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查体莫入误区

  套餐化体检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后患,体检机构提供的所谓套餐化体检本身是有漏项的。最关键的是被体检人并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做了“全面”的体检。所以,一个有缺陷的体检,它的报告说明OK,不见得是OK。

  如今,很多人每年都会做健康体检,但不知道现在的健康体检存在许多漏洞和误区。有个朋友的弟媳妇今年4月份刚刚做完“全身”体检,7月份发现耳朵不舒服,去医院检查,头部CT发现鼻咽癌。她很疑惑:“4月份刚做全身检查没有问题,怎么现在发现有鼻咽癌?”

  还一个朋友告诉我,她妈妈刚发现“肠癌并肝转移”。她妈妈也疑惑地问我:“我每年体检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怎么现在检查发现肠癌转移?”

  回答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他们每年做的所谓“全身”体检,并不是真正的全面体检,本身就有漏洞。

  目前的健康体检存在的三个问题群体性体检通常是体检机构或者企事业单位,为了提高效率,一次性组织上百号员工,一起在短时间内检查。其实这样的体检存在很多的问题:

  时间问题

  医生平均在每一个人身上体检的时间太短,容易漏诊或者误诊。比如B超检查,正常情况下,B超检查包括肝胆脾、双肾、输尿管、前列腺、膀胱,女性还包括子宫、双侧输卵管等,平均耗时五分钟左右。计算一下,医生上午的工作时间3个小时左右(除去交班、上洗手间等),一个B超医生一个上午只能看36个人左右,而群体性体检的时候,往往是上百号人,假如平均是75人,每个人做B超检查大概2分半,还要减去穿鞋、脱鞋,脱衣服、穿衣服等时间,这样算下来,真正花在腹部B超不到2分钟。所以,每一个人体检的时间太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

  医生问题

  医生给你体检的时候,他在想什么?很坦诚地讲,当今的社会,医生是一个很委屈的群体。医生的付出是一般非专业人士不能理解的。也就是说,医生除了工作本身压力以外,还承受着很多压力,比如说医生在工作时要忘掉房贷、车贷、股票等,还有家里的琐事、单位的复杂,还要对每一个进来的人解释怎么躺、怎么睡、怎么憋气、怎么憋尿等等。在并不怎么通风也不怎么透气的检查室里,医生再把眼睛放到B超仪器上,面对电脑屏幕,然后去看和分析你有没有包块,是良性还是恶性等等,一个上午上百号人,他偶尔眼花头昏,是可能的。曾与多个做B超的大夫交流,你们怎么看待群体性体检,他们说,难免会有遗漏,比如说概率是百分之一,但是百分之一对某个人来说是全部,可能是他整个家庭的灾难。

  套餐化体检

  体检怎么可以套餐化?!套餐化体检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后患,体检机构提供的所谓套餐化体检本身是有漏项的。最关键的是被体检人并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做了“全面”的体检。所以,一个有缺陷的体检,它的报告说明OK,不见得是OK。

  那怎么办?其实,如果体检机构在体检报告上加一句话:你这次体检没有做什么项目,建议你在条件成熟的时候,去补上这些检查。这样被体检人就明白了,这可能是一个弥补的方法。

  那么,现在的体检到底漏掉了哪些项目呢?

  漏掉了胃肠镜的检查。为什么要做胃肠镜检查?因为胃肠道的肿瘤在早期、中期,甚至晚期都可能没有任何症状,等到自己不舒服的时候,往往已经晚了,这样的悲剧在医院几乎天天可以见到。所以,建议40岁以上的成年人,无论你觉得自己有没有不舒服,都要每年进行一次肠镜检查,千万不要抱着侥幸的心理,或者等到自己不舒服的时候才去。也有许多人是因为害怕检查很痛而不敢去做,对此,要特别强调的是,现在无痛胃肠镜的技术普及,做胃肠镜仅仅是睡了一觉。同时,由于无痛胃肠镜有专业的麻师和先进的监护设备,整个过程是比较安全的。而且,大家并不用担心,这种短效的麻醉药对人的记忆力和智商没有影响的。

  漏掉了胰腺的检查。通常是用B超来检查胰腺,但事实上,B超对胰腺的检查是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所以临床上也会发生胰腺的肿瘤被B超漏诊的情况。所以胰腺的检查,最好还是通过磁共振或者是PET/CT检查。

  漏掉了头部的检查。在通常的健康体检中,头部的检查是被省略掉的,因为过多使用手机对大脑肿瘤的发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头部的CT检查,对提前发现鼻咽部和头部的肿瘤是很有价值的。

  体检需重视 按年龄段选择项目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很忙,以至于自己忙到没有时间为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做一点什么。其实这种想法是对自己的健康不负责任。人与车,试想,一辆旧车开了40年,没有做保养,有谁敢去开?那么,我们可以几十年不去体检,却天天开着自己这辆破车继续往前跑,迟早有一天会垮掉,到时再来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对于体检,下面的三个建议很值得人们借鉴:

  1.找自己熟悉或德行好的医生做朋友。他可以设身处地为你着想,可能一句无心的话就会帮到你。

  2.住院体检。因为住院检查更完善、专家技术力量强。住院体检内容也比较系统,不太容易发生遗漏,资料容易保存不易遗漏,多年以后检查结果仍可以进行对比。

  3.不要讳疾避医。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自己觉得没事不要以为自己的身体就真的没有病。

  此外,不同年龄段检查重点不同,具体如下:

  20岁以后,要开始关注健康,但正常体检即可。

  30岁以后,要逐渐关注血压和血糖方面的问题。医院每年体检4万人次,血糖、血压的异常,很多都集中在35.40岁这个年龄段,当然,年龄越大,越是高发。

  40岁以后,心脑血管疾病开始高发。每半年或一年查一次血压、血脂、血糖,还应做心脏彩色B超、颈动脉B超。中老年肥胖群体、有心脑血管家族病史与既往病史的人群应尤其重视。40岁以后的嗜烟者,每半年做一次胸部X线照片或CT检查;此外,每年一次的胃癌筛查也不容忽视。

  进入50岁,需要做的体检项目就比较多了,骨密度、肠癌筛查、心脏检查等等。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期常见的骨骼系统疾病。我国目前50岁以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约6944万人,其中女性患者的数量大约是男性的3倍。50%的患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背痛、身高缩短、驼背等症状易被中老年人视作身体老化应有的常态而被忽略,殊不知这时身体已敲响了骨质疏松的警钟。体检专家表示,这个时期检查骨密度,关注骨健康是有必要的。

  60岁以后,应该全面大检查了。除了骨密度、癌症等筛查外,最需要注意的是,眼部检查以及耳朵听力筛查,如果出现耳垢或者感染应该立即去医院。

  如果体检中发现问题,要会应对:

  对同一个病,最好要找三个以上的医生,当然最好是不同医院的。因为不同医院,不同医生有自己的思维习惯和治疗方法。不同医生水平相差可能很大,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所以,综合多个医生的意见后,再确定医疗方案,犯错的概率较低。

  不能凭专家栏上的信息找“专家”。信息栏上所显现的头衔和职称与临床水平有时是不成正比的。经本院医生介绍的较靠谱,在病人当中口碑好的医生也比较靠谱。

  大医院里有小医生,小医院有大医生。大医院里有高明的医生,也有相对较差的医生,小医院里也有水平很高的医生。所以看病不要只想着往大医院。另外,不同的医院其专科力量也不同,中小型医院也有专科很强的科室和医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大医院并不是每个专科都很强。

  (编辑 王娜)

  文 刘姿含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