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海盗里的经济学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海盗里的经济学
  • 发布时间:2010-06-28 13:58
  在中国,经济方面的话题带有典型的民间和草根特点,每个人都可以就身边和日常发生的事,比如通货膨胀、股市盘整、楼价飞升等发表个人意见,似乎经济学与生活离得很近。而欧美情况正好相反,GDP、CPI、失业率、采购经理指数等经济数据,只是被财经界人士所重视。

  从人人都在谈论经济的中国到经济学脱离人间烟火的欧美,这就是经济学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中国的经济学家大多只是使用一些西方经济学原理级别的理论来对复杂的中国经济问题发表意见,这被西方那些动辄使用数理经济模型和计量经济方法的学者们视为不入流。这里固然存在对于数学工具掌握不足的问题,但根源在于,中国经济还处在转型阶段,算不上是纯粹的市场经济,那些用在研究竞争性较充分的市场经济的数学工具,都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模型,如果用在二元经济的中国,几乎完全缺乏应用的前提条件。

  经济学家尝试用数学、社会实验的方法来模拟更为复杂的经济现象,形成了一些理论体系,但在经济学界内部也未完全达成一致看法,那些模型看上去更像是精巧的玩具。

  《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的“海盗分金”的例子很说明问题:5个海盗准备分100两黄金(1256.40,0.20,0.02%)的赃物,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尽可能多得,他们确定了一个规则,5个海盗按顺序依次说出自己的分赃建议,如果多数人同意,就按其建议分,否则,这个海盗就要被杀死。第1个海盗的建议是什么?

  按照博弈论的模型,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方法是倒推,即先考虑最后一个海盗的反应是什么?第5个海盗必然希望最后留下的人越少越对自己有利,他对第1个海盗建议的反应必然是“反对”。第4个海盗会考虑清楚,当轮到他提建议时,第5个海盗一定会发对,他就只能去死,他一定要避免轮到自己提建议,所以他对其他人的建议只能是“同意”。第3个海盗会想,轮到他的时候,第4个人会同意,第5个人反对,加上自己,就是2:1,所以,他会提出100两黄金全部归自己。

  再往前推,第2个海盗提建议时,第1个海盗已经死了,剩下4个人,他知道第4和第5个人的立场,而第3个人想独吞黄金,一定会反对,这样就是2:2,没达到多数票,自己还得死,所以他也会做出避免轮到自己提建议,他会同意第1个人的建议。此时,第1个海盗该提的建议就很明显了,他一定会要求100两黄金归自己,这时的投票必然是3:2,达到多数票,通过。

  这个结论看似很精妙,但在现实中出现时,却不一定就是这样的结果。如果每个海盗都具有如此严谨的思维模式,利弊计算得如此精确,那么当第1个海盗在琢磨其他人可能的对策时,其他人也同样能知道他的对策。

  可以设想一下,当第1个海盗提出全部拿走黄金时,除了第2个海盗,其他三个人必然一致反对。接着是第2个海盗被牺牲,这是必然结果,第3个海盗如愿以偿拿走了全部黄金,游戏结束。

  这就是现实结果和理论推导的结论的差异,根源在于,第4个海盗并不一定总投赞成票,在实际生活中,没有谁会像经济学家那样用理论模型把收益和损失算得清清楚楚,更常见的是感情冲动、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因素在主导人们的决策和行为。

  经济学家满足于找到适当的模型来解释一个现象,对此,有一个笑话似乎很贴切:“成为优秀经济学家的秘籍说起来一点不复杂,要牢牢地抓住显而易见的东西,并且有意识地对它们进行复杂而深奥的阐述。”很多经济学的研究成果看上去就是这样。

  经济学模型只是分析经济问题的结果,本身未必能作为解决另外一个经济问题的工具。除了抽象的数学方法,还存在其他的经济学思维方式,一旦掌握了这些方法,就会克制不住地想要利用它去洞察这个世界的所有真相。这才是经济学的乐趣和终极目的所在。

  (作者系香港招银国际投资银行高级副总裁)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