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正在艰难融合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美国财政
  • 发布时间:2010-10-18 09:28
  美国联邦储备署的银行家们每年都会在怀俄明州(Wyoming)的Jackson Hole举行年度例会,来讨论货币政策的走向。不过今年这一议题进展起来却异乎寻常的艰难。

  最近几年,随着央行不停地印钞票来为美国政府融资,独立的货币政策事实上已越来越接近财政政策了。美国财政部官员菲利普·斯瓦格(Phillip Swagel)在2008年被问及为什么参加这一例会时指出:“财政政策也好,货币政策也罢,到底有什么区别?”

  这种说法对于中央银行的官员来说着实令人不安。今年例会上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的埃里克?利珀(Eric Leeper)发表的一篇论文就将这种对政府财政政策的不信任表露无遗。随着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越来越独立,其政策制定者也越来越依靠审慎的经济分析。相比而言,财政政策就严重政治化了。

  利珀表示,目前的财政体制削弱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项灵活的货币政策着眼于特价稳定,而审慎的财政政策则以稳定政府债务为目标。一旦政府面临赤字,人们认为政府会通过提高税收或者削减政府开支的方式来降低赤字水平,这种分工才有效果。如果公众认为政府会用“印钞票”的方式来降低赤字水平,通货膨胀预期就会大幅上升,中央银行控制物价的能力也会大大削弱。

  现在美国债务水平在上升,但通货膨胀预期却在下降。这种现象与危机后的日本极为相似。财政紧缩会将政策指定者推向通货紧缩的绝境,这也就意味着政策层面只能依靠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同步扩张。

  “量式宽松”政策可以通过两种渠道奏效。其一,中央银行通过购买政府债券的方式来增加对其的需求,从而提高债券的价格,降低债券的收益率,使长期利率保持在低水平,并最终刺激经济本身。其二,当银行向中央银行出售债券的同时,它们也能得到存放于中央银行的储备资产。由于这种储备本身收益率较低,银行便会试图将这种低收益率的储备资产转化为收益率更高的股票或是公司债券。这样,私人借贷的成本就会下降,资产本身会升值。整个国民经济的收支得以提升。

  不过,自2008年年末开始,美国联邦储备署就购买了资产规模高达1.75万亿美元的国库券以及抵押贷款,试图降低长期利率。而现实却是,房屋销售依然不景气,银行信贷萎缩,复苏艰难。

  但这并不意味着“量式宽松”政策已经失效。马里兰大学的卡门?莱因哈特(Carmen Reinhart)以及她的丈夫美联储前官员文森特?莱因哈特(Vincent Reinhart)便指出,金融危机后的去杠杆化便是其中的一股强大阻力。他们发现,在危机发生前的十年内,私人信贷占GDP的比重上升了38个百分点,而危机发生后的十年内,这一比例却下降了38个百分点。人均GDP增长率也较危机前下降0.6个百分点。

  如果“量式宽松”政策本身不能提升私人需求,那么将其与财政政策联合或许会奏效。如果私人部门不增加开支,政府可以转化角色,通过借钱来降低税收、向家庭转移支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来增加开支。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以及伯南克都曾表示,“量式宽松”政策会将长期利率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