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土”的融合设计

  • 来源:艺术与设计
  • 关键字:耳语,当代物品,摄影
  • 发布时间:2015-07-23 12:07

  在经历过对传统材质“竹”与“丝”的探索后,今年的系列展览“融”锁定在了材质“土”上。17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设计师从陶瓷、面料、首饰、服装、家具、产品,甚至是摄影和平面设计的角度,将传统手工艺解构,再溶解到当代物品的设计中,对中国当代设计精神进行了多元的诠释。

  设计师组合“耳语”决定借参加展览“融”的契机,对“土”这种材料进行创作上的进一步探索。这和他们之前一直使用景德镇的高白泥作为主创材料,以光滑的白色瓷器作为最终产品的做法有很大差别。

  为了更加强烈地表达出“土”作为材料的概念,耳语的设计师们在高白泥之外的土质领域展开了实验——将不同种类的土质融合在同一件作品中,灌浆工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作品“地质的层”实现了设计师们对使用材料的新挑战。

  说到灌浆,这是一个便于快速制作和批量生产陶瓷的工艺。耳语团队的设计师选择了不同种类或色泽的土,在灌浆的过程中自下而上逐层进行,像是潮水般涨退和覆盖,又像是地层的累积与融合。这些不同的土最终凝固在了同一件物品上,呈现出不同地域和纯度的土质面貌。“在同一件产品上,我们可以看到从宜兴黑紫砂土到景德镇高白泥的融合。同时,原本快速的‘灌浆’动作变得缓慢而具有仪式感,泥浆在缓慢的转动中附着成型。如此反复数次完成一件器皿的制作。”王卓,耳语组合的创始人之一说道。

  一直以来,耳语的设计都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他们通过这些实验不仅加深了对材料的了解,还探索了材料的极限。比如,他们会设计很薄的陶瓷作品,会尝试把陶瓷和各种材料,如纸、玻璃、水泥和竹子等进行结合。这一次,他们通过“地质的层”对材料又有了新的思考和理解:

  过去,在陶瓷灌浆的过程中,作为原料的“土”虽然无处不在,但作品烧成后,“土”作为原料的存在感却渐渐消失了。因为灌浆通常是把一种均匀的泥浆注入石膏模具里成型,由此得到一个均质的瓷坯,烧制后的瓷坯光滑完美,与“土”这种原料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样貌。与之相比,在“地质的层”系列里,设计师们选用不同种类、不同来源地和不同色泽的土,让它们在同一物品上一起呈现,强化了“土”作为原材料在陶瓷产品中的存在感。

  不同的“土”共生在一件产品上,这是显而易见的融合,也是展览“融”要展现的最有新意和最为美妙的创作结果。作为策展人,张雷今年邀请了17位来自不同领域的设计师,从陶瓷、面料、首饰、服装、家具、产品,甚至是摄影和平面设计的角度,将传统手工艺解构,再溶解到当代设计中,对中国当代设计精神进行诠释。在先后经历过对传统材质“竹”与“丝”的探索后,今年,系列展览“融”锁定在了材质“土”上。

  有形的融合与无形的融合是展览“融”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譬如,耳语设计的“地质的层”探讨的就是传统手工艺在当代设计中的新发展和进化。对耳语的设计师们来说,“土”这种自然材料在创作中有诸多不确定性。“我们无法像传统设计那样先画图再制作,因为自然材料有它自身的属性和特点,在工艺中呈现出非常多的偶然性。因此,我们无法百分之百控制“土”。在创作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接受和尊重它自身的变化与特性。”江昕荷,耳语设计的另一位创始人说。与江昕荷有同样创作感触的设计师王圣海,围绕着“融”的理念和主旨,用榉木和基于“土”的材质水泥,设计了一款小三角桌,并取名为“怡”。怡的表面光滑,纹理独一无二。按照设计师的说法就是,“通过对水泥特质和工艺的应用,使水泥发挥出了与众不同的效果。每个桌面都像是独一无二的梦境。”

  “设计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王圣海说:“最终完成的作品,通常都不是自己先前就预见或设定好的概念,甚至背道而驰。因为,在对材料摸索实验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很多意料之外的状况。这些不听话的状况会激发设计的灵感,并且在经历了一次次的状况后才演变出现在的设计。这就像河边邂逅了美妙的石头,让你珍爱,独属于你。”

  王圣海对土有着独到的个人理解。“土是一种与人非常亲近的材料,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归属感,从生命的孕育到死去都发生在它之上。”随后,他将话题一转,“在众多的土中,我选择了水泥作为自己设计的材料。这是一种非常典型、很流行的材料,有很高的实用性,但同时因为过于主流,所以对材料的突破和创新会相对较难。”而王圣海在设计的过程中,把自己视为一个好奇的孩子,把材料当成玩具,在一场天马行空的玩乐中寻找意料之外的故事。

  来自品物流形的设计师Jovana Zhang似乎也在寻找意料之外的收获。Jovana Zhang认为土是尘与水的混合,加上釉在窑中烧制后会有完美的呈现。所以,她把桌面比作地面,釉比作雨滴,雨水滴落在地面上形成了斑点。这也正是她的作品Fleka(塞尔维亚语“斑点”的意思)的诞生轨迹。Jovana Zhang把搪瓷工艺和质感用到了凳子和桌子的表面,而搪瓷也是一种人们常常忽视的“土”的概念。

  把对“土”的认知加以延展也是设计师孙昕和黄海文这次创作的切入点。“土,我们并不想把它理解成为某种物理材料。我们倾向于把土作为一个母体,它可以是土地、地球、自然,也可以是时间等等;是奇妙神秘的、有力量的。”孙昕和黄海文最终把创作的载体锁定在了煤。在他们看来,煤作为植物的化石,由植物经地壳运动、时间洗礼,然后人类的作用使这种黑色的石头具备了丰富的可解读性。

  他们设计的“礼物”是一个以煤作材料,用近似水磨石工艺制成的漂亮盒子,盒子上还用镶嵌的铜片作为装饰。“煤,作为能源就像人们熟知的,依靠这种朴素的黑色石头助推了近现代的历史发展。人类获取自然之物,享受自然之利,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副作用。加诸人性、财富和政治等因素,煤更像是自然给我们的‘潘多拉魔盒’。我们对这黑色的石头变得既爱又恨。”孙昕和黄海文用煤设计的盒子就像是自然赠予人的一个礼物。“我们打开它,希望得到什么?得到的是否为我们所期待的?”两位设计师意味深长地说。

  因循着煤的形成,孙昕和黄海文又创作了一款托盘,这件产品是煤与胡桃木融合的结果。在设计师眼中,这款托盘就像是一首抒情诗。“从煤的演变进而产生了煤和木头结合的想法”,设计师说:“因为煤的物理性质不易直接加工成型,所以借用水磨石的效果以及加工方式来呈现,希望从煤与木的直接结合中带出时间的概念,表达对时间和自然的敬畏。”

  在谈到煤与木的融合时,孙昕和黄海文把“融”视为一种方式和过程,“融”在他们看来更像是一个奇妙的化学过程,不同的是这个过程没有统一的元素表,没有固定的公式,实验一直在进行。“无论是我们现在做的一些实验也好,作品也罢,对我们来说一直都是模糊的,可能形式语言上是模糊的,可能意图表达的方式是模糊的。可是,我们乐于待在这样一个模糊的状况里,模糊比清晰要美。”

  来自杭州的设计师张一杨从南宋官窑的瓷器中获得了设计灵感,相比前面设计师的创作思路而言,作品“开片天青”是对中国传统造物的继承和突破。“这个作品的思路来自于南宋官窑瓷器表面釉面由于泥土与釉收缩率不同而导致的烧裂。古人利用了这个原本是瑕疵的现象,并将它转化成装饰。这种非常东方和本土的元素很吸引人,它会有很多可以发挥与重新演绎的空间。”张一杨说,“我只是抛砖而已,在设计中将这种意象放大,并重新演绎成一种瓷片的组合。每一块瓷片可以作为小的点心碟或蛋糕碟使用,而组合后可以作为果盘。与此同时,提供了三角和方形等不同形状、大小及个数的选择。”

  基于对土的多元理解和深刻认识,展览“融”一共推出了当代年轻设计师的16件实验性作品。这其中还包括了设计师Tay Ung的“食器”、陈旻的“化身”、钱之川的“逝者如斯夫”、陈飞波的“写意”、汪泓的“阴阳·平衡”、姚路的“乐空”、陈浩如&吴卫平的“苏东坡和佛印之茶盘”,以及马良旭的陶瓷鼠标垫“Ceramic Mousepad”等。

  其中,“化身”发扬传统“土作”翻模复刻的工艺技巧,将一扇古窗的形态细节完整地保留在一块水晶树脂之中,边框里的LED 将古窗透明的化身点亮,传递并升华着古窗的沧桑。“逝者如斯夫”的设计者钱之川把流动的尘土看成时间,将古老的计时工具沙漏和当下的电子钟相结合,用“土”来阐述时间的概念。沙漏的下落过程为1分钟,磁钢吸附铁粉显示的时间为分钟和小时。而设计师陈飞波的作品“写意”,基于对传统五行衍生万物的认知,没有改变材料本身的物质成分,也不预期它最终呈现的状态,将水泥、液态金属进行不同比例的混合,观察高低温之间能量交换带来的迁流变化。经过激烈交合后呈现出一幅中国水墨画的意境,既有现代抽象艺术的视觉特点,又传递出自然交融的中国传统精神。此外,姚路设计的乐空柜由普通木丝水泥板制成,这种材料兼具水泥质感和板材加工优势。以此设计和制作收纳,尝试用模数化的尺寸让家具能有多种组合。

  追本溯源,“融”在古代汉语中意为上升的炊气,今意为融化和融解。而以颇具自然亲和力的材料“土”为载体,17位当代年轻设计师探索了“土”在当下“融合”的无限可能性。

  文 Article>朱林 Zhulin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