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两江之忧:新区不新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重庆两江之忧
  • 发布时间:2010-06-28 10:49
  在重庆的城市发展史上,6月18日注定要成为一个特殊的日子。

  在这一天,重庆迎来了它的“双重喜庆”。第一重是重庆成立直辖市13周年,第二重则是继上海浦东和天津滨海之后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挂牌成立,而人们对这第二重喜庆的关注显然要来得更高一些,因为股市上,众多重庆地域概念股的暴涨正成为喜庆的注脚。

  在全国,有着类似兴奋的城市可不止重庆。连日来密集出台的区域规划几乎令人目不暇接:6月19日,海南传来消息,被视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基本蓝图和行动纲领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已于6月8日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6月20日,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宣布,国务院已批准厦门经济特区扩大到全市,并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稍早点的6月初,深圳特区扩关申请也获得国务院的批准;接下来,更有山东正在把“半岛蓝色经济区”加速上报。

  一阵阵亢奋正随着这些规划的批复在国土之上如过电般反复传导。

  区域规划泛滥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学会副会长王建参与过多次国家区域的宏观规划,面对密集出台的一个个区域规划,他称自己“搞了这么多年宏观研究,现在却看不懂了。”

  实际上,他本人并不赞成区域规划推出太多,“每个地区都成为特殊了,那这种特殊也就体现不出来了,现在国家级的区域规划大有覆盖全国之势,其中的逻辑在哪里?这样接下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又该怎么搞呢?”

  在王建看来,鱼贯而出的区域规划只是“总体与地区之间的一本乱账”。而之所以被他看做是乱账,主要是因为:现在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大多是各个地方自己发起的,密集出台的各区域规划之间以及区域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没有进行统一布局,“应该是先有全国性的地区规划,以此把国家各个区域的总体空间结构和总体发展概念梳理清楚,然后每个地区再制定具体的区域规划,这样才不会凌乱,才能做到纲举目张。”王建称。

  一般而言,国家层面的战略性规划,从出台到实现大致需要10年时间。如果各地缺乏科学性和长远考虑,匆忙上马一堆区域战略规划,很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失误。

  连日来,流传于股民间的一份炒股地图就为区域规划泛滥的现象做了一次反讽,地图推广者宣称,虽然今年股市萎靡不振,但只要依着这份在中国地图上标注的几十个地域板块依次买入,回报必厚。实际上,这份地图不过是把国家近期密集出台的大量区域规划按照问世先后顺序予以标注,放眼望去图上已是旌旗招展。

  实际效果存疑

  “这些话也是犹豫再三,因为可能有很多人不爱听,但如果实实在在为了重庆好,我还是想讲。”重庆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王秀模由衷地告诉记者,“两江新区刚挂牌,四处见诸报端的就是像餐饮巨头进驻两江新区这样的宣传,要知道两江新区可是主要发展创新型、高附加值、无污染产业的啊,是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辐射的,现在刚开头就把餐饮业都作为宣传点,那不又要走上开发区发展靠卖地、开发商见利就上去占地盘的老路了嘛。” 王秀模的语句中透着深深的担忧。

  “区域经济规划的意义,不是简单地复制扩大地区原有生产经营方式的数量和规模,而是在于通过制度创新实现城市空间实质上的分区,如果只是扩大规模那就只能是发展房地产了。”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陈平分析道,“实际上,两江新区从规划和概念上看,是想把北京、上海在城市分区方面都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试验,如果试验成功,中国式的经济模式就建成了。”

  陈平同时最担心的也同样是“新区不新”的问题,他认为区域规划如果只是在原先城市发展的基础上扩大了规模,导致的结果就是位于开发带的土地、房屋的价格不是低价反而是高价,这一块区域里公共品服务功能就无法体现出来,很快就会发现所谓的开发区或者新区里最赚钱的行业并不是初衷设想的现代创新产业而是房地产了,接下来高房价甚至会把原有的创新产业逐一击垮。“现在上海的张江、浦东都已经面临这一问题了。”陈平目前还兼任上海市政府顾问。

  在今年两会期间的一份提案中,民盟中央委员交银施罗德副总经理谢卫对高密度“区域振兴计划”中存在的非理性因素表示了担忧。提案称“从已出台的各地的振兴计划的内容看,形式多于内容,大多是一些原则性的表述,即使不上升至国家战略,也是各地政府已经要做或正在做的事情,我们没有看出这些规划与国家大的发展战略之间的有机联系。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在我国经济地理版图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全面开花,这种‘全面开花’的振兴由于缺乏应有的重点,政策和资金的配套难以跟进,其实际效果是值得怀疑的。”

  根据国泰君安统计数据,事实上,自2007年12月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区域振兴规划接近20个,2009年仅一年的时间,国家就批准了11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区域发展规划,批复数量几乎是过去4年的总和。

  重庆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与企业发展研究所所长王秀模说,据其了解的情况看,区域规划过剩的弊端也是国家层面政府希望极力避免的,但想取得满意结果,王秀模认为挑战很大。比如,两江新区目前在产业升级规划上只有个框架,而新区里一半区域都是老城区,那里许多是传统产业甚至是小生产产业,这些产业如何替换现在就没有提到,还有两江新区内包括三个行政区、两个开发区,这五套行政班子在加上新区本身的一套就是5+1式的新旧结构,过渡起来复杂程度可想而知。“如果不能把两江新区与其他城市空间区域实现实质性的分区规划,那它就只是中央给取的一个名字。”王秀模称。

  如何避免区域规划沦为空洞名称?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陈平强调,开发型新区要想实现预期的规划功能和目标,需要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必须和商业型区域有所区别,通过加大公共服务来为发展创新产业提供一个低成本的社会空间,只有生产、生活成本降下来,现代化的制造业、服务业、高科技产业等创新型产业才能发展起来,产业效益上去以后,可以到另外纯商业型的区域去消费,这样均衡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