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档毫无意外以漂亮的票房数据收官,身为电影人恐怕都是欢欣鼓舞的。可当我们从产业研究的角度来仔细分析一些影片的营销手段,结论恐怕就不那么简单了。
日前,有媒体报道,国庆档几部高票房影片都各有票补安排,并称“国内电影市场每年300多亿的总票房中,仅片方与电商的补贴就有四五十亿。”这不免让人忧心。
一般而言,票补的资金来自两个方面:片方和发行方自己(电影业内)或O2O电商平台(电影业外)。换言之,这是在传统的电影产业链上建立一条“心脏搭桥”的通道,使电影产业链从传统的“制片方-发行方-影院-观众”,演变成“制片方-发行方-影院-电商-观众”。
对于这一现象,不妨从不同角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首先,从微观层面来看,一部电影乐意采用票补或乐意与手机App合作的经济学前提不外有二:一是观众对价格敏感;二是在几部片子里观众一定会选择最便宜的那一部。很明显,这两条假设并不一定成立。要知道,电影消费与多数消费行为都不同:第一,看电影不是刚需;第二,影片本身的吸引力和魅力是促使观众消费的主因。(当然,这里讨论的并不包括所谓“幽灵场”的操做,这种做法已有违法嫌疑,不在本文的产业研究讨论之列。)
以经济学的方式模拟推演,可以预料当同档期所有影片皆采用票补方式降低票价以达既定目的,就意味着观众实际购票价格从原来的零售票价降低到补贴后价格。换言之,假定人次不变的话,实际票房肯定是因增加的补贴成本而降低的。此外,如果同档期皆采用价格竞争的方式,那么这种竞争方式也就失效了。
其次,从行业层面运用价值链理论分析这种“心脏搭桥”后的产业链。从价值链理论来看每个链条上的环节,首先看它的存在是否产生价值;而站在整个行业角度看,则是看这个环节是否提高了效率。
以手机App和灵活的支付方式提高购票便利度,减少影院售票人工成本,肯定是正向的产业链改变。但假如我们把视野放宽,视角从电影业本位换成电商本位的话,就会清楚看到,电商们如此积极踊跃地投身于电影票务,动机无非是三项:一是迅速吸收用户,对电商而言,客户数量就是他们赢得更多投资的砝码,所以其涉猎的不只电影票,只要能云集零售消费者的行业,都活跃着电商们的影子;二、可能确有部分电商打算长期埋伏于电影业,希冀在价值链上地位稳固后得到相应的分成收入;三、对于已经上市的电商来说,无论以什么实际身份参与的影片若获得较高票房,都是炒作股票价格非常好的理由。
这三项动机,无论是三者皆有还是只谈一条,都属于战略意义,相对于单片投入的三五千万而言,真是九牛一毛。所以,其行为终究不是出于对电影行业本身的热爱和梦想,只是电影实在是一个好用的标的罢了。
近日国内多家媒体转载的一篇名为《中国手机App烧钱时代将终结》的外媒文章中,提及“股市的震荡和对于经济增长放缓日益增加的关切,令风险资本家对O2O创业企业烧钱的速度感到担忧,一些投资人正在撤资”。在宏观经济的大环境面前,通常都是以烧钱支撑的商业模式最先知冷暖,这些活跃的020电商们,何时才能真正盈利,而不只是以烧钱换来用户数量讲故事呢?亦或,熬不到那一天呢?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