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於一中求體用 象在心上起經綸

  • 来源:中国怡居
  • 关键字:王闊海,書法
  • 发布时间:2015-06-02 12:43

  ——王闊海書法藝術述評

  王闊海

  原名王克海,一九五二年出生於山東招遠市,一九八九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國畫系,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工筆畫學會常務理事。第二炮兵政治部創作室專職畫家,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漢畫藝術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書畫創作高級研修班導師。

  幾十年來,他潛心於中國畫美學理論及傳統筆墨技法地研究,並主張全面繼承中國的繪畫傳統,更為崇尚漢代博大雄渾的文化精神,並汲取了漢磚、漢瓦、漢畫像石刻藝術的精華,溝通了漢畫像石與中國畫筆墨之間的靈魂,兼收並蓄了浮雕、壁畫、唐三彩、剪紙、皮影等民間藝術的精邃,將古漢畫之石刻形態轉換成新漢畫之筆墨形態,將刻意變寫意,以筆代刀,整合成為現代的水墨圖式,被美術界譽為「王闊海的新漢畫藝術」。其作品古樸典雅,狂放而不失精微,灑脫而彰顯力度,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貌。

  王闊海的書法,真、草、隸、籀(大篆)乃至簡牘(戰國楚簡),各體皆能,而且,寫得有熱情、有感覺,並且,能下筆、走筆痛快淋漓,故他的書法字態飽滿、意象豐潤,一言以蔽之,因他寫得痛快、酣暢,故爾他的書法,欣賞者看上去,旋即就會陡然心情豁爽、舒悅。

  書法寫得淋漓、酣暢之所以極重要,是因為:如此一來,書法的點畫之中,猶如有書寫者的生命、情感注入,點畫間旋即也即似有血液流淌、有靈魂閃爍。正是在這個意義上,王闊海的書法,因其筆墨痛快、淋漓,而能夠令我們觀之,心如久旱禾苗沐甘霖。事實上,單純地寫得淋漓、酣暢,意義並不大。就王闊海的書法而言,他的書法的痛快、淋漓,乃是在追求「字外之象」,「象外之境」的前提下,才去追求書法的寫法的痛快、淋漓的——這就使得他的書法,不僅字態好,能意象生奇,而且,還能給欣賞者的內心世界灌注生命能量,使欣賞者通過欣賞他的書法,其精神品格得以提升、其心理氣質得到升華。

  書法,是中國文化精神及其思想智慧的最佳載體之一。王闊海能夠在中國文化構成的文化空間進行他的書法意象想象,這在當今書壇,可謂鮮見;這標誌著,王闊海是立足書法文化的學術前沿,來進行他的創作實踐的。通過對王闊海書法作品的分析、研究,可以發現,他的書法實踐之所以能夠達到如是的境界,究其原因,有二:一是緣於他對中國文化元典精神的理解和把握,也即緣於他的內在的中國文化修養,這可以從他所書錄的《老子》、《文心雕龍》見其一斑(《老子》中的文化思想使他能在書法實踐中自如地做到計白當黑,而書錄的《文心雕龍》中的文化思想則能使他下筆、收筆合氣動於機,且提、按、頓、挫皆能妙合天人之會)。於是,可以說哲學的、文化學的修養,作為精神動力,在王闊海的書法實踐中,無疑起到重要的理性支撐作用。

  王闊海曾說:中國文字的意義,不止於代替有聲語言的工具,她還是以感性直觀形式「以文載道」和「化成天下」的審美形態或曰文化工具。王闊海對書法的如是認知,緣於他對「漢畫」的理解與把握,他是位繪畫基本功、圖像感覺、圖像想象,以及繪畫原創能力極強的畫家,這樣的身份地位乃至成就,確實,使他的書法獲益匪淺。

