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爱骂人也是一种病

  • 来源:家庭医药
  • 关键字:骂人,诗歌,战争
  • 发布时间:2014-12-08 09:17

  说起骂人,我们并不陌生,人类文化心理学研究显示,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其独特的骂人“文化”。中国的骂人文化或许同诗歌文化一样悠久,前有古代战争中的“骂阵”,后有文人骚客之间的“舌战”,都被人津津乐道。不过,骂人毕竟是个人恶劣情绪和心理的一种表现,现实生活中,那些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愤青”,网络中那些喜欢穿上不同“马甲”,进行恶毒攻击、发泄不满情绪的网友,其心理是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而某些中老年人突然出现的骂人行为,则极有可能是患有心理疾病与生理缺陷的表现。

  1.口欲期固结导致骂人行为

  刘志愿(化名),男,78岁,据其儿子反映,他年轻时说话就习惯带脏话,在家打骂老婆孩子是家常便饭,在外经常因说脏话与人发生争执,冲突激烈时更是满嘴污言秽语,不堪入耳。最近又因下象棋和棋友发生口角,对骂中,刘志愿终因反应迟钝,嘴不伶俐而落败,最后竟然气得昏死过去,后经抢救才脱离危险。经进一步了解,刘志愿2岁半丧母,8岁丧父,是本家叔叔把他养育成人。

  从精神分析理论看,刘志愿喜欢骂人其实是“口欲期固结”的原因,由于此时期没有得到健康发展致使其对待别人的态度为敌对、抗拒,并以“骂”的异常形式表现出来,以补偿心理上的缺失。

  2.患某种疾病亦会有骂人表现

  有的老人在脑中风后,也会出现骂人行为。如李学鹏(化名),男,77岁,患脑中风前只是脾气不好,偶尔骂人,病好出院后,骂人更厉害了,为此一家人没少发生争吵,老婆因忍受不了他恶毒谩骂娘家人而住进了女儿家。

  有的骂人行为则是精神疾病的症状。如方敏(化名),女,76岁,退休纺织工人,年轻时,脾气古怪,喜欢搬弄是非,几乎没有好朋友。退休后,和三儿子一起生活,经常与儿媳生气骂架,最近突然出现神情恍惚、注意力不集中、自言自语、半夜睡醒就骂,儿媳忍受不了她的日夜谩骂,只好出去打工躲避。方敏在大儿子的哄骗下来到医院,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

  有的骂人行为则与老年性痴呆有关。张安国(化名),男,88岁。4个月前,开始出现反应迟钝,丢三落四,容易忘事,嘴里骂个不停,见到邻居也会污言秽语。子女无奈带其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老年性痴呆。

  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些爱骂人的老年人呢?

  那些为老不尊、骂人恶毒而又习以为常的,其骂人原因多是个人修养问题,而非疾病所致。面对这类人,尽量避而远之,发生冲突时,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不与之发生正面冲突,可以有效避免类似在公交车上因争座位对骂,“老人气死”事件的发生。

  那些患有心身疾病的老人,其骂人行为实则为一种寻求他人关注的心理需求,与个人修养无关,就如我们儿时喜欢用骂人方式来表达个人情感一样的天真幼稚。此外,他们骂人内容并不含有恶意攻击与侮辱,只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行为,这就是精神病人即便忘记亲人的名字,也没有忘记骂人的语言的根源所在。面对这些老年人,一方面,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关怀,而非嫌弃或以牙还牙,以免加重其病情;另一方面要带他们积极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香港大学心理学研究院副教授 许允刚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