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讓畫自身去表達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宋美齡,李斌畫,肖像
  • 发布时间:2015-06-02 08:32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我們一行五人,邊走邊聊帶著輕松的心情,沿著綠意盎然芳甸路,來到一處別墅區拜訪旅美畫家李斌,對一般人來說也許不怎麼熟悉,但說他是《傷痕》、《張志新》、《楓》等作品聞名,四十歲以上的畫家就都知道;李斌是中國當代有影響的油畫家之一,其創作始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上山下鄉的特殊歷史歲月。作為上海下鄉知識青年,他因為繪畫專長而成為北大荒建設兵團四師宣傳部的專職創作員,從此展開了他的藝術創作生涯。

  他在北大荒時期創作了一系列有影響的油畫和版畫作品,成為那個時期的著名知青畫家。在十年浩劫結束後,他作為「特殊人才」被直接選入黑龍江美術家協會成為專業畫家,隨即與另外兩名知青畫家,共同完成了新中國美術中政治批判性的里程碑式作品——連環畫《傷痕》、《楓》和《張志新》。這三部作品一掃建國後極左政治路線統治下的虛假藝術模式,以高度寫實的藝術手法重現了歷史的真相,情感真摯和創新的畫風,令千百萬剛剛走出文革陰影的中國觀眾動容。

  在李斌敞亮的二樓畫室,陽光透過屋頂的採光玻璃,投射在地面,一面墻一幅畫,令人心情愉悅,但吸引我們目光的是以冷色調的寫實手法刻畫的神情各異的一千餘位手捧親人遺像的巨幅畫作,人物肖像就從這紅色的背景中浮現出來,極具震撼力。

  我們在這幅巨作前與李斌開始了我們這次的訪問;李斌告訴我們這幅長十米高四米的「夢境-正義路一號」,作品描繪了藝術家在夢境中呈現的一九八一年北京正義路一號最高法院對「四人幫」進行世紀審判的場景,畫面中所有的人都直面觀者。站在前排的是被審判的「四人幫」,後排捧著遺像和遺像中的人物有劉少奇、彭德懷、丁玲、羅隆基等,走廊上還出現了的蒯大富等當年的政治明星。許多中共黨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在畫面中出現,拓展了畫作時空上的緯度,所有畫作上的人物都是經過考證一個個發掘而來的。李斌說,畫家要研究歷史,提供經過研究之後的獨特視角,現在浦東的畫室裡,衣食無憂了,無非想做點真正喜歡的事,在我,就是畫畫。

  由於我們來自台灣,李斌話題也談起與台灣的淵源,李斌一九九二年在紐約時結識了一家台灣的藝術公司,邀請他為台灣的政要富賈畫肖像。經由這次的機緣,李斌第一次去台灣,為蔣介石次子蔣緯國以及著名攝影家郎靜山等人畫肖像,由此打入了台灣高層。當他第二次去台灣,把自己為蔣緯國等人所繪肖像拿出來展覽,他紮實的藝術功底,高超的畫技,被台灣許多政要所認可,於是肖像定單紛紛朝李斌飛來。

  宋美齡是李斌畫的第一張紀實性肖像。蔣緯國先生提供了一張她八十八歲的照片,李斌請人去圓山飯店十二樓拍她常坐的那把椅子,畫她的坐姿。在背景中融進了開羅會議丘吉爾、羅斯福、蔣介石和她本人的形象,還有一九四三年她在美國國會演講的盛況。

  《連氏三賢圖》是把連戰祖父連橫、父親連震東、他本人,三代人六十多歲光景的肖像合在一起,這三代人都得過蔣介石的嘉獎令或委任狀。連戰從來不在辦公室掛自己的肖像,但這幅例外,掛在他的中央黨部。

  巨幅的油畫作品「法鼔山禮贊」被法鼓山收藏展示,在台北國父紀念館也永久收藏他繪製的《國父》,中間是孫中山,背後是與孫中山相關的歷史人物群像,既有宋慶齡,也有蔣介石、宋美齡、汪精衛等等。他筆下的人物栩栩如生。這幅巨型油畫顯示了李斌深厚的肖像素描功底。李斌在為畫肖像畫時會先拍攝照片,有一次為趙耀東拍照時,提起趙耀東平時喜歡抽菸斗,請他拿菸斗出來拍照,可見李斌每一次都會先研究畫中人物的背景資料,才畫得出不同人物的神韻。

  從連戰夫婦,到王永慶、張仲謀,政壇商界,各路名流,都是他的畫中人。李斌覺得大量的肖像作業對他沒壞處,手藝活兒,要的就是反復練習和那股子「巧」勁。他還有個原則,選哪張照片打樣可以聽客戶的,但畫要聽他的,「否則最後那個名,我簽是不簽?」

  李斌在肖像畫創作上獨樹一幟。人物穿越時空在李斌的肖像畫中時常出現,給予欣賞者強烈的衝突感,每一位人物的肖像畫的不僅是形,而且著力畫出與人物相關聯的事物,這是攝影所無法比擬的。

  李斌在海外長期從事油畫肖像和大型社會題材的繪畫創作,憑借其精湛的技藝和勤奮的精神,在海外獲得廣泛贊譽。他的油畫肖像作品神形兼備,功力深厚,有歐洲古典主義遺風,頗受海外人士歡迎。可貴的是,即便身居美國且功成名就,作為新中國的同齡人,李斌經歷了「文革」、上山下鄉、改革開放,他也從未停止過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反思和對知青命運的關注。他數十年以來的作品始終貫穿著兩個主題:一個是對近現代中國歷史的深刻反思,另一個是對中國知青生活的深情回憶。

  此行我們也很想欣賞李斌的代表作之一《油燈的記憶》,李斌特地從收藏架找出來,攝影師阿坤一邊拍照,李斌一邊為我們介紹《油燈的記憶》的創作動機,《油燈的記憶》是一組描繪知青生活的系列作品,其表現於六十年代後期上山下鄉的特殊歷史歲月。他在北大荒期間,在嚴峻的勞動環境或是險惡的事故現場,時刻縈繞腦際的是「生為毛主席而戰鬥,死為毛主席而獻身」的誓言,諸如金訓華為了幾根木頭竟然可以付出死亡的代價,更有眾多的知青在火災、水災中輕易地毀去了生命與青春。這些少男少女美麗動人的生命體永遠定格在他的心靈深處,一種疼惜的傷感時常刀割般的刺激著他的靈魂,這也許是他創作《油燈的記憶》最原始的衝動。

  六十六歲的李斌,於藝術自已奔「隨心所欲」之境界,他說起近幾年開始練毛筆字,登堂探奧,深深地被中國書法藝術所折服!前輩大家如劉海粟、朱屺瞻等,由油畫轉而畫國畫,成就斐然。我們有理由相信,李斌的藝術人生之旅,齒藝俱尊。

  斯為願!

  文/許富城 張正昂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