  這就是說,對繪畫的理解與把握,使得王闊海深知要立足時代文化前沿,去建構自己的圖像想象的意義系統並使之具有鮮明的價值指向,此外,即是對繪畫的理解與把握,使得他深知藝術的「隱秀」之美是具象的視覺形態之所以具有生命活力的基本保證。所以欣賞王闊海的書法,不僅是美的享受,還會有因欣賞者的自我生命中審美欣賞中能得以高質量升格而形成的幸福感。何為美和審美升格?實是欣賞者在審美欣賞中能感受到情與象偕,思隨境遷而進入到一個嶄新的文化境界。王闊海的書法,顯然已經具有了這樣的文化魅力,在書法創作中,他對書法的「道」與「技」皆有感覺,能夠做到使書法具有「象外之意」、「象外之境」的品格,使他的書法具有猶如面對我們熟悉的既可愛、又可敬的人的欣賞與欽歎。說明王闊海在進行書法創作時,能將字態、書體、書意、書勢,化轉入道技無間的技法表達,使之形成有局部到整體的全方位意象,且使這全方位的意象形成的情感氣息彌漫於書法行氣,形成書法作品的整體性風骨、品格和神采。於是,王闊海的如是的品格和氣息在篇氣中周流,也即自然而然地最終構成了書法作品的整體性的格調品質與精神氣息對審美接受者心靈、情感的張力撞擊。

  如前所述,王闊海的書法,真、草、隸、篆乃至簡牘,各體皆能,但通過分析他的作品,我們發現他在深知真、草、隸、篆各體的前提下,能使他的書法皆具家族相似性,並皆能造成夢幻效果。這就是迷濛、浩蕩、英武,筆法字法與風神氣韻結合得如天衣華燦,故其筆法的肌理效果觀之能清身爽骨、洗心養神。宋代邵雍有詩曰「一物從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能知萬物備於我,肯把三才別立根。天向一中分體用,人於心上起經綸;天人焉有兩般用,道不虛行只在人。」王闊海的書法,就是在這個意義上,通過立象盡意,而以書法化成人文天下的。

  王闊海的書法,有先秦英氣、漢魏風骨、晉唐氣象、宋元格調、明清趣味。他的書法,是將他理解的歷史文化之「元語言」,推入「返虛入渾」境界,然後,再通過「立象盡意」,而達於「道不虛行」之效,且同時,是在以「積健為雄」的方式,標出書法的嶄新氣象的產物。所以,可以說,王闊海書法的形態內部,自有一片嶄新天地。這個「嶄新天地」,其大無外,其小無內。自成一個隸屬王闊海的書法的自系統——這個自系統,通過王闊海在書寫實踐時將其點竄以英武,而使其小自筆法、筆意,大至格調、氣象,皆能蘊於與天地循環之理、社會興衰之理「齊一」的語境。所以,我們還可以說,王闊海的書法,是在與中國文化精神表裡呼應形成的文化長河中,所作的「當下」的「即時」表達。

  這就是說,在長期研究傳統、創作實踐中,王闊海逐漸理解了中國書法的「象外旨」,指向的是有「文化歸屬」的境界,而中國書法的「象外旨」,則是這「有文化歸屬的境界」凝聚成的氣息,轉化成的品格。換言之,這也就是說,在長期研究傳統書法,以及在長期研究當代書法的過程中,王闊海逐漸覺解到中國書法的「內美」所蘊含的精神密碼的實質意義,乃是通過「形表美」而經「眼目的觸感」而達於「心」,引起情感共鳴的。於是,更重要的是,在這樣的前提下,王闊海還逐漸意識到,這只是淺層次的審美感受,深層次的審美感受,是通過書法面形表中蘊含的「精神密碼」對心靈的觸動,而能夠振動人的靈魂——所以,王闊海的書法,決不僅僅限於技法的煊赫,更重要的是,他的書法是對中國文化中的「道」的高揚。

  總之,王闊海作書,能「以氣運腕」,這源於他通過由表及裡的長期實踐而知之了中國書法的「理在氣先」之理,由此,也即使他知之了中國書法的內美與「理一萬殊」之理相通,從而,使他做到了讓自己的書寫技法能達於會通於自然大道的境界。一言以蔽之,王闊海的書法,風格穩健、從容,靈通而自然,元氣淋漓而磅礴大氣,毫無疑問,這是秦漢、晉唐文化以降的中國文化熏陶、影響形成的文化襟懷的產物——長期以來,王闊海以儒家精神立身,以道家思想護身,所以,可以說,他的書法,也即是在傳統文化的廣濟、現代人的知識合於一身前提下,通過他自身將散落在其內心的歷史文化景觀以及社會人文景觀中蘊含的文化信息凝聚起來,而建構起自己的信仰屬性、生命態度而賴此進行書法創作的產物。

  文/付京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