂中激荡着的或振聋发聩或娓娓道来的讲演,影响了不少人的话语形态和行文风格。时至今日,演讲比赛依然是中小学、甚至大学的重要校园活动。

  “把演讲比赛搬到电视上做成常态节目。”如果多年前你和电视圈的人说起这个创意,他们一定觉得你疯了。毕竟,电视是视听综合艺术,演讲的视觉表现力相对较弱,如果不加以巧妙处理,很容易将其退化成“广播”,这对电视台来说,存在较高收视风险。

  但《超级演说家》的出现,打破了这个电视题材的禁忌。2013年,安徽卫视《超级演说家》开播,以“挑选中国最会说话的人”为口号,在彼时全国电视一片音乐选秀的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自此,“说的比唱的好”不再只是调侃之词。第一季《超级演说家》以14期节目9次拿到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一的成绩,彻底颠覆了人们对“电视演讲”的刻板印象。

  在第一季“叫好又叫座”的势头下,第二季《超级演说家》于2014年4月4日在安徽卫视播出,收视依然不俗,据CSM媒介研究35城收视统计,《超级演说家》第二季整体收视平均数值达到0.957%,超出第一季的0.89%。

  “你看看微博、微信,大家都很乐于发言。为什么不能做一档说话类节目,让有故事、想表达的人在大众媒体上公开演讲?”《超级演说家》总导演曹志雄认为,民众对演讲类节目的内在需求促成了这档节目的诞生。

  有需求并非是这个节目成功的充要条件,要想得到观众认可,还需要将“演讲”充分“电视化”。导师方面,两季《超级演说家》都邀请了李咏、乐嘉、陈鲁豫、林志颖四位导师,他们的默契配合为节目收视稳定奠定了基础。流程设计方面,来自全国各地不同年龄、学历、职业的选手,通过舞台上的5分钟演讲来争取现场300位观众的支持。观众的支持票过半,则选手进入导师选人阶段,反对票过半,则选手被直接淘汰。

  与第一季相比,第二季《超级演说家》在节目赛制、舞美、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赛制上采用“3+X”导师模式,同时增加了导师“盲选”环节;舞美方面,邀请到为格莱美颁奖礼设计舞美的美国顶尖专业团队打造;嘉宾方面,还邀请一些大腕名人担任助讲嘉宾。

  《超级演说家》打动观众的除了精致的形式感外,最重要的是选手直击人心的内容表达。在《超级演说家》执行制片人彭渝看来,相较于演讲技巧,“超演”更看重参赛选手身上的故事与人生阅历,“演讲,只是一种手段,‘超演’致力于通过语言的魅力,来展现朴实、平凡又充满人格魅力的中国人,进而呼唤整个社会重视沟通的力量。”

  与其他“演说类”节目相比,《超级演说家》最明显的特征是,演讲主体都是素人,这体现了一种话语权的平民化。执行导演董莹认为,“超演”给每一个想表达、喜爱演说、有独特观点的人提供了一个平台。在这里,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自由表达,他们代表的是自己背后的一个社会群体的声音。

  《少年中国梦》:电视如何“公益”

  2014年5月,安徽广播电视台推出全媒体公益行动《少年中国梦》,在全国选取100个8—16岁的优秀少年,讲述他们的故事,帮助他们实现梦想,拓展电视公益的表达空间。

  这些少年或自强不息,或志存高远,或是天才少年,或是道德楷模。但他们也有着许多相同点:有梦、有爱、自强、奋进。如援髓救母的12岁少年邵帅,从小承担照顾母亲的重担,在他的精心呵护下母亲终于痊愈;50米仰泳已达到世界水平的无臂少年赵庆东,梦想在残奥会上夺得游泳冠军;11年坚持做义工的刘柯贝,梦想让更多人加入义工行列,让点滴帮助汇聚成爱的长河……

  这些少年的故事在安徽卫视《安徽新闻联播》播出后,引起了不小反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其第165期《监听监看日报》中,以《安徽卫视<少年中国梦>诠释中国梦传递正能量》为题,对该节目“以小见大,以真实感人,以真情动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会其中”提出表扬。

  为了将这一公益活动的社会影响最大化,依托《少年中国梦》的专项公益基金——海豚爱基金应运而生。据安徽广播电视台电视节目研发中心副主任程力介绍,该基金由安徽卫视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合作成立。基金的初始注入由安徽卫视选择有意愿从事公益的广告客户完成,如格力、五千年文博园等,预计今年年底基金规模将达到1000万元。

