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时光》直击“男人不婚”

  • 来源:综艺报
  • 关键字:《大好时光》,男人不婚,IP
  • 发布时间:2015-11-02 18:08

  王丽萍谈互联网浪潮对创作的影响10月16日,王丽萍新剧《大好时光》登陆东方卫视和安徽卫视,该剧以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男人不婚”作为观察视角,讲述20、30、40不同年龄段的3个男人在爱情和婚姻中的成长故事。

  王丽萍被誉为“金牌编剧”,此前的作品《媳妇的美好时代》《双城生活》《我家的春秋冬夏》《生活启示录》备受关注,《大好时光》能否再掀热话题,引起关注?新媒体网站迅速崛起、IP风行的大环境以及题材小众化的趋势对于这位以写当代都市题材为主的编剧来说,是否还是“大好时光”?《综艺报》就此专访王丽萍。

  对话王丽萍 都市题材创新不易,且行且学习

  《综艺报》:《大好时光》的片名沿袭你一向的轻喜剧路线,通过这部作品想表达什么?

  王丽萍:我们用了一个阳光灿烂的片名,就是想要大家珍惜大好时光,包括珍惜亲情、爱情和友情,包括尊重以往的恋人等等。这部剧同时还探讨了“男人不结婚”这一话题,去年7月我在首尔当国际电视节评委,与美国、德国、日本的评委交流“男人不结婚”这个想法,他们很激动并深有同感,我认为这个话题已经超越国度,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综艺报》:国产剧类似题材之前有《男人帮》,《大好时光》跟其相比有何不同?

  王丽萍:我认为创作要不断挑战自己。我看过《男人帮》,它描述了3个年龄差不多大的老男人的故事,《大好时光》则把3个男人分成20岁、30岁、40岁三个年龄层,他们分别代表男人成长的3个重要阶段,比如20岁,懵懵懂懂;30岁最难,这个年龄段的男人心里多多少少住过几个女人,他会比较、会纠结,还要面对家人的压力,并且这个阶段的男人优越感很强;40岁的男人多数已婚,有时候他想逃离,但发现永远逃不出,所以戏中这个男人跟同一个人结了3次婚。这些会让观众有同感。

  《综艺报》:这部戏创作了多长时间,创作状态如何?

  王丽萍:这部戏我们在拍《生活启示录》时就已约定好,包括仍由胡歌主演,班底也是原有团队,因此导演、执行导演、制片人、文学编剧,甚至摄影、美术在策划阶段就介入进来,我们每天早上从10点聊到晚上7点,打破各种不可能,大家都很兴奋。我的概念是,第一,写轻喜剧;第二,要时尚,要把上海拍得美,让观众感觉真实、制作精良。

  沟通讨论了整整两个月,我闭关15天写完5集,让大家看,然后又闭关,整个创作过程很兴奋,这对编剧来说是很难得的状态。遇到特别难写的部分,大家会一起讨论。《大好时光》是我们团队合作的第三部戏,彼此很有默契,如美工很早就把多处场景选好,摄影师很早就提出航拍,道具也很早就开始设想老上海家具应该是怎样的,年轻人的家具应该是怎样的等等。

  《综艺报》:哪个地方比较难写?

  王丽萍:难写和难拍的地方有3个:第一,相爱部分。都市爱情剧所有的求爱场面大同小异,我们第一次将求爱场面设定在摩天轮上,这对写作和拍摄都是个挑战,女主演王晓晨有恐高症,拍摄时出了一些状况,但最终她很坚强地克服了。求婚也面临同样问题,我们定在黄浦江边,让男主角胡歌骑着白马而来,为此,团队找了匹纯种阿拉伯马。胡歌还提出早上4点就拍,因为那时有雾气会有童话般的感觉;第二,车祸戏,因为要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做到真实、自然、唯美,确实不容易;第三难的地方是演员表演的拿捏。戏中胡歌跟王晓晨刚开始是哥们,哥们这个词其实是内心对关系的一种界定,不能逾越,这个分寸他们拿捏得非常好,还有胡歌跟初恋的十年之约,有一场戏是胡歌要跟10年前的那个女孩接吻,既要表现对以往青春年少的眷恋,同时也要表现出他已经不爱她了,这个尺度对演员的考验很大。

  《综艺报》:互联网浪潮对你的创作有无影响?

  王丽萍:有影响。第一,在写这部剧的时候会考虑到年轻观众的话题性。我指的话题不是说这部戏是为话题而写,而是播出之后可以让大家去讨论的东西,所以老人戏比较少;第二,戏中有白马、宠物,还有时尚,胡歌的服装全部为某高端品牌,王晓晨的服装全部从韩国购买,徐百卉的服装全部从香港购买,而且他们3个人每一场都换衣服;第三,演员气质方面,我们选择了既接地气又为偶像的胡歌,也是照顾到互联网年轻观众。

  《综艺报》:会不会专门为年轻观众写戏,或者涉足都市爱情以外的其他题材?

  王丽萍:接下来的题材可能会让你们惊讶,暂且保密。但我认为,作为剧作家,一定要有一颗安静的心,哪怕外面再纷纷扰扰,还是要写出扎实的内容。剧本、人物关系、故事才是影视作品的根基。

  《综艺报》:传统剧本跟网剧剧本有何不同?如果写网剧,对你是否构成挑战?

  王丽萍:没有特别困难的地方,二者不同之处在于节奏,但说到底两者吸引人的地方都是人物关系。网剧除了概念化、明星、粉丝,故事如何吸引观众很关键。我不否认很多人是冲着某个小鲜肉看网剧,但要吸引更广泛的关注,一定是这个故事勾着你,所以视野要放大一点,眼光要长远,我今后要用功的是,怎样把故事写得一波三折让人欲罢不能,外化部分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电视剧是团队艺术。

  《综艺报》:从编剧到出品人,是否有压力?

  王丽萍:压力很大。有收视压力,筹备新戏也有挑战,比较大的挑战是找到合适的演员,建立信任需要磨合。

  《综艺报》:家庭题材好像已进入千篇一律的阶段,有何突破之道?

  王丽萍:现如今,观众的选择面很广,万人空巷不大可能,且年轻观众都是看美剧长大的,对戏要求很高。对我来说,就是要做好每部戏,力图每次都有突破,观众怎么看不是我能把握的,这恰恰是影视剧的魅力所在,也是压力所在。其实近几年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国产电视剧,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虎妈猫爸》等。就我个人来讲,现实题材已写过一轮,现在要坚持原创、找到一个好的切口,让大家有共鸣太难了。因此,我个人创作规律是,前期创作可能占到一半时间甚至更久。

  现实题材未来仍是热门,我的作品仍会坚持反映小人物的命运、反映他们的真善美,做到接地气,让观众认为这就是身边发生的事情。此外,我会加强学习,一方面看更多国产剧,更好地了解同行和制作方,同时也会和日韩编剧交流,看看他们如何克服瓶颈。

  文/赵国红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