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隆,纽约新势力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科技魅影,古典美学,设计基础
  • 发布时间:2015-07-23 09:47

  要说在世界上哪所学校出来的知名设计师最多,纽约帕森斯艺术学院一定是个不可能被忘记的名字,这个学校不仅有诸如Tom Ford、Donna Karan、山本耀司、Marc Jacobs、Alexander Wang、Anns Sui……这些国际知名设计师从这里毕业,圈内更是有“进了Parsons,就等于踏上成功设计师的敲门砖”的经典理论。

  而帕森斯的高门槛也是众所周知。MFA硕士专业,一届仅仅只有15个人,而这15个人的名额,你需要跟来自全世界各地,有一定服装设计基础,并且品味出类拔萃的竞争者去竞争拔得头筹。不优秀,是根本难以进入角逐的争斗场的!徐隆便是这个争斗场中获胜的一名。

  若一件事物被贴上New York产地的标签,同时则会伴随着“商业”以及“成熟”,可是作为清华美院本科毕业的徐隆,却多出了两项“传统”与“古典”的标签,这从他选用真丝材料上便可一窥究竟。与其他毕业生喜欢采用新材料,哗众取宠的博得更多的版面跟评论家的点评不同,徐隆却选用了返璞归真的真丝面料来作为他毕业作品的主材料,也算是乱花丛中清新的一笔。当然,“古典美学”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有趣实验中其中的一个,整体把控在极简主义中,这种设计风格融合复杂的设计概念与成形后的廓形细节,造就了一种前卫设计的流线型视觉感。采用的一些编制细节,增加服装的廓形以及造型感,让服装伴随着身上的律动感幻化出科技魅影,让人喋喋称赞。这也得多亏于,从小便深受瑞典设计师Sandra Backlund 立体雕刻的熏陶,也让他沾染上不少“力与柔”的美学影响。传统面料与现代廓形的激烈碰撞让整个系列都是如此值得回味深思。

  而他本人,并不如他的作品那么复杂以及冲撞性,与他而言,纽约的自由以及积极最吸引他,而同时,纽约的商业完整性也是考验一个设计师是否成熟的衡量标准,这也便是纽约相较欧洲的设计,更讲究试穿度的原因。也正是这样的商业完整性,吸引着徐隆前往纽约继续深造。

  在徐隆的毕业秀结束并大获好评之际,本刊的纽约特别记者采访了他:

  Q=艺术与设计;A= 徐隆

  Q>你是如何对服装设计感兴趣的呢?是受到某个设计师的影响还是某一个事件的感染?

  A>我一直以来都对服装设计蛮感兴趣的,要说我能记得的瞬间应该是高中的时候看到Vision杂志里的Sandra Backlund一组片。那时候我甚至临摹了好几遍那张图片。到了大学之后接触到更多的学习和做服装设计的同学,慢慢的发现对服装设计越来越感兴趣。而且在北京有很多机会看到厉害的服装展览,所以就决定了要转换专业。当时为了转专业还要经过复杂的申请,并且要多念一年二年级,所以算是付出了一些代价,但是我觉得是非常值得的,我现在也觉得我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Q>清华美院本科的服装教育对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什么样的风格是你最想尝试的?

  A>我觉得在清华美院我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一个非常自由环境。老师不会给出很逼迫的要求,只会给你建议。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地尝试任何我想尝试的东西。很难说什么风格是我最想尝试的,但是我倒是我尝试过挺多奇怪的东西的。应该说靠着一股傻劲儿吧,什么材料都敢用,什么结构都尝试。我曾经用过服装吊牌的塑料链接条做成假皮草。薄膜垫配上防毒面罩,铆钉,塑料板做的靴子,金属链做的头帘等等。

  Q>来到帕森斯后,这些特殊材料有继续沿用在你的设计上吗?

  A>其实有 第二学期的mokuba project就有用到亚克力条,毕设系列也尝试了用乳胶管编织成配饰。但是更多的是对不同形式的材料的利用方式上的沿用。比如怎么将织带编制成各种形状的面料,这样利用织带做衣服的收编。

  Q>为何选择纽约?在纽约的两年(是两年吧?)对你审美上产生了什么改变?

  A>纽约是个奇妙的地方,融合了世界的一切。你能在这里找到任何东西。我想纽约对我的影响比较多大应该是整个城市散发出来的运动气息。不管是满大街的跑步的人,背着瑜伽垫要去做瑜伽的情侣,各式各样的健身房等等。这使得我做的设计更希望释放人体,让人感到自由。

  Q>说下你的毕业设计,你的设计理念,灵感,你旨在的消费群

  A>我的毕设的灵感来源于编制技法。从对日本,非洲等传统民族的编制器具和技法的研究到以从事传统编制的人的穿着作为借鉴,如非洲部落的披挂是服装,同时引用了德国艺术家Imi Knoebel的作品的色彩氛围。这样将不同的背景和传统混合在一起,实际上这也是另一种层面的编制。我还没有开始考虑具体的商业目标。但是我一直以来想做的都是小批量轻便灵活的品牌路线。

  Q>你平时灵感的来源,生活会是怎样的?

  A>灵感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东西,一张图片,一段话,一段影片等等。但是这些都是途径。我觉得最重要的灵感是这些生活的细节和碎片拼凑给我的感受,一种情绪。我的生活其实很普通,甚至有时候很无聊。但是我总是觉得不管你在生活中做什么都是代表了你这个人,所以都是可以成为你作品的一部分。

  文 Article>周丽 Edie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