  程力透露,《少年中国梦》只是海豚爱基金的主干内容,除此之外,今年基金还推出了两个分项的公益行动:“海豚水卫士”和“海豚小雨鞋”。

  “海豚水卫士”聚焦暑期儿童溺水的高频发生现象。通过海豚爱基金与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蓝豹救援队”展开全面合作,将安徽卫视的影响力与“蓝豹救援队”的专业能力有效链接。通过在安徽省内设置安全警示牌、开展水域安全大讲堂、安置水域志愿救援站等一系列活动,防范青少年水域安全事故的发生。在该分项活动中,安徽籍世界跳水冠军周吕鑫倾力加盟,作为“海豚水卫士”的形象代言人,助力活动的宣传推广。

  “海豚小雨鞋”则主要针对贫困地区孩子雨天穿鞋问题。根据海豚爱基金调查,贫困地区的孩子下雨天无鞋可穿,特别是雨鞋。为此,基金给这些孩子订制了温暖的小雨鞋,让他们不再担心雨雪天里泥泞的道路。预计年内,“海豚小雨鞋”将会完成一万双鞋子的投放。

  这些公益活动关注的问题并不宏大,却在脚踏实地中解决一些现实问题,从小事、实事做起,这便是《少年中国梦》和海豚爱基金践行媒体公益的主旨,未必锦上添花,却能雪中送炭。在这个过程中,安徽卫视也实现了从一个单纯的公益关注者向践行者的转身,刷新了公益活动的整合路径,为电视媒体的公益担当创造了更多可能。

  电视如何“公益”?安徽广播电视台给出的总结是:真诚公益有态度,资源整合有力度,社会呼应有温度。

  《超级笑星》抢占先机,极致打磨铸就节目品质

  “笑是人类的特权”,这句出自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的名言,在当下国人易陷入集体忧虑的状态下,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作为大众文化的电视,为观众带来快乐是其重要使命。在游戏、益智、访谈等节目充分繁荣之后,喜剧节目喷薄而出。

  2013年末,安徽卫视筹备一年的《超级笑星》与观众见面。彼时,音乐选秀节目数量繁多,竞争激烈,电视节目亟待寻找一个突破口,开心麻花舞台剧、电影《泰囧》、《西游降魔》的火爆,让一些敏锐的电视人嗅到了喜剧产业巨大的市场空间,于是多家卫视纷纷筹备上马喜剧类节目,而安徽卫视则抢占了先机。

  快人一步需要有更多的原创精神,而国内可供借鉴的节目不多,国外节目的幽默又未必适合中国观众,而喜剧节目对编剧和演员的要求又极高,如此种种,让《超级笑星》的前景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

  但这些困难对节目组来说,“那都不是事儿”。经过长达一年的策划、头脑风暴,不断的自我否定,以及否定之否定,节目组终于勾勒出一个清晰可见的节目框架。在流程设置上,2014年适逢世界杯举办,《超级笑星》巧妙借鉴足球比赛的方式,设置了入场式、上半场、下半场和加时赛等环节,黄牌、红牌等元素成为决定选手去留的视觉符号。这种结构有效规避了其他喜剧节目常见的借用音乐选秀“导师抢人+导师考核”的方式,异质性明显。

  这两年,喜剧类节目的普遍特征就是评委卡司够大,《超级笑星》也不例外。第一季节目主评审王晶和蔡明,裁判杨议、大兵、赵世林等喜剧名角,不同个性风格的巧妙搭配,为节目效果的呈现起到了良好的铺垫。

  在寻找选手和编剧资源方面,《超级笑星》不遗余力。据《超级笑星》执行制片人李欣介绍,《超级笑星》并没有采用大规模的海选,而是用“人肉搜索”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寻找“草根”明星,直接抢占了不少喜剧团队的“台柱子”。编剧团队则由多届央视相声小品大赛总导演王晓挂帅,核心人员涵盖历届央视相声小品大赛、央视春晚的语言统筹,“这在中国喜剧界,是眼界最广,出手最高的地方。”

  每个环节的极致打磨铸就了节目品质。《超级笑星》开播后,获得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其平均收视排名全国前三,而节目在践行“打造全民笑场,提升中国微笑指数”的理念中所体现的责任和担当,也得到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盛赞。

  据《超级笑星》另一位执行制片人马骏介绍,第二季《超级笑星》即将在11月正式开播,第二季邀请了崔永元、蔡明、曾志伟担任节目评审,其中崔永元的喜剧综艺首秀将是节目的一大看点。崔永元表示“将以喜剧研究者的心态参与这档娱乐综艺节目”,实现自己的“喜剧综艺理想”。

  文/戴硕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