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教学中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摘要: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两个主要的要素,教学是一个双边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如何能够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引导学生逐步建立对于学习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刻苦、常苦和探索精神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小学生人生导师这个角色应当重点思考的内容。如何能够让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丰富、具有吸引力,从根本上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笔者通过多年的一线教学经历从情景、兴趣、形式、方式等多个角度分享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学 培养 兴趣 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而不简简单单只是一个容纳知识的容器。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引导者,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还要通过各种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动模、动口、动手,才能把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财富。尤其是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方法对年幼的学生进行诱导,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积极创造各种环境,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和有进行深入细致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在小学教学中要尽最大的努力,充分地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由传统的“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我想学”、“巍爱学”。本文通过笔者多年的一线教学经历,对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分析、讨论。

  一、情景化教学,充分调动学生自然的求知欲

  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恰当的具有启发性的情境问题能够让处在思维发展水平活跃期的学生保持一定的好奇心理,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能够让学生感到学为所用,充分感受知识的神奇力量和乐趣。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求知识。

  二、激发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通常,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他就会更加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相关知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会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例如: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三、形式灵活多样,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自制能力较差,注意力易分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教学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减少机械化的程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1.作为引导的教师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如色彩鲜艳的教具;新颖的谜语、故事;有趣的教学游戏;关键处的设疑、恰当的悬念;变静为动的多媒体教学等等,尽可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新奇,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为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提供物质内容和推动力。

  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也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要解决的问题上。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要讲来源,讲用处,通过联系实际,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学起来自然有亲切感、真实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学习兴趣。

  3.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我提出:“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开展计算比赛,比一比谁算的又对又快,接着我出示了题目:2+2+2,5+5+5+5+5,6+6+6+6……+6(100个6)。看了题目遥后,小朋友们马上投入到紧张的计算比赛中去,正在兴致勃勃的把数字一个一个的进行累加,我却立即说出了得数。小朋友们觉得很奇怪。这时我说:“其实,老师做加法的本领并不比你们强,只是我掌握了一种新的运算方法,掌握了这种方法遥后,算几个相同加数的加法时,速度就会快多了。这种运算叫乘法,你们想学吗?”正是这一举措诱导,展示了乘法这一教学内容的内在魅力和巨大作用,无疑把学生紧紧地吸引住了,从而诱发了学生急切学习乘法的需要和强烈的学习兴趣。总之,教学上的艺术校、形象校、趣味性,都能使学生情绪兴奋,从而积极对待学习活动,自觉思考问题。

  四、开展适当竞赛,提高学习热情

  任何人都希望获得肯定和成功,在小学教学中,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竞赛中,由于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胜心,总希望争第一,得到老师的表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叮”,“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胜的机会增加,同时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激励的作用将会更大,参与的热情就会更高。

  五、树立学习信心,让学生“愉悦”学习

  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的责任在于诱导入门、择机鼓励、关键点拨、帮助学生学习获得成功。当学生想独立的去探索某个新知时,鼓舞情绪十分重要:“你一定能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你一定能行!”等。当学生的学习停留于一定的水平时,要注意设置“跳板”进行引渡,使他们成功的到达知识的彼岸。当学生的学习活动遇到困难,特别是后进生泄气自卑时,要特别注意给予及时的点拨诱导,使他们“跳一下也能摘到果子常”。这样,各种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果,他们定会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地学习。

  总之,要使课堂气氛活跃焕发生机,就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的设计学习活动,使学生不仅爱学、会学,而且学得积极主动,学得活泼,实现从“要我学”到“我想学”、“我要学”的转变,让数学成为孩子们自觉追求的东西,从而驱动学生强大的自主学习能力。

  卢仕明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