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解读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思想政治,队伍建设,工作方法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8 09:05
摘要: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优秀的学生辅导员,必须是一名复合型人才。一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学生在专业上有共同语言;另一方面又必须具备做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发展指导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因此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探索辅导员工作方法,构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思想政治 队伍建设 工作方法
爱学生,才能无怨无悔地投入;尽责任,将爱转化为对学生的引领;用智慧,点迷津于困惑。而爱心+责任+智慧=学生的成长。而辅导员在组织学生学习,传达学校教育、教学精神,使学生能够按学校的意志有所行动,工作方法就有很多技巧和讲究了。下面就谈一下我当辅导员的一点体会:
一、对学生真情投入
作为辅导员要真心接纳每一个学生,力求做到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当学生有需要的时候,总会给予及时的服务,要从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出发,既关心他们的生活、家庭、个人的实际困难,又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自我实现,使他们感到辅导员是时刻关注他们的,从而更加努力地表现自己。经常与学生沟通感情,了解学生和熟悉学生,辅导员不仅要了解一般人的行为模式,而且还应根据这个模式对每个学生进行研究,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技能以及潜力,了解他们的真正价值所在,并创造机会和环境发挥他们的特长、技能和潜力。[1]
二、对工作细微着手
1.以身作则,摆正自身形象。
《论语·子路》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谓的以身作则,故明思义,是对辅导员自己而言的,辅导员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艰苦工作干前头,遵章守纪起带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榜样的力量能够激励、启发学生去效仿,能够增强学生抵制外界干扰的能力,能够引导学生有效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辅导员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言之教。
2.刚柔并济,把握好处罚的尺度。
处罚是辅导员在班级管理教育学生时常使用的一种手段,现在高职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行为养成整体不高,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家长也是束手无策,辅导员们在多数时候只好采用的“校规、班规”等“刚校”的政策来约束学生一些不良行为的产生。其实,处罚只是教育的一种强制手段而已,不是学校教育者的最终目地。若我们的辅导员一味只是“按规定”来执行,太多的使用和泛用,学生可能还会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此时,辅导员若能冷静下来,换位思考,鼓励学生战胜自巍,同时对待这类学生能适度地采用“柔校”的方式来说服教育他们。
3.家校配合,筑起学生美好心灵
俗话说“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成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辅导员与家长的有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作为辅导员,一定要努力学会与家长沟通,架起一座和家长沟通的桥梁。辅导员和家长必须“眼往一处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不断的总结,不断的积累,就会得到不断的提高,我想:我们在信任的基础上与家长长作交往,我们在与家长的合作中运用多种方法,沟通的桥梁终会达到成功的那一端。
4.分类施教,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表现的十分突出,学生之间存在着各个方面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推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尽量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认真研究和正确利用这种相互影响,就能够极大地提高教育管理效率。辅导员应该利用每一次学生集中的机会,寻找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范围的思想、品德、心理教育、日常行为方面的教育,同时以学生宿舍为单位,开展一些活动,通过这些集体教育活动,不仅能促进正确的班集体舆论的形成,同时推进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在学生中实现更广泛的思想交流。个别教育的对象是个别和少数学生,辅导员在兼顾全局工作的同时,个别学生可遥开展有针对性教育,特别注意教育的对象和时机的选择,不可把所有一切问题全部加在每个人的身上,否则将可能是一种适得其反的教育。[2]
三、对班干着重栽培
班干部是班级最基层的管理者,由于班干部与一般同学生活在一起,与同学年龄、心理、兴趣爱好类同,他们的影响作用是直接的,有时甚至可以起到辅导员所起不到的作用。所以对于辅导员老师来说是最有力的臂膀。班干部重点在于培养,并且形成定期培训的制度,提高班干部的各项能力。指导班干部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成绩,生活上注重各方面的细节,处处以身作则,特别是平时生活上要在同学之间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从而树立必要的威信。对班干部提出严格要求,要求其树立全心全意为学院、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要求有责任心,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要求其大胆开展工作,以身作则,同时注意工作方法。此外,辅导员还可通过要求班干部撰写日常工作记录及学期工作总结等方式提高其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与写作能力。辅导员的上述做法,既培养、锻炼了班干部,又便于自己了解工作的进展,对于班集体建设可谓一举两得。
四、对制度加强建设
制度建设,不仅是集体建设水平高低的标志,而且是班集体得以形成并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有力保证。制度为班级每个成员提供了行为准则的依据,制度的形成,不仅有利于强化其符合社会规范的集体行为,甚至消除不良习惯,让学生慢慢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而,使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巍服务、自我提高”。对集体而言,制度则体现了班级的组织校、纪律性,便于辅导员对班级工作进行科学的检查。辅导员一方面要根据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要求,另一方面要结合本班实际情况,从促进学生思想、学习、能力,生活各方面的进步为着眼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有本班独特之处的班级规章制度,班级制度主要有制定班级公约、班干部值日制度、班干部执行的零报告制度、严格的考勤和请销假制度、班级活动奖励制度、账目公开制度、班干部会议制度、定期主题班会、定期讲解资料制度、学生轮流讲解课题制度、班干部定期培训制度、文明寝室自查制度、定期收集班级建设意见制度等。
辅导员工作是从事学生管理的主要力量,作为辅导员,一名与学生接触最多的基层教师,我个人认为辅导员工作首先是一个良心买卖,你可以干得很少,甚至你可以不干,但你也可以全力以赴。
参考文献:
[1]包涵.一个大学生辅导员的周记2006.
[2]中共中央、国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
巩珍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