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联行中报点评:代理业务增收不增利

  • 来源:股市动态分析
  • 关键字:世联行,中报,代理业务
  • 发布时间:2016-08-29 13:55

  世联行(002285)中报给笔者的总体感受是,在营收和现金流的快速增长下,利润的到来是迟早的事情。当然,经营现金流需要与筹资现金流结合起来看,排除掉金融小贷部分的影响,并不像报表显示的那么夸张,但依然是非常靓丽。然而分业务看,这份中报有喜有忧,我们先从“忧点”入手。

  代理业务增收不增利

  这一点笔者未曾预料到,因为公司过去几年都是毛利率扩张而非萎缩的,规模效应越来越显著。这一次,公司的解释是人力成本的增加,因为半年毛没有披露员工人数及其细分,所以无法得知总人数以及销售团队人数的具体增减情况。

  但个人估计,总人数的增加并非主因,而是结构性的人力资源匹配跟不上市场的变化,需要一定的调整期。具体来说,就是华北、东北等业务较为一般的地区人力资源富余,无法产生足够的规模效应;而华东、华南等火爆地区则进入规模经济的瓶颈,人员利用率已经无法再高,需要增聘新人以满足需求——无法将华北东北的人力资源调动到华南华东来。结果,人均效益比之前有所下降,导致了成本快速增长,代理业务的净利增速跟不上收入增速。

  当然,代理业务的收入有滞后性,一季度火热的楼市行情将反映在三季报中,而成本则提前反映在半年报中。相比之下,去年一季度是低谷,二季度330新政后是全年高点。因此,笔者认为接下来的三季报是今年代理业务的业绩同比增速高点,对应的是一季度代理额同比增长80%,以及六个月左右的结算期。

  顾问业务出现大幅萎缩

  顾问业务2013年毛利接近2亿,2015年腰斩到1亿,从半年报看2016年要再度腰斩了,一项现金奶牛型的业务损落得如此之快,确实出乎意料;毛利率每年下一个台阶,从2013年的40%+到今年的10%左右——这是世联行有别于其它代理商的核心能力之所在!按照国外对标企业,顾问能力理应逐渐转化为资产全生命周期的运营能力,也符合目前世联的变化,只是没想到转变来得如此之激烈。本以为近一年以来的楼市火热会带动顾问业务见底回升,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发展趋势看,顾问业务面临两大问题。

  第一,新的互联网模式的渗透使得各行各业的信息更加透明,所有与顾问、咨询、投资建议、信息中介为形式的业务都受到了严重冲击,因为这些业务原本受益于信息不对称——透明度的提高是传统信息中介的敌人。比如:微博出现了,报纸杂志电视开始式微;亚马逊阿里巴巴的云数据模式使得IBM越来越难赚钱;雪球的出现,行业和公司分析师就过剩了;往大的方面讲,银行的经营困难也属于同样的逻辑,贷方与借方之间的透明度上升,作为中介的银行就更难赚钱了。简单说,传统上使用人力资源来赚钱,信息不对称的钱的行业,都受到了重大的冲击。

  第二,顾问业务的萎缩速度其实也反映了地产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速度,大开发商都有自己的策划团队,强者衡强之下,小开发商的需求就急剧下降了,这点公司也有解释到。记得某本书提到过,自从通用电气设立法务部后并被大公司模仿后,美国很多大型律师事务所的业务就一落千丈了,好日子回不去了。

  金融业务爆发式恢复

  适用于PEG估值,但并非用今年的增速来PEG估值,毕竟相比去年的增收不增利,今年完全逆转:①营收增速:一季度收入增长40%,半年报47%,意味着二季度是55%左右,仍在加速,因去年前三季金融业务的营收都是停滞不前的,四季度才重新恢复增长,所以金融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速应该会在三季度见全年高点;②资金成本:去年大量昂贵的外部融资,今年基本使用自有资金,毛利率显著扩大了;③坏账损失:去年坏账准备几乎全额计提,今年半年报1/3左右,应该是正常水平。由此,净利翻番也很正常,而且同比高点应该在三季报。

  同时,要跟互联网+业务结合一起来看,因为必须是用自有资金才能产生较高的毛利率。而半年报显示,互联网+业务提供了3.3亿的“待付给第三方的应付款”,比年初翻番了。如果粗略认为,这笔资金可以压3-6个月,那恰好可以跟小贷业务的主要贷款周期相匹配,于是就有了一笔无偿使用的“浮存金”了。

  作为对照,可以参考Clayton公司,该的市场份额从并购时的14%提升到2015年的45%,得益于金融海啸中的逆市扩张。这家公司售卖的是针对低收入阶层的6-8万美元的活动房屋,但并没有受到次贷危机的冲击,关键原因在于公司自持了大部分的贷款,而没有将其大规模的证券化。风险自留使得经营者更加谨慎,并未放宽首付、利率、月供收入比等要求,不赚不该赚的钱。对于世联而言,其代理、顾问、互联网+业务都是现金奶牛型的,只需要很少的资本支出,可以产生大量的自由现金流来支持小贷业务的扩展。而P2P,可以作为一个“蓄水池”来平衡资金供需。因此,笔者认为小贷业务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未来5-10年年化30%是合理预期,可以用今年底的业绩乘上30X进行PEG估值——市场并未接受这一点,还沉浸在国家收紧金融创新的担忧中,这是未来股价弹性所在。

  资产管理业务从轻入重

  小样社区和红璞公寓的发展速度很快,这些业务需要消耗不少资金,从而影响短期业绩,特别是在定增通过后。有些企业会选择“体外孵化”的模式,比如爱尔眼科采用的并购基金模式,在上市公司外培育眼科医院,四到五年后再放进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减少对上市公司的利润和高估值的冲击,坏处是需要将部分利润分给外部合伙人。当然,如果能够通过高估值融资来吸纳这些资产,结果是一样的。

  相对来说,小样社区和红璞公寓的孵化周期在1-2年,比眼科医院的4-5年要短,需要的资本投入也相应较少,所以直接在上市公司内部培育也是可以的。这样的话,公司的资产会变重,业绩暂时受影响,估值可能会有一定的压力,关键看速度。日后要做品牌输出和管理输出,由轻入重是必由之路。必须先有自己的成功案例,才能让资产持有人放心将资产交与自己管理,后面才可以重新由重入轻,这是大部分品牌和管理输出的公司都必经的一个阶段。另外,公司针对存量房市场,也在尝试爱尔眼科式的体外培育,也是利用了合伙人机制以及日后上市公司回购模式。这方面还处于从0到1的商业模式打造阶段,可以参考一下爱尔眼科走过的路。

  中报还反映了以下几个信息:营改增带来了12%的营业税下降,但公司的总税务成本是上升的,这一块对净利的影响也比较显著,但不知道原因何在;金融业务外的应收款计提比例从年初的6.5%提高到7.5%,反映了三四线楼市的低迷未见好转;公司的员工工资(不包含奖金)支出这四年来年化25%+(去年较低,只有10%,否则年化增速更高),远远超出了CPI、M2,而员工人数并没有增加多少。(作者ID:张健平)

  雪球财经 供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