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来袭前猪场可配备的双重保险

  夏季是暴雨洪灾、台风高发期,对于靠天吃饭的农业而言往往打击重大。具体到养猪业,恶劣气候会带来的气温变化、细菌滋生等问题,甚至更严重的淹没猪场、浸死猪只情况也时有发生。

  因此,夏季猪场工作更考验管理者。而利用好政府救灾资源和保险公司的服务,可以有效提高猪场在灾害天气中的抗风险能力。

  猪场能从官方获得那些援助?

  据了解,目前政府辅助养殖场做好灾害防范一般以上级领导的“工作通知”为主,比如农业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防范强降雨等突发自然灾害做好畜牧业防灾减灾工作的指导意见》等。

  由于对养猪行业的重视程度不同,地方政府在灾害发生前后的反应会有不同。但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灾前收集并向养殖场户发布灾害预警信息,灾后监测疫情、监督养殖场进行消毒、无害化处理工作以及发放消毒防疫物资等,都是规定动作。这是大多数养殖户可以享受到的“救灾福利”。也有部分养殖户通过主动的申请和要求,可以从政府方面获得疏散转移猪群的协助或给予灾后扶持资金。

  比如在2013年的一次洪灾中,英德养殖户卢嘉玲向当地镇政府求助,在政府人员帮忙下在猪场旁边的路段封锁出300米的空间给该猪场暂作生猪转移点。第二年,当地政府在上游流域筑了防洪水闸,到预警期间还有专人值班监控水位,减少了水灾隐患。

  此外,根据灾害情况和地方财政状况的不同,政府方面会为遭受灾害的种养业提供资金援助。2015年3月,财政部发出消息,中央财政安排拨付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5亿元,对受灾群众购买种畜、修复水利设施、修复生产设备等提供援助。但目前来看,这部分资金仍属“僧多粥少”,养殖户在灾后及时问询、申请为妙。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灾后的融资援助也可以成为受灾养猪场“翻身”的重要支援。2014年7月,海口市农业在台风灾害中损失惨重,因之前的行情不佳拖累,多数受灾猪场没有资金恢复生产,这时该市农信社为养猪企业提供了5000万贷款,于公方面,保障了地区猪肉供应;于私,养殖户得以在灾害后尽快恢复生产。

  善用保险业为养猪保驾护航

  受商业利益和政策风向的影响,农业领域出现越来越多政策性保险,对种植业、养殖业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比如人保财险、中华保险、太平洋产险、中航安盟等都有相关农业保险。按大的种类分,养殖保险分为大牲畜、小牲畜、家禽、水产养殖、特种养殖保险等险种,具体到养猪业而言,目前主要有能繁母猪保险、育肥猪养殖保险、自然灾害和新兴险种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等。

  对于广西某大型猪场而言,保险在近期灾害的巨大损失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悉,在广西“614”特大洪灾中,该公司的猪场在强降雨后遭受洪水侵袭,造成1.6万头猪被淹死。所幸的是该公司对大化猪场固定资产及除猪只以外的存货全额投保了财产一切险,对能繁母猪投保了能繁母猪养殖保险,对育肥猪投保了育肥猪养殖保险。

  其上市母公司公告显示,“经初步测算,预计本次自然灾害扣除保险理赔后将造成1100万元左右的直接损失”。保险业人士分析,如果没有保险理赔的填补,该公司也许将蒙受数倍于“1100万元”的资产损失。

  由于多数农业保险是政策性保险,背后有政府的保费补贴和支援“三农”的责任,因此在理赔方面速度较快。比如2013年人保财险重庆分公司在灾后第三天就给当地遭受暴雨洪水损失的荣大种猪场送上了110.4万元能繁母猪保险赔款。2014年,广安市冯先生也在受暴雨灾害的48小时内拿到保险公司的养殖险赔款。在去年8月的“威马逊”台风灾害中,太平洋保险简化理赔程序和环节,甚至先行给受灾企业预付了50万元赔付金,也被行业所称道。

  随着猪市行情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低迷行情也成了养猪业致命的灾害,因此生猪价格指数保险应运而生,目前处于局部试水的状态,以安华农业保险的条例为例,该公司的这款保险产品保险金额为1200元,保费12元,期限1年,当猪粮比低于6:1时,每下降一个百分点赔付金额2元。据悉,去年4月份投保的养殖户已经在今年7月份获得赔款147万,同期保费为19万。不过,这款“避险工具”仍不稳定,有的地方试点了一年就停止了,因为保险公司在剧变行情中“保得多,亏得多”。

  针对农业脆弱、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去年国务院专门提出积极发展农业保险,拓展“三农”保险广度和深度的要求。但是在业内人士看来,农业保险存在品种少、保障能力有限、保险公司难以盈利的问题,以养猪业的能繁母猪保险为例,一头能繁母猪死亡导致的经济损失一般在3000元以上,而现有的保险额度标准为1000元,不能很好地弥补养殖户损失。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也面临着理赔困难、盈利困难以及部分养殖户骗取理赔款的问题。

  《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 林远康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