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年的风雨沧桑,诺德基金已经陷入“长不大”的枷锁。数据显示,诺德基金最新规模仅有31.36亿元,在同年成立的5家基金公司中发展最为缓慢,而同期4家已经发展到百亿规模之上,中欧基金和中邮基金今年年中的公募资产规模更是超过600亿元。
十年来,诺德基金旗下仅有11只基金,其中5只规模不足1亿元,诺德中小盘、诺德主题灵活配置、诺德深证300分级更是在清盘线之下。此外,基金经理频频变更,尤其是“菜鸟”基金经理屡屡上岗,更是制约诺德基金的发展。
同级生中规模垫底
诺德基金于2006年6月8日由诺德·安博特公司、长江证券和清华控股三家股东共同发起设立,其中诺德·安博特公司为第一大股东,占49%;长江证券占30%;清华控股占21%。
然而该基金公司看上去“高大上”的股东背景似乎并没能为诺德基金带来优势。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年中,诺德基金旗下有11只公募产品(A/B/C合并计算),公募资产规模为31.36亿元,是同期成立的5家基金公司中公募资产规模最小的一家。
2006年成立的基金公司还有金元顺安基金、信达澳银基金、中欧基金、中邮基金。如今这4家已经发展到百亿规模之上,中欧基金和中邮基金今年年中的公募资产规模更是超过600亿元。
诺德基金不仅公募规模在同级生中垫底,还曾经连续两年缺席基金发行市场。2013年和2014年,诺德基金未发行过一只新的基金,同期其他公募基金公司扎堆发行短期理财基金和货币基金,推高了管理规模,而诺德基金却在“原地踏步”。
2015年对于诺德基金来说注定是不寻常的一年,其在2015年2月成立诺德双翼后,公司股东就发生更迭。资料显示,股东变更后,原第三大股东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持股51%成为公司最大股东,而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则持股49%排在次席。
根据证监会规定,基金公司在股权更迭期间不得发行基金,诺德基金再次与2015年上半年的“发行盛世”失之交臂。
此外,诺德基金的公募规模一直依靠一只独大在撑门面。数据显示,诺德基金旗下的第一只基金——诺德价值优势于2007年4月19日成立,其首募规模就达到了79.07亿份,当年年中规模更是达到98.64亿元,同期诺德基金公募资产规模达到101.43亿元,这也是诺德基金成立以来最出色的成绩。然而好景并不长久,在仅仅一年之后,熊市来临,诺德价值优势就深套其中,规模大大缩水,当年年末仅剩32.79亿元,致使同期诺德基金公募资产规模大大缩水至33.68亿元。之后的多年也就在30亿元的水平线上一直徘徊。
2015年诺德价值优势的收益率达到43.45%,使得前期深套其中的基民纷纷落袋为安,导致规模缩水至10.41亿元,同期诺德基金公募资产规模仅有17.20亿元。2016年诺德基金成立首只货币基金——诺德货币,首募规模有11.97亿份,也是目前其旗下唯一一只规模超过两位数的公募产品。凭借着货基撑场,诺德基金的公募资产规模又回到30亿元水平线,达到31.36亿元。
诺德基金虽然公募资产规模重返30亿元,但有5只基金规模不足1亿元,诺德中小盘、诺德主题灵活配置、诺德深证300分级更是在清盘线之下。
基金经理变更频繁
诺德基金旗下共有11只基金,在任基金经理6人,人均任职年限仅为2.45年。其中赵滔滔基金经理任职年限6.18年,是诺德基金旗下经验最丰富的基金经理;王赟任职年限最低,仅有1.02年。
据了解,诺德基金旗下的6位基金经理并未在其他机构担任过基金经理,以赵滔滔基金经理为例,赵滔滔虽有多年相关从业经历,但其2008年10月加入诺德时,主要负责旗下基金的债券研究以及交易。2010年6月起担任诺德增强收益债券的基金经理,而在其至今还管理的六年有余时间里诺德增强债券的收益仅有13.33%,在同类里表现并不占优。
此外,公司成立十年来,旗下共有13位基金经理离职,虽然旗下基金数量不多,但平均每年都有一位基金经理离职。
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诺德基金旗下11只公募基金中,除了诺德双翼、诺德货币和诺德天禧自成立以来基金经理没有变更过,余下8只基金均发生过基金经理变更,其中要数诺德价值优势、诺德主题灵活配置最为明显。
诺德价值优势自2007年成立以来,先后经历过7位基金经理(含目前在职的基金经理),尤其是在2008年至2010年期间,每年都要变更一次基金经理。值得注意的是,2011年以来,该基金除了2011年度-20.88%的收益率和今年以来-8.56%的收益率跑赢同类基金平均收益水平外,其余几个年度均没能超过同类基金平均收益。
而诺德灵活配置混合则更为典型,自2008年成立以来,其已经先后经历了6位基金经理。
业内人士表示,基金经理频频变更,尤其是“菜鸟”基金经理屡屡上岗,很难取得基民的信任,这或是诺德基金公募规模“长不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岑小瑜
……