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求规模丢业绩将断送品牌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基金公司
  • 发布时间:2010-09-13 14:56
  基金公司的品牌怎么做?很多基金公司在不断摸索。

  表面上看,基金规模与基金公司品牌之间似乎并无直接关联,但一定意义上,基金公司在单个基金规模上的态度,淋漓尽致地反映出其对基金投资、基金持有人和自身的态度。在国内投资者普遍不成熟的大环境下,这也恰恰能窥见基金公司对自身品牌目标的定位到底是什么。

  基金公司或单只基金的品牌,应具备的第一要素是,能不能给基金持有人赚到钱。多位基金业人士也不否认这样的观点。

  品牌是无形的,但对基金持有人却有实实在在的价值,口袋里的钱变多还是变少,直接体现了其对一只基金产品或基金公司品牌的认可度。

  求规模是基金公司天性

  追求规模最大化是基金公司的天性,规模越大,计提的管理费就越多。仅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看,35只百亿元规模基金中,有20只基金管理人报酬超过1亿元。这意味着,一只基金的管理费就能超过一家小基金公司全部的管理费。

  大基金管理得好坏,拼的是基金公司的研究实力和基金经理的实力。而很多基金公司有胆量做大规模,却不能控制随之而来的风险。当业绩受损、遭遇大量赎回时,表面上看,只是损失了一部分客户,而实际上损失的是基金公司的品牌,更重要的是,这也伤害了渠道客户,进而影响到基金公司与渠道的关系。

  对大基金公司而言,一两只基金业绩失蹄,对品牌以及渠道的冲击似乎并不明显,但对小基金公司来说,却是致命的。因为一个基金持有人在一只基金上亏钱,他记住的却是这只基金所在的基金公司。

  2007年,是基金公司值得反省和总结的一个年份。

  现有的35只过百亿元基金,有34只都是那年的杰作,当时多只基金规模超过400亿元。彼时,无股不涨,无基不挣,市场到了疯狂的境地,并一度出现走后门买基金的现象。

  由于新产品批文掌握在监管部门,新产品获批较难,多数基金公司为了扩大规模,迎合大量新基民的需求,采取了大比例拆分的手段。当时,这可谓是双赢,基金公司赚得了规模,基民买到了基金。

  但接下来的2008年怎样呢?基金公司继续赚管理费,基金持有人却被套牢。直到现在,大部分人还没有捞回本钱。

  大规模基金管理难度高

  百亿元基金到底好不好?对基金公司来说当然是好事,单个基金规模大,表明基民对该基金或基金公司品牌认可。就像2009年底市场行情不好的情况下,华夏盛世精选一天就募集了187亿元;但对基金持有人就不好说了,华夏盛世精选三个季度里,亏了近5毛钱,赎回规模超过40亿元。

  是不是每个基金经理都适合管理大规模基金?是不是每个基金公司都适合管理大规模基金?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大规模基金要取得好的业绩,考验的是基金公司的研究实力,基金经理的投资经验、技巧以及投资心态,在2007年,管理过上百亿元基金的基金经理凤毛麟角,即使现在,能管理好大规模基金的基金经理,也是屈指可数。

  基金行业高速发展,带来的是优秀基金经理缺乏,而优秀基金经理并不一定管得了大规模基金。2007年,盲目扩大单只基金规模后,基金公司发现让谁管理那些体型臃肿的“大胖子”,成了头疼的问题。

  而大多数“大块头”基金从那时起,业绩大多很平庸。可比的176只偏股型基金最近三年净值亏损18.6%,其中可比较的32只百亿规模基金中,有18只净值亏损了20%以上,有7只亏损了30%以上;今年以来,35只可比较基金中,27只跑在同类基金后1/2。

  要规模还是要业绩

  基金公司靠规模赚钱,规模是基金公司的目标;基金持有人买基金,目标是为了赚钱,虽然说基金业绩能提高基金的规模,但基金公司并不满足或不愿承认二者只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规模和业绩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基金公司短期和长期目标,相比较而言,大部分基金公司更偏重于短期目标,即扩大规模,这缘于股东的压力,同业竞争的要求以及行业所处的环境;长期目标是提高基金业绩,或者说基金公司给持有人的回报。

  但天天喊着要打造品牌的基金公司应该明白的一个常识是,靠稳定而持续的业绩在投资者心目中树立起来的品牌,比做“亲子定投 ”、捐款、投资者教育更稳定,更持久。

  虽然多家基金公司人士也承认这样的观点,但有几个静下心来去做了呢?

  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冲突,在基金公司如何看待单只基金公司的规模上,体现得比较明显。

  多位基金经理认为,单只基金规模在20亿元至40亿元之间,是比较理想的,但基金公司追求规模的天性属性决定了理想只是理想。

  拿35只百亿元基金来说,虽然这些基金的规模大部分是2007年成就的,但从目前的申赎状态上看,很多基金公司并不满足现有规模,因为其中仅有10只基金暂停申购或限制大额申购。

  基金公司不愿承认的一点是,单只基金规模过大增加了基金的管理难度,进而影响基金持有人的回报。

  买不买基金是投资者的事,但评估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的实力,募集有利于投资的最佳规模,为持有人回避掉一些人为可以避免的损失,就是基金公司责无旁贷